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緻教師:内卷時代,做一個擁有松弛感的教師!

作者:光明社教育家
新春緻教師:内卷時代,做一個擁有松弛感的教師!

歲序更疊,華章日新。當除夕的鞭炮聲在耳邊響起,我們與過去的一年揮手作别;當龍年新春的第一縷陽光将我們照耀,我們又滿懷激情将未來的日子擁抱。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是高貴和力量的象征。喜迎龍年之際,願每一位堅守講台的園丁都能盡享教育生活的幸福,願我們的眼神永遠如孩子們那般清澈與明亮,願我們的内心永遠充盈着春日陽光般的溫暖……

新春緻教師:内卷時代,做一個擁有松弛感的教師!

很多年前看過這樣一組漫畫:第一幅圖中,一群孩子歡快地奔向學校,他們長着各種形狀的腦袋:菱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校門口,一位長着圓圓的腦袋、戴着圓圓的黑框眼鏡的老師正迎接孩子們的到來。第二幅圖中,每個走出校門的孩子都背着重重的書包,長着圓圓的腦袋,戴上了圓圓的黑框眼鏡。

讀懂這幅漫畫的教師一定會和我一樣,心中盛滿深重的悲哀。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為何我們要不遺餘力地培養一模一樣的人?學校教育的“标準化”,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孩子硬生生地擠進同一型号的“模具”。每個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不是流水線上的“零件”。我們的教育,缺乏了對生命的尊重,對個性的尊重;當“标準化”的大棒砸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的結局隻有兩個:被毀或将自己蜷縮進“模具”。

如果教師隻能唯唯諾諾地在校園裡生存,隻是“上傳下達”的傳聲筒而沒有思想的自由、創造的空間,又如何能對學生産生影響?如果教師不能活出自己獨有的姿态,又如何能讓學生成為人格獨立、内心豐盈的人?

新的一年裡,我們可以一同努力。

新春緻教師:内卷時代,做一個擁有松弛感的教師!

丢掉“标準化”的模具,做一個溫暖又有愛的老師

如果教師把自己當作“澆鑄工”,必定不能包容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也自然不能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理應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個性。可是,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當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一個個“具體而獨特”的孩子時,他們已經失去了“獨立”的空間和權利!

請放下手中的“标尺”,去了解孩子們的特點;讓自己回到童年的狀态,真正了解孩子們的情緒。童心是純淨的,也是脆弱的。或許你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在孩子的心湖掀起一陣巨浪;或許你的一個無心之舉,就會深深刺傷一顆童心。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寫過一篇寓言體傳記,名曰《種樹郭橐駝傳》。郭橐駝是一位駝背老者,以種樹為業。他所種之樹“或徙移,無不活;且茂碩,早實以蕃”。有人問他有什麼絕技,他回答說:“能順木之天,以緻其性焉爾。”所謂“順木之天”,就是尊重樹木的本性、天性,相信每一粒樹種、每一棵樹苗都有長成參天大樹的潛質。唯“順木之天”,才能使這種潛質和天性得以正常發揮。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育人也應像郭橐駝種樹一般,順應自然。當我們擁有了郭橐駝的智慧,才能順應每一個孩子的天性,讓每一個孩子長成自己的精彩姿态。做一個讓孩子想起你時心中就有暖意的老師,必定也可以享受到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甜蜜與幸福!

新春緻教師:内卷時代,做一個擁有松弛感的教師!
新春緻教師:内卷時代,做一個擁有松弛感的教師!

放棄固化的經驗,做一個創造新鮮感的老師

如果一所學校總是以傳統束縛改革的手腳,如果一位老師總是以經驗禁锢創造的念頭,實在是一件可悲的事。記得很多年前學車時,我常常問教練:“請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總是不耐煩地說:“讓你這麼做就這麼做,哪有那麼多的為什麼,做教師的最愛問為什麼。”

我無從考證駕校教練總結出的“規律”是否正确,但我的确是愛問為什麼的。每到一所新的學校任教,遇到必須執行各種條條框框的規定時,我總是不自覺地冒出“為什麼”。我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們一直是這麼做的。”可是,一直這麼做的未必是最适合當下教育的,也未必是最優的,難道“一直這麼做”就是拒絕一切改變和創造的理由嗎?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天氣:太陽公公沒返校

今天,顧老師讓我和同學們用“自助餐”式取書法領取新書,這個方法實在太妙了!我們先将書按照科目分類,再一字排開,小朋友們排成一列縱隊。我們手中的空書包就像取用自助餐的餐盤,每一本新書都是我們的“美食”。每個小朋友依次領取新書,整個過程井井有條。原來,每學期開學都在重複的“領新書”這件事,也是可以優化、再優化的呀!

