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家村為什麼火?真正讀懂了三農

作者:鄉村旅遊規劃設計

▲ 點選上方關注本号,更多行業内容推送

有這麼一群人,在西安的遠郊,不受西安人現代生活的幹擾,就過自己傳承已久的生活,而恰恰這對于大都市的人,就是一種差異化需求。袁家村售賣的本就是一種原汁原味鄉土生活。袁家村的發展邏輯是:“出售鄉村生活,把鄉村生活作為城市市民的需求點,堅持以村民為主體,把村民組織起來,克服分散經營的缺陷”。

袁家村為什麼火?真正讀懂了三農

一 、袁家村的過去與現在

鄉村振興,我們村該怎麼幹?

對于這個問題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2014年之後袁家村模式成了業界一個流行的概念,袁家村模式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

2007年的袁家村是東西一條街南北兩排貼瓷片的二層闆式小樓,是新農村建設時期村民建的房子,從居住的角度講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從旅遊的角度講,它沒有任何景觀價值,袁家村搞了十幾年旅遊,景觀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袁家村為什麼火?真正讀懂了三農
袁家村為什麼火?真正讀懂了三農

十年之後的袁家村,規模擴大了,外來人口大量增加,有了居住小區,房子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原來的二層闆式小樓變成現在兩面坡的關中民居,從袁家村的東邊往西邊看,已經完全認不出原來的村貌,看上去它就是一個傳統村落,袁家村實際上就是恢複了一個傳統村落。

如果隻是景觀的變化,不能說袁家村創造了一個奇迹,通過一組資料來說明袁家村鄉村旅遊創造的奇迹。最初的袁家村不大,隻有62戶,不到300人,今天袁家村已經合并了其他幾個村子,規模擴大了,根據我們的統計,在袁家村彙集的創業主體、投資主體大概有1500多人,袁家村解決了3500~4500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帶動了周邊近2萬農民,通過袁家村旅遊發展實作收入增加。

旅遊成功不成功有兩個硬名額,一是客流量,二是旅遊收入,2019年袁家村的客流量超過700萬,以村為機關的旅遊客流量沒有能夠超過袁家村的,很多大景區客流量突破300萬都是非常困難的。

袁家村的旅遊收入是多少呢?

外界有很多“傳說”,有說上百億,也有說幾十億的,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資料,2019年、2020年袁家村的旅遊收入都是5億左右,主要由袁家村村集體收入、合作社收入和外來投資者收入組成,他們每年的營業額要進入袁家村财務中心的流水,大概是3.8億左右,但是袁家村村民個人的旅遊收入,包括現在存量很大的民宿業主的收入,以及周邊村民在袁家村經營的收入沒有統計在内。

袁家村旅遊和其他地方的旅遊差別在于它是以村支部、村委會為核心的一個項目,是以村民是主要收益者,去年、前年袁家村村民的人均純收入已超過了10萬元,這個數字在中國農村是非常了不起的。

袁家村為什麼火?真正讀懂了三農

二 、袁家村的兩個創舉

鄉村旅遊,三産融合創新者

鄉村振興的産業振興、産業興旺,重點都是發展鄉村産業,如果鄉村沒有自己的産業,沒有産業的發展,那麼鄉村振興實際上是沒有落腳點的,村民的收入增加、鄉村環境的改變都必須以産業為中心,今天,袁家村的産業興旺了,業态豐富、市場繁榮、生意紅火、家家戶戶有錢賺,實際上袁家村就是具備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商業體系和一個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

三農問題,鄉村振興的創新者

拿烏鎮來說,烏鎮是一個企業運作的封閉式景區,而袁家村則是在原村民生活的村子裡開展鄉村旅遊,全國各地做鄉村旅遊及農家樂的很多,我們注意到隻要在村子裡做這些,一定存在無序競争,最後導緻同質化産業。鄉村旅遊在全國範圍内來看,基本上都是起步于農家樂,止步于農家樂,到現在農家樂還是農家樂,沒有大的突破。 袁家村不一樣,通過把農民發動起來,組織起來,解決了村民的無序惡性競争,在一個村子裡有效地實作了鄉村旅遊的組織化。

袁家村為什麼火?真正讀懂了三農

三 、袁家村模式

袁家村模式是袁家村黨支部和村幹部發動組織和帶領廣大群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沒要政府的錢,也沒有尋求企業的投資,創新解決三農問題,堅持三産融合發展,堅持壯大集體經濟,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初步實作鄉村振興。

