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最大的不幸,是過早在低層次形成認知閉環

作者:近現代史論
一個人最大的不幸,是過早在低層次形成認知閉環

01

一個人最大的不幸

是過早在低層次形成認知閉環

什麼是低層次的邏輯閉環?

被過往的經驗束縛了眼界和判斷,再也無法走出來。

比如,一個老人騎車自己摔倒了,一個好心的小夥子上前把他扶了起來。結果,老人拽着小夥子的皮帶,不讓他走,一定要他賠自己500塊錢。

為什麼有些人會恩将仇報?

這個老人摔倒了,車壞了,為了修車,他可能不得不做出選擇:第一,從兒子的學費裡,從母親的醫藥費裡,省500元;第二,訛這個扶他起來的小夥子500元。

他選擇了2。

在資源極度匮乏的社會底層,尤其是偏遠地區,有很多樸素善良的人。但是,也有不少窮山惡水逼出來的刁民。

生存在這樣匮乏的環境,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早已固化。

因為資源極度匮乏,是以個體的生存變得非常重要,甚至是變成唯一重要的事情。

你說,知禮節。他說,你就裝吧。什麼之乎者也,都是騙人的。這個世界,就是你争我奪,弱肉強食的。我就是這樣才活下來的。

他們這輩子也許都無法相信,有人可以通過信任來獲得信任,可以通過謙讓來擷取資源,可以通過協作來獲得繁榮。

他們在還沒有擺脫惡劣環境時,就形成了自己對于世界的認知閉環,再也出不來了。

這是一種不幸。

是以,如果你感到憤怒,是對的。這很正常。

但是,如果你感到悲憫,也許你會更加了解這個世界。并且,你還會深深反思。我們在水面之上,應該以怎樣的姿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可能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固化的認知。

當我們還有條件,可以不斷打開和豐富自己時,應該怎麼做,才能擺脫低層次的認知閉環?

02

推倒自己周圍的高牆

我們就生活在固有認知的高牆裡面。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得越久,就越了解周圍的環境,認知就越固定。然後,不斷自我驗證,自我加強對世界的判斷。

就像那個老人一樣,他一定有無數個時候,證明他對世界的認知是對的。于是,這堵牆就越來越高,越來越厚。

如果一輩子生活在裡面,也就算了,你可能還會覺得很舒适。

但是,如果你想走出來,或者,萬一有人拿錘子砸爛了這堵牆,颠覆了你對于世界的認知,把你拽出來,你會變得非常焦慮、恐慌。

為了擺脫認知閉環,我們必須自己推倒周圍的高牆。

怎麼做?

第一,最簡單、最經濟、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一些認識世界的模型和架構。

這些模型和架構在哪裡?

在書裡。多看書。經濟學,心理學,哲學,實體學,生物學,曆史……不論是什麼,你都應該從書架上把它們拿下來,認真看一看。

有人會說,這太難了,我讀不懂。

那你應該感到高興,就像去健身房鍛煉一樣,那種痛苦意味着你會變得更加強壯。

看書,是在鍛煉你的精神肌肉。如果都看得懂,也就沒有了閱讀的意義。還是在原來的牆裡打轉。

而且,你不知道,你讀過的某本書,會在某個時刻變成創新的靈感。你也不知道,你多認識的一個思維模型,會在某個瞬間讓你的人生變得與衆不同。

我們生活在固有認知的高牆裡,書就是用來鑿壁偷光的,直到我們推倒周圍的高牆。

第二,除了多看書,推倒周圍的高牆之外,走出去。多見人。多看。多聽。

什麼意思?生活在固有的認知閉環裡,我們會感覺很熟悉,很安全,甚至很舒适。

但是,你的認知真的對嗎?我們會忘了問自己這樣的問題,甚至會故意忘了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怎麼辦?

走出去,多見人,多看,多聽,别成為大海中孤立的島嶼。

閉門造車,抱着頭想,還想不出這個世界的變化,更無法打開自己的認知。

是以,你可以到一個資訊密度,人才密度都很高的地方。也許是一個私密的聚會,也許是一個瘋狂的俱樂部,也許是一家熱鬧的咖啡館。

總之,走出去。然後,你會很自然産生這種感覺,原來還有這樣的認知啊。

03

如何打破認知盲區?

那麼在與人交流溝通時,如何打破自己的認知盲區?

可以從下面3點開始:

1. 打開自己,學會客觀辯證看待問題

如果你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當一個人的觀點遭到對方的反對之後,他的第一個念頭:

不是思考對方的觀點是否合理,而是本能的反駁對方是不對的。甚至會諷刺,采取人身攻擊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立場。

而我們在接受觀念時,會自動屏蔽或者抗拒與以往認知不同的觀點,以至于新的認知,無法進入。

人在面對未知的時候,都會有一種不安和恐懼,并會因而采用防禦姿态,甚至主動攻擊。

如何提升呢?你要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客觀。

當你客觀,你就會打開内心。當你打開内心,你就有機會接收不一樣的觀點。

當你接收到不一樣的觀點,你就能充分發揮你的歸納和演繹。

如果你不客觀,你就接收不到外在的資訊。

如果你接收不到外在的資訊,再聰明也無法進化。

2. 多人之鏡,改變環境

張小龍在《微信背後的産品觀》裡說道:“人是環境的反應器。”“我們想的任何東西,都是受外界刺激的,有時覺得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我們的認知和思維,很大程度上,是由所處的環境和圈子決定的。

在同一個環境和圈子裡面久了,你的認知就極易被固化,被環境同化。

你會慢慢意識不到,這個世界上,還可以有其他怎樣的可能性。

人們無法通過已有的認知來突破盲區,因為過去的經驗、過去的認知已經局限了他們的觀念。

認知盲區的打破,一般都是自我主動,并借助外力才能實作突破。

是以,你隻有改變環境,包括生活環境、交往環境、人際圈子等。

從多個高手那裡,擷取新的認識,包括新觀點、新思路。

反思自己的問題所在,包容吸收外界的不同意見。

内部和外部融洽了,才有可能産生新的認知,打破已有的局限觀念。

3. 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

多數人認為自己屬于少數人。多數人認為自己不是普通人。

“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是轉型的起點。

對于個體而言,同樣如此。

如果真成功了,也得掂量掂量下自己,你的高度還是一米七,這個浪潮的高度可能有一百米。這一波浪潮起來,所有的浪都已經到了這個高度。

你可能是先知先覺踩到了這個浪潮上,有的人是後知後覺,無意中踩到的。

無論如何,真的到了那個浪尖的時候,你應該搞明白,哪些是你的能力,哪些是機遇。

有時候人不容易想明白這些事,很多公司做到一定規模就會犯錯誤,很難清醒。

還有很多人在沒有浪的地方非常痛苦地使蠻勁,他能力可能不差,隻是沒放在浪尖上去沖浪。

小成靠努力,大成靠趨勢。

成大事者,必須先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

同一件事情,你站在不同角度,高度,立場,都會有不同的觀點。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開始逐漸顯現分野。

今天你擁有的,可能恰恰是阻礙你往前走的包袱。

今天你焦慮的,可能恰恰是高度和思維視角問題。

一個人過往的成功越耀眼,光環下的陰影面積就越大,固有認知通道就越頑固。小心你的認識盲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