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作者:記事者也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文|晨芳

編輯|晨芳

前言

薄一波的汽車走遠了,葉劍英依然站在原地看着。1979年,闊别12年的老友再次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的說“受苦了”。

兩個人的已經蒼老的雙手緊緊相握,直到後來葉劍英元帥去世,葉劍英元帥的子女拿出紙筆,讓薄一波寫點什麼。

身為多年的好友,薄一波寫下了這樣一段字,“他對人們,仁厚中透出狹義氣,人們對他,從親愛中露出敬畏心。”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薄一波

在諸位革命将領中,薄一波和葉劍英元帥,是名副其實的知己,一份知己之純情牢牢貫穿在他們的一生中,從始至終沒有變淡。

可是這樣的知己,他們的相處時間其實并不長,他們在1943年才相見,在短時間内便成為了知己。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命中注定

薄一波和葉劍英是一見如故的。初見的地點在延安,初見的時間是1943年。那一年薄一波前往延安出席七大,雖然入黨的時間較早,可是這次卻是薄一波第一次來到黨中央。

那一次七大因故推遲召開了。這一次推遲也給了薄一波和葉劍英一個機緣巧合的相識機會。兩個人雖然從未相見,可是薄一波對葉劍英一直是有所耳聞的。

薄一波對那位能征善戰處事果決的将領十分仰慕。一直盼望着能夠親自眼見到葉劍英。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在一間窯洞裡,兩個人見面了,兩個人的雙手緊緊相握,一番談話之後,一見如故。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毫無疑問兩個人是命中注定的知己。

關于初見的印象,薄一波是這樣形容的,薄一波說葉劍英謙遜,文雅,舉止有度,和藹可親。

後來屢屢有人問為何二人相見如此之晚,卻感情如此深厚,對此薄一波說。“我們這些人相遇或早或晚。隻要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有共同革命目标,其實總會一見如故的。”

而葉劍英元帥也對此說“我們雖然見面那時間比較晚,可是有些感情的深厚并不是以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的。正所謂志同道合,易為良友。”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葉劍英元帥将薄一波化為了良友的行列,薄一波也将葉劍英劃為革命信念堅定之輩。二人的友情深厚,源于志同道合,源于一見如故。

新中國成立後,在1949年10月份,葉劍英元帥被任命為廣東省主席,前往家鄉廣東,而薄一波留在北京。兩個人分開了,見面的時間也少了。

薄一波在北京主要負責财政部的工作,原本一個在部隊,一個在中央的上司班子,兩個人也算是八竿子打不着,宛如兩條平行線,幾乎沒有相交的時候了,可是兩個人見面的機會卻突然來了。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相見

在1952年,薄一波奉命前往廣州,上海等地開展調查,在廣州了解情況時,發現有人聲稱廣州地方主義傾向,因為葉劍英用了大量廣中人黨幹部,是以被人懷疑為地方主義。

謠言越推越大,如雪球一般。也有人開始傳言葉劍英是地方主義的背景。

薄一波開展調查,因公辦事。在得知此情況後迅速介入了解,并在調查之後與葉劍英進行了談話。可是葉劍英重見故友,卻沒有過多解釋,他不願意多談。

葉劍英隻是讓薄一波秉公辦事,将情況詳細的了解清楚後,上報給中央。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薄一波

兩個人在飯店酒桌上也是相逢一笑,他們是知己。正因為是知己,也互相了解對方,知道對方的為人。

也正因為是知己,他們都知道對方是先公後私,重視國家利益,百姓生活,是以大局為重的人。

薄一波回到北京後,毛澤東主席也與薄一波進行了談話,毛主席問“關于地方主義這件事你是怎麼看的?”

薄一波回答說“這就像水尾田一樣。水流入田地中,流到最後,水不夠了。水沒有了,可是田地仍然要肥沃,農民仍然要種莊稼。自然需要新的水源。

葉劍英元帥當時離開北京前往廣州前,也是這樣跟您說的,中央到各地的幹部就像源源流出的泉水一樣。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葉劍英

可是南下的幹部就算再多,一番配置設定之下也必然不夠用。就像水尾田一樣,流到廣州最後就沒有了。

是以在這樣的背景下,葉劍英元帥不得不使用本地的幹部,中央教育訓練的幹部與本地的幹部結合,外來的與本地的結合,這也是人盡其用嘛。

不能因為葉劍英元帥用本地的幹部就被誇大為地方主義了吧?”

毛主席贊同了薄一波的觀點。中央也據此進行了調查,發現關于廣州的地方主義一說确實是誇大了。最後将事情定性為問題過度的誇張化,簡單化,片面化傾向,實際上子虛烏有。

廣東省委據此重新做了複查,并遞交了報告,而中央也在采納中廣東省委的意見後重新做出了修正。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談古論今

1954年葉劍英重新調回了北京,葉劍英和薄一波這兩對好友見面的機會也增加了。

後來在北戴河的一次會議上,出現了一次三人對談。

在此次會議上先是薄一波談到王佐為國家盡忠心,一生奔忙。

而毛主席笑着插話說“我看是諸葛亮鞠躬盡瘁,呂端做大事不糊塗。”

說此話時,毛主席的眼光分明是看着葉劍英的。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毛主席

事後,對于此次談話薄一波也感到不解,因為毛主席的話語間明顯是暗藏深意,可是薄一波卻不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薄一波和幾位同僚們聚在一起對此事展開了讨論,最後大家也一起猜出了其中的奧妙。原來毛主席所謂的呂端做大事不糊塗,是暗指葉劍英做大事不糊塗。

在曾經張國焘想南下,分裂黨中央活動時,是葉劍英将張國焘想南下的情報在第一時件内傳給了毛主席,進而保證了黨中央能夠順利北上。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張國焘

毛主席所謂的葉劍英做大事不糊塗則專指這一點。在危急時刻,到黨中央的關鍵時刻,能夠做出正确的判斷和決定,維護黨,維護國家,維護人民。

其實在遵義會議上,當時葉劍英也是選擇了大力支援毛主席,在判斷大事的眼光,葉劍英跟北宋的宰相呂端類似,做大事不糊塗。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與監獄的緣分

薄一波跟監獄是很有緣分的。薄一波在山西的師範學校是受到先進的五四運動時期曾馬列主義思想的影響。

參與當時的愛國學生運動,後來還在學校期間聲援五卅運動。在1925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中國共産黨的一員了。

他也曾擔任區委副書記,上司當地的鬥争工作。組織宣傳以及動員群衆等等。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原本事情進展的很順利,後來薄一波因為在白區工作,白區的工作環境異常險惡,是以薄一波曾四次被捕,兩次入獄。

1931年的那次被捕入獄,薄一波是被判了八年刑的,他被關進了草岚子監獄。長期的工作鬥争,艱難的生活環境是最為壓垮人的意志的。

面對一日一日的嚴刑拷打,不斷審問,很多人都扛不住了,可是薄一波在當時的監獄内,他們以積極樂觀的态度以及崇高的氣節,同國民黨作鬥争。

1979年,與薄一波闊别12年再相見,葉劍英元帥老淚縱橫:受苦了

薄一波

他們在監獄中形成了堅強的上司集體,跟敵人進行頑強鬥争,表現了我黨的崇高氣節。

後來還險些是以被判死刑。後來在黨的營救下薄一波等人出獄,而在六十年代,薄一波也曾再次面臨入獄困境,竟被入獄時間長達12年之久。1979年才再次出獄,與好友葉劍英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