可能大家覺得袁家村模式非常複雜,很多人在講袁家村模式的時候,實際上也沒有一個固定定義。90%的人對袁家村模式的定義就是在荒郊野地搞了一條小吃街,吸引人們去吃小吃,進而讓鄉村旅遊紅火起來,解決鄉村發展問題,其實,小吃街和袁家村模式沒有任何關系。小吃街隻是袁家村商業闆塊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它在袁家村整個商業闆塊中的占比在逐漸下降。

袁家村模式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業模式,而是重建鄉村生活、實作鄉村振興的的經驗總結和表現形态。

袁家村模式分兩個層面,其鄉村旅遊商業模式建立在組織模式之上,兩者互為表裡,相輔相成,合二而一,缺一不可。我們看得見的是它的商業模式,看不見的是組織模式,商業模式是他的表,組織模式是他的裡。很多村子早期鄉村旅遊都很紅火,最後為什麼失敗了?根本原因是沒有一個組織模式,随着商業的同質化,陷入一種無序競争、惡性競争的狀态,袁家村通過組織模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袁家村為什麼火?真正讀懂了三農

袁家村具有旅遊IP和品牌價值之後,其鄉村旅遊商業模式可以部分或總體脫離原有組織模式,在異地複制和擴張。過去有人問,袁家村的商業模式能不能走出去,經過這幾年袁家村進城店和出省項目的成功基本上證明這個模式可複制。

袁家村商業模式——鄉村生活綜合體

袁家村的鄉村旅遊做得好,生意紅火,市場繁榮,僅僅是一條小吃街帶動的嗎?袁家村的商業模式事實上就是一個鄉村生活綜合體,是把鄉村生活作為旅遊吸引物,達到吸引-穩定-均衡-一定規模的客流量,進而發展鄉村産業、鄉村度假,最終形成多業态的一個鄉村生活的綜合體。現在城市市民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已是一種潮流和趨勢,能不能提供城市市民需要的業态和産品,袁家村破解了這個問題。

如何了解袁家村的成功?

袁家村之是以能夠成功,是在其發展過程中解決了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迄今為止還困擾着資本下鄉,困擾着政府主導的鄉村振興項目以及鄉村自己想做的項目。

第一,袁家村通過建構一個鄉村生活旅遊吸引核,解決了遠離城市的鄉村如何能夠導入規模化的穩定客流量。遠離城市的鄉村基本上都空心化了,很難吸引城市人,更不要說發展鄉村産業了。

第二,袁家村通過鄉村三産融合的方式,解決了把鄉村旅遊做成産業的問題,讓農民參與進來,而且農民能夠持續增收。

第三,袁家村通過股份合作解決了村民的利益配置設定,通過二次配置設定解決了村民的共同富裕問題。

簡單講,袁家村在發展過程中解決了三大問題,如何讓人來?如何掙錢?如何分錢?

袁家村為什麼火?真正讀懂了三農

目前,鄉村旅遊最大的難題是客流量,如果沒有一個相對穩定均衡的客流量,鄉村産業、商業根本發展不起來。但是人來了也不一定能掙錢,大家不要有這種錯誤認識,認為隻要人來就能掙錢,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西安的兵馬俑每年是1000萬的客流量,兵馬俑設定了一條強制性的商業街,長1.5公裡,遊客必須穿過這條街,才能離開兵馬俑,理論上在這條街開個店,一年有1000萬人從你門前過,肯定是賺錢的,但是這條街上卻沒有賺錢的商戶。

以村為機關的鄉村旅遊,就必須解決利益配置設定問題,必須讓村民共同富裕,隻是少數人富裕這個村子是走不下去的。

四、袁家村發展鄉村旅遊的資源和思路

郭占武書記發展袁家村鄉村旅遊的資源和思路與全國其他地方都不一樣,2007年的袁家村是一個空心村,村集體的資産是負,唯一的資源是村辦企業留下來的建設用地,郭占武卻發現了一種新資源。他認為鄉村的傳統習俗,村民的日常生活,如果通過一種精心的設計,能夠滿足城市市民的需求,就是一種旅遊産品。袁家村打造了一個關中印象體驗地,讓西安、鹹陽及周邊城市群的市民來體驗不一樣的鄉村生活。

過去對袁家村鄉村旅遊的成功做了很多總結,其實鄉村旅遊的核心關鍵詞是“農民”,也就是鄉村旅遊的主體是誰。郭占武抓住了這個機會,打了一張農民牌,我們發現凡是搞鄉村旅遊的地方,幾乎都見不到農民,或者不能和農民有深度交流,也就體驗不到鄉村生活。

