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團圓:母親的年夜飯

作者:正直光束Me

作者:維舟

團圓:母親的年夜飯

年三十近午到家,母親已經做好了菜,就母子倆,也就粗茶淡飯,雖然好歹總是新年在即,她覺得也不能太素淡了,要不然一點喜慶氣氛都沒有。

這次我就一個人回來,老婆孩子都早早去福州外婆家了。我們兩邊都是獨生子女,原本早就說好了,一年崇明一年福州地輪換,但最後不知不覺就變成了這樣:上一年都回福州過,下一年除夕回崇明呆兩天,年初二又再一起去福州。但今年我想回來陪陪母親,也得點清靜改改稿子。

父親去世已六年,母親也早習慣了寡居的日子,固然,看到我回來總是高興的。吃飯的時候,她笑笑說:“這也就是個名堂。好像都大過年的,兒女也不回來看望你,别人看了覺得你凄涼,其實看開了麼也就那樣。”

确實也就是個名堂。兒女在外的,雖然逢年過節多半總要趕回來,但那到底有多大意思,連老人們也都在懷疑。

很多人家蓋樓時,照例都會給兒女留好房間,女兒也有“立房頭”,出嫁後總留着一間給她,要回娘家随時可以回來。那一間往往是裝修得最好的,像我的那間在很多年裡也是家裡唯一一間有木地闆、空調的,酷暑嚴寒的時候,哪怕我催促再三,媽媽往往也還是不肯過去睡,她說是“習慣了”,其實隻怕是因為她在内心裡預設那不是她自己的房間。

然而,這些年兒女回來得日漸稀少,每次回來,老人還要預先準備好一桌菜、曬好被褥、灑掃庭除,仿佛是要接待什麼貴客。年輕人拖兒帶女回來,呆上一兩天,又呼嘯而去。有的老人到後來也嫌麻煩了:“回來也就那樣,還不如不回來呢。”

有的倒是不麻煩,南宅一家,兒子娶了城裡姑娘,這些年生活也比較講究,也不知是不是嫌父母床鋪收拾不幹淨,向來從不過夜。以前老人做飯,媳婦還勉為其難秀氣地嘗一筷,這兩年開車回來,索性都去鎮上飯店吃了。回村來,其實也就是跟父母見一面,說幾句話,再坐下去,好像也不知道還能幹嘛了。

說到這,母親說:“就這,還真不如不回來。上海開車回來一趟,在家裡呆的時間還沒在路上多,也不宿一晚,你說這是圖什麼?就是完成任務。”

我聽了笑:“那叫你來上海,你也不習慣,勉強住一晚,就像家裡有什麼金窩銀窩,又逃回去了。”上個月約母親來上海小住,不然嶽父母要回福州了,她想着确實也說不過去,我原說讓她周六一早來,結果她還是周日午後才來,小聚了下,第二天一大早就回島了。說到這,母親也不賴:“這我承認。我也是完成任務。”

團圓:母親的年夜飯

今天的河濱夕陽

黃昏出去散步,母親說起去年摔了兩跤,萬幸都沒事,不像鄰居不慎摔成了粉碎性骨折。這事她每次都是好了以後才和我說,我叮囑她不能這樣,别逞能,她總說:“沒事,你也要上班,回來又能怎樣?你又不是醫生。我隻要生活還能自理就不想麻煩你。”

說是不想麻煩我,她其實也不想跟我們一起住。這她毫不隐瞞:“我真心覺得這樣挺好。我和别人家的爹媽不同,我還就怕你們開口跟我說:‘媽,你現在一個人住我們也不放心,來上海跟我們一起住吧。’尤其是如果媳婦開口,叫我怎麼回絕?我說住不慣吧,要是那種伶牙俐齒的媳婦來一句:‘有啥住不慣啊,這就是您自己家。’那可真要命了,推都推不掉。”

對她來說,那不是“家人團聚”,隻是苦差:“就算兒女說是想盡孝,要我享福,那真住進你家,怎麼可能什麼事都不做呢?做吧,也未必都能讓你們滿意。那樣束手束腳的,何況你們都忙自己的事,我也多餘,還是在自己家裡舒坦。”

事實上,有一次二舅就叮囑她:“外甥叫你去上海,你可要去啊。”聽母親轉述後,我聽了也不是滋味:不管我多麼真心想要媽媽來上海“享福”幾天,但在老人眼裡,那倒像是個難以推辭的義務——還得配合演出,給兒女一次盡孝的機會。

這方面我也從不執着,一早就和母親說好了,去留任便,也不用擔心我會不高興,反正想來就來,想回就回。她覺這樣最好:“不用裝作一家人和睦團圓,本來那就是你們家,不是我自己家。你也不用為自己不夠盡孝而内疚,我倒是得謝謝你,給我自由。”

她不想依靠誰,想清楚了,人都是孤獨終老的:“你說一年多回來幾趟吧,也就多見幾次面,又有多大不一樣?我今年七十三了,或許還能生活自理個六七年,然後就進養老院,再住個六七年,下床都不行了,那也就差不多了。兒女真正能陪伴多久,也就看最後那一點時光。”

是以想到這,她也了解現在的年輕人不想生孩子,“确實也沒多大意思”。隻是她喟歎,年輕時偷懶,覺得頭胎是兒子就能交代得過去了,根本不想再生了,沒想到現在到老了,畢竟還是羨慕人家有女兒的。

她有一次笑話我:“每次打電話回來就是一句:‘媽,你最近怎麼樣啊?’你說我能怎麼樣?都七老八十的了,生活每天都平平淡淡,你要我真講有啥事,我講不出來。人家蘭芬的女兒天天打電話回來,一會這個菜怎麼做,一會那個毛衣怎麼打,家長裡短,無話不談,你好像就問大事要事,沒事就要挂斷了。”

今天晚飯時又說起這些,她停下筷子,若有所思:“想開了麼,女兒也不一定好。”隔了一會又說:“為什麼女兒就一定要貼心呢?我也是當女兒的,好像對你外公外婆也沒特别貼心。”

飯後去鎮上逛逛,都除夕了,店鋪居然絕大部分都還開着。我帶回來的烏龍茶喝完了,順手在超市裡買了瓶,也沒多想。結賬時,母親瞟了一眼,歎了口氣:“你就隻給自己買了?真是跟你爸一樣,一點花頭都沒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