天天看點

個體行情大多來自于遊資和不确定因素

作者:玉名

  股民容易追求個體因素,但忽視了這背後的不确定因素;越是群體性行情,越是擁有确定性的因素,越利于操作和把握。近期以市場做空模式為要素,分析了不少相關要點,不僅告訴大家為什麼會跌,也明确如何修複。尤其是以藥明事件為抓手做了分析,那麼就順着這個思路繼續分析這個行業。

個體行情大多來自于遊資和不确定因素

  以疫苗闆塊為例,我們看到萬泰效應是最值得注意的,2024年春節最後一周,也是兩個漲停。而2023年12.15日單周2個漲停,始終逆勢紅盤。随後開啟一波行情,但始終沒有帶動疫苗闆塊,甚至是跷跷闆的,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有意思的點:第一,管理層還是對外界猜測的HPV9價時間進行了澄清,真正上市的确還有不短的時間,但無所謂,資金說你有就夠了,這就是幾次萬泰走勢的特征;第二,闆塊沒有跟随效應了,哪隻疫苗股都沒有跟随,更有意思的是,康-希-諾、康泰等和HPV疫苗都沒啥關系的,反而跌得更猛;智飛等,則是跟随市場和闆塊,與萬泰并沒有正向或負向關聯。如圖所示,即便是萬泰再猛,最終還是回到了行業指數。

個體行情大多來自于遊資和不确定因素

  個體行情階段性發生的,還記得2023年三季度末康泰炒作靠的什麼嗎?有很多的,業績大增(當然來自于之前低基數洗澡;狂犬疫苗上市;13價肺炎出海……)但實際上,這些對趨勢沒啥影響的。一波反彈後又跌回去了。比這個更有意思的是智飛,當初在2023年10月炒HPV9價大賣,以及代言帶狀疱疹;結果這一波跌起來,也挺猛的,甚至所謂的利好都成為利空了,與萬泰形成跷跷闆了。很多因素是始終有的,但漲跌時就會有不同的解讀,這是非常有意思的。

個體行情大多來自于遊資和不确定因素

  其實,我們可以由此做一個劃分,當局部一些個股單獨走勢時,實際上與基本面因素沒那麼多相關的, 而是一種局部資金效應的,這個時候不要過分地講究長期因素,就是局部波段因素。當個體因素時,幾乎是随機的,沒有人能準确說出來什麼原因,也是有非常明确的運氣和随機因素。這個必須要承認,否則很容易僥幸獲得利潤後,将其歸結為自己的神武英明,結果下一次時就很容易下重注,結果一切都不一樣了。與之對應的是我們看到一些群體性因素的思考。比如說市場群體性活躍的時間,行業群體性調整的時段,越是大的因素,越是明确的,越是有章可循的。

群體性行情更容易思考确定性因素

  比如說如今的新能源,這一年多時間裡,看到這個圖,有什麼感想?哪一次新低反抽,是真正築底了?說實話,不知道;但能知道的是,之前相信築底,而押寶的,都已經死在了半山腰。實際上,這期間新能源的邏輯沒有了嗎?實際上,依然存在的,但真正關鍵的是行業進入弱周期,大量資本因為看到行業太賺錢之後,擴大産能,導緻供給過剩,這個周期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哪怕公司再厲害,逃不過這個大周期的。

個體行情大多來自于遊資和不确定因素

  包括,前面那些行業龍頭股們,2017-2021年漂亮50行情就是頻創新高,曆史新高的;而2021年春節後就是下跌的,持續新低的。逃不過的是市場大環境,以及經濟大周期因素,是以之前靠運氣賺錢而不承認的股民,那就會靠實力送回去更多,為什麼是更多,因為人們始終不願承認事實,反複想着翻本兒。是以,對于單純個股局部行業可遇不可求,更多時候,我們就是博弈大周期的機會。

個體行情大多來自于遊資和不确定因素

  許多時候股價上漲的真實理由與自己做決策下單買入的理由大相徑庭,搞清楚是自己買的這個行業牛,還是自己牛,還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錯把周期的饋贈判定為自己能力優秀,往往會靠實力A回起點。在A股裡,任何風格都隻是術數,不是道,道隻在周期,唯一不變的是市場永遠在變。接下來,從2024年角度,對行情做一個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