袁家村為什麼火?真正讀懂了三農

例如華西村,華西村是天下第一村,其富裕程度毋庸置疑,年銷售收入達幾百億,産業主要以鋼鐵、五金、紡織、化工等為主,到華西村旅遊是什麼體驗?一張華西村村民别墅參觀票50元,實則毫無觀賞價值。華西村龍溪大酒店樓頂放置斥資3億打造的純金金牛,雖然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但也沒有太大的旅遊和觀賞價值,如果花3億打造的金牛能讓全國人去看,現在會有人拿30億,300億去打造更大的金牛,甚至是一個金牛群讓人去看。我們知道華西發展的非常好,華西村村民生活得非常幸福,但是和我們沒有關系,它不賣生活,我們沒法參與進去。

鄉村旅遊能夠吸引城市人來的理由是什麼?有綠水青山、在山區蓋個石頭房、海邊建個海草房、隴東有地坑窯、南方有竹樓、北方有雪屋等等,這些能不能作為旅遊吸引物?城市市民在周末、在節假日可能會去一次,但不一定再去第二次,這樣的旅遊吸引物想吸引大規模客流,讓城市市民反複消費的可能性不大。列舉這些例子是想告訴大家,鄉村旅遊正在走入一個誤區,做一個吸引眼球的項目,節假日和周末可能能夠引人來,但是平常很難。

袁家村的核心價值(旅遊吸引物)是什麼?

袁家村的旅遊吸引物是什麼?總結下來就是:恢複了傳統關中民俗,重建了關中鄉村生活。袁家村不賣景觀,更不花錢造景觀,它就是把村民和村民的生活作為旅遊資源吸引城市人。是以袁家村旅遊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鄉村旅遊,它包括了鄉村、村莊、村民,城市市民下鄉來找鄉愁,來體驗民俗,來體驗和村民交流的那種人情味兒,在袁家村都能實作。

袁家村為什麼火?真正讀懂了三農

五、共同富裕 鄉村振興

共同富裕是鄉村振興的願景和結果,共同富裕實際上就是要求那些掙錢多的人把錢分給掙錢少的人。那麼袁家村是如何把村民組織起來,它的步驟和方法是什麼?

袁家村把農民組織起來的步驟、方式和形式

用産業化讓村民掙到錢。每個村民和其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這就必須通過合作化二次配置設定來解決配置設定問題,打造農民創業平台。如果是企業投資農村,收益和農民不挂鈎,企業最多給農民提供一些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保安、保潔之類,農民早就不滿意這種情況了,農民也渴望有自己的生意和發展平台。

袁家村發展過程中特别注重發現培育和扶持優勢項目,最後産業化。要讓大家共同富裕,就必須通過成立農民合作社,讓更多村民參與進來。還是拿油潑辣子來說,村民通過入股油潑辣子合作社,成為油潑辣子合作社的股東,最後變成全體村民入股,油潑辣子合作社就成了一種新型集體經濟。

是以袁家村實作了三變,是一個真正以産業為基礎、以村民增收為基礎的三變,三變如果沒有産業做依托,沒有村民的增收就沒有價值和意義。袁家村的集體經濟也打破了過去那種抽象的集體經濟概念。袁家村的集體經濟直接對應到每家每戶,62戶村民,每個人都是村集體經濟中的一員,村民具有很高的積極性。

鄉村發展非常複雜,袁家村也不是一帆風順甚至可以說是處處陷阱、步步精心,每一次利益配置設定都會引發巨大的沖突沖突,人性醜惡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緻,有要喝農藥的,有要殺人放火的,還有要投河自盡的,但是在郭占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堅定不移地維護大多數人利益的目标下,村民最終都回歸理性。我們也發現村民也不要求絕對的平均,更多的是希望你的發展能夠帶動我發展。是以在未來鄉村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益關系的交叉,讓大家成為一個共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袁家村的很多合作社,都是交叉持股的。

袁家村的探索和實踐證明了,隻要堅持黨的上司,落實黨的農村政策,書記起到帶頭人作用,支部起到核心作用,幹部真正能為群衆服務,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就能把鄉村的事情辦好。農村有大智慧,民間有高手,民間有能人,鄉村振興還得回到共産黨早期發動群衆、組織群衆那種狀态中去,真正去做農村群衆的具體工作。

我們現在搞旅遊總想花錢造大景觀,這很簡單,但真正能夠把一個農民培養成優質的經營主體、創業主體,這個很難。想做一個有個性又獨特的鄉村旅遊項目,就必須依靠村民。

袁家村确實創造了很多全國第一,一個普普通通的北方空心村,如果沒有強大的創新能力根本無法實作産業發展,如果不堅持共同富裕也不能爆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袁家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創新者,也是實作鄉村振興的一個踐行者。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洞見學院,作者:宰建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需注明,僅用于學習交流,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權的,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并表示歉意。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