這是吳曈小朋友開學第一天寫下的日記,記錄了“自助餐取餐”式領書的過程。這種新鮮的領書方式讓孩子們興趣盎然,且與以往的發書方式相比,更便捷、更高效。可是這樣的方法并不适合一二年級,因為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年齡更小,力氣更小,在領好書的核對環節,或許也無法一一對照。

學生的差異性不僅展現在年齡上,也展現在不同省市、不同學校、不同班級中。記得我曾在蘇州吳江經濟開發區長安實驗國小、無錫協和雙語學校、江西南豐縣子固國小上過同一節童詩課,雖然面對的孩子年齡相仿,但在這三所學校授課時,教學設計上卻做了很大調整,畢竟孩子們的童詩讀寫基礎有差異性,三所學校的課堂氛圍也不盡相同。南豐的那節童詩課課後,一位老師拿着一本《國小國文教師》找我簽名,他談起自己曾在期刊上讀過我關于這節童詩課的實錄,以為我的課堂會再現文中的教學設計,沒想到剛才呈現的内容更為精簡、難度也有所降低。我想,哪怕是上過多次的課,當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的設計也應是“新鮮的”。

做一個不斷創造新鮮感的老師吧,有新鮮的教學内容、新鮮的教學設計、新鮮的作業設計、新鮮的教學評價,等等。當課堂是新鮮的、當活動是新鮮的,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行為都得到應有的尊重,校園裡的每一天才是值得期待的。

新春緻教師:内卷時代,做一個擁有松弛感的教師!

打破緊繃的狀态,做一個擁有松弛感的老師

在這個内卷不斷加劇的時代,怎樣做到淡然處之,讓自己和自己的學生都擁有松弛感?歸根到底,要正确地認識教育的目的和教師的職責。

我想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且有持續發展動力的人,教師應使學生成為更優秀的自己,而不應讓他們犧牲自己的時間、興趣,甚至未來,隻為了“分數”而戰。教師既是學生的引領者,也是學生的陪伴者、守護者,有責任呵護他們的童心,努力引領他們向着明亮那方前行。

将“成才”作為育人目的無可非議,但我們要正确了解“人才”一詞。僅以《現代漢語詞典》為例,其中對“人才”的釋義為:德才兼備的人,有某種特長的人。綜觀當下,我們如何在人才的評判标準中界定“德才兼備”中的“德”與“才”?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人才”的含義都不該被窄化為“讀書好、分數高、名校畢業、職業鮮亮、收入不菲……”如果能将“德”了解為能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感到幸福,将“才”了解為有一技之長且足以安身立命,那麼不少教師和家長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緊繃的心弦,減輕内心的焦慮與不安。

當我們認識到教育是個漫長的過程,也能為自己增添一分松弛感。畢竟,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順應春播秋收的自然節律。工作三十年來,我看到過太多孩子因為家長秉持着“不輸在起跑線”的态度,失去了童年與快樂。可是,人生從來都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大概都明白,世界上沒有哪一場馬拉松比賽的勝負是由起跑狀态決定的。

“隻有創造性的工作才會有尊嚴”,期望教師能夠擁有更多創造的空間和自由。祝福我們都能逐漸成為有尊嚴的教師,不僅心中有愛有暖,還能不斷突破經驗的桎梏,為自己和學生營造輕松而愉悅的氛圍。從今日起,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吧,并将這份幸福傳遞給你身邊的每一個孩子……

— END —

來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創

作者|顧文豔

統籌 | 周彩麗

《教育家》雜志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體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