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喝下最後一杯苦酒,米萊嘗試“休克療法”,真能拯救阿根廷嗎

作者:時報關注
喝下最後一杯苦酒,米萊嘗試“休克療法”,真能拯救阿根廷嗎

雖然“休克療法”一開始創造出來的時候,隻是一個醫學術語,但如今這一概念,已經不僅限于醫學方面了,在經濟方面它也同樣适用。從智利到玻利維亞,再到俄羅斯,他們都使用過這一療法,這三個國家使用了這一療法後,結果有好有壞,好的比方說智利,如今依舊是拉丁美洲碩果僅存的發達國家,而壞的代表則是俄羅斯,身為紅色帝國的繼承者,如今的GDP甚至還比不過我們的一個省。

喝下最後一杯苦酒,米萊嘗試“休克療法”,真能拯救阿根廷嗎

也正是因為好壞參半的結果,是以正在執行“休克療法”的阿根廷,才能吸引到輿論的關注,大家都想看一看,這一次的“休克療法”會取得一個怎樣的結果。自去年成為阿根廷總統後,米萊就進行了一系列重大變革,特别是在經濟方面,采取了大刀闊斧的改動。米萊對此給出的解釋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錢來進行漸進的改革,是以阿根廷隻有通過喝下“最後一杯苦酒”才能緩解不斷增長的通貨膨脹。

那麼問題來了,在“休克療法”的作用下,阿根廷真的能夠被拯救嗎?要想知道阿根廷能否被拯救,那我們就必須先了解一些這個國家的曆史,作為曾經的世界糧倉,阿根廷的經濟體量一直都不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阿根廷甚至還擁有稱霸世界的資格,其人均國内生産總值,一度超越了當時的霸主德國以及法國。當兩場震驚全球的世界大戰發生後,阿根廷也未受到多少打擊,是一個少有的幸運者,就像美國一樣。

喝下最後一杯苦酒,米萊嘗試“休克療法”,真能拯救阿根廷嗎

然而,同樣是保留了元氣,美國如今發展成了霸權,阿根廷卻成為了需要使用“休克療法”進行治療的患者,這裡面除了美國具有地理位置上的優勢之外,政府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正常來說,政府監管,公共服務等等之類的,應該是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保駕護航。但在現實生活中,阿根廷有不少政府機構,卻成了各種利益團體,關系人謀取利益的工具,保駕護航的事情幹得不多,借機謀錢的事幹得倒不少。

是以米萊一上台之後,就立即縮減政府部門的行為其實沒什麼問題。但說句實在話,這樣的行動并不足以拯救阿根廷的經濟,雖然已經裁撤了一部分無用的政府部門,可阿根廷的通脹依然沒有遏制住,甚至還漲到了211%,與智利與玻利維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兩個國家使用休克療法後沒多久,就成功抑制住了通脹。而之是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關鍵點就在于,使用“休克療法”不僅要經濟自由化,同時還要有一筆“活錢”,來盤活經濟這潭“死水”。

喝下最後一杯苦酒,米萊嘗試“休克療法”,真能拯救阿根廷嗎

智利與玻利維亞能盤活“死水”,根源在于大量外資的一擁而上,阿根廷能否擁有這樣的待遇呢?顯然是沒有的,雖然米萊上台後沒多久,就跑到美國去了,但拜登連見都不想見他,這也就是說,米萊雖然能讓阿根廷的經濟自由化,但卻找不到“活錢”。如此一來,“休克療法”自然無法成為阿根廷,喝下的“最後一杯苦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