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眼中的袁家村|留住遊客 用味道打響緻富的“第一槍”

作者:西部網民生熱線
我眼中的袁家村|留住遊客 用味道打響緻富的“第一槍”

西部網訊(蘇靜萌 馬晴茹 賀桐)中午十一點鐘,鹹陽市禮泉縣袁家村裡,已經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各方遊客,人們帶着對鄉村美食的好奇,在這裡吃得“腸肥肚滿”才能盡興而歸。盡管不是周末,小吃街裡遊客仍然絡繹不絕,時髦的姑娘舉着甑糕邊走邊吃:“關中小吃,這裡味道最好”。

在小吃街道上的酸辣粉店鋪,來往遊客絡繹不絕。院子裡的一間辦公室裡,粉條作坊合作社社長馬秋鳳正在整理資料,之是以叫社長,是粉條社和其它酸奶、油、辣子、醋等作坊,都是由村民入股的合作社模式。

我眼中的袁家村|留住遊客 用味道打響緻富的“第一槍”

袁家村粉條作坊合作社社長馬秋鳳

“2014年,我關掉服裝店的生意,開始轉型經營紅遍城市大街小巷的酸辣粉,與别人家不同的是,我們的酸辣粉使用道地關中蕃薯粉條、豆腐坊現做的豆腐、新鮮的小青菜、蔥末、花生仁等,就連辣子使用的都是用石磨磨出來的道地關中辣面。”馬秋鳳說,自己從未想過,一碗酸辣粉,竟然擺脫了困境。

随着國家大力推進最美鄉村建設,如何滿足都市遊客走進鄉村景區的美食體驗,成為千千萬萬個以馬秋鳳為代表的民俗體驗村美食經營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最好的食材,最好的制作工藝,才能帶給食客們最好的美食體驗。”馬秋鳳說。

我眼中的袁家村|留住遊客 用味道打響緻富的“第一槍”

袁家村粉條小吃店

因為酸辣粉使用的食材品質都很好,許多食客吃了都豎大拇指。比起紅遍國内的重慶酸辣粉,馬秋鳳的酸辣粉算得上是關中民俗酸辣粉,就連煮粉用的高湯都是用農家土雞炖的,香味濃厚。“為了留住遊客,我們不斷地改良配方,讓味道打響了緻富的‘第一槍’。”

我眼中的袁家村|留住遊客 用味道打響緻富的“第一槍”

袁家村粉條作坊合作社社長馬秋鳳

“在袁家村,凡是要用到粉條的小吃店,都由我們的粉條合作社供應。”下午,忙完辦公室的工作,馬秋鳳趕到粉條作坊和勞工一起勞作,這是長假前最後一次大批量的生産。“如今,粉條合作社年收入超千萬,我與村民們不僅是鄰居,還是彼此的股東。要我說,一個人的富不是富,帶動大家富才是真的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