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作者:史小晉

#精品長文創作季#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在皇位上已經13年的時間,大明王朝也初步穩定下來。但朱元璋直接發動胡惟庸案,不僅将胡惟庸及其家人全部處死,而且廢掉了在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曆史的丞相制度。自此以後六部之上便是皇帝,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借着胡惟庸案除掉一大批開國功臣以及朝臣,一時間已經牽連上萬人被殺。

可以說在朝為官者人人都很擔心,能不能活到退休?

朝中無人敢對朱元璋提出質疑,就擔心惹怒了太祖皇帝,而牽連一家人。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但是有這樣一個人,不敢直接上疏勸說朱元璋,而且還敢批評太祖皇帝,究竟誰如此大膽?

此人便是曹國公李文忠!

此時的李文忠正掌管大都督府,他對朱元璋如此大肆殺功臣的事情感到不安,是以便先後兩次給太祖皇帝上疏,在奏折中李文忠提到了三點:

第一,請求太祖皇帝能出兵日本;

第二,處理朝政事務不要依賴官宦,避免造成宦官權力過大;

第三,如此随意處死官員,豈是明君所為?

朱元璋看到李文忠的奏疏,并沒有生氣,但按照朱元璋的脾性自然不會同意,便将奏折放到了一邊,不予理會。

李文忠見自己的奏折沒有起到效果,太祖皇帝仍舊大殺功臣,心裡實在是擔憂,如此下去必定會影響到大明王朝的安穩。是以李文忠便打算第三次進谏:

在上疏前一夜,李文忠一晚上沒睡,寫好奏折等着上朝。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李文忠很清楚自己得罪皇上的後果,是以便在上朝之前叮囑自己的妻子:一定要好好教育兒子,将來能為朝廷效力。與妻子分别後,李文忠便在朝堂上将奏折交給皇上。

朱元璋打開奏折一看,臉色大變。

“叛臣賊子,定誅無宥,惟鍛煉攀誣,濫殺無辜,人不自安,傷國元氣。”

突然離開自己的龍椅,對着李文忠大罵:你小子真是膽大包天,一派胡言。我誅殺叛賊,跟你有什麼關系?

一邊罵李文忠,一邊将奏折直接扔到了一遍。

面對勃然大怒的朱元璋,李文忠絲毫沒有害怕,而是說道:陛下若是将忠臣良将都殺光的話,若是邊疆有難,或者王朝内出現叛亂,誰來平叛?希望陛下能夠三思而行!

聽到李文忠的話,朱元璋勃然大怒,就要殺了李文忠,随即便下令武士将李文忠押下去關起來。得到李文忠被抓的消息,馬皇後非常着急,但是她很了解夫君的脾氣,此刻正在氣頭上,自然不能直接勸谏。

等到朱元璋回到宮裡後,看到正在哭泣的馬皇後,感到非常驚訝,便趕緊問皇後為何而哭?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馬皇後便說道:“聽說皇上您要殺了李文忠,我正在為文忠感到難過。皇上您的親人十幾口可就隻有文忠一人了,若是文忠被處死,我豈能不傷心啊!文忠不僅僅是開國的功臣,還是您唯一的外甥了,皇上能饒他一命嗎?”

馬皇後的話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朱元璋窮苦人家出身,自己的兄弟姐妹早早都去世了,身邊就隻有李文忠這一個親外甥,朱元璋又怎麼舍得呢?

但在朝堂上外甥如此不給自己留面子,朱元璋自然不能忍。

是以便将李文忠罷官,讓其在家裡思過。

了解朱元璋都知道,胡惟庸案一案牽連甚廣,三萬多人被殺。那時候在朝為官都是提心吊膽,擔心一句話錯了便要牽連一家人遭難,而李文忠不僅沒有是以而束手束腳,而是直言進谏,确實非常難得。更難得的是李文忠能在得罪太祖皇帝後,得以善終,這不得不承認,在朱元璋的眼裡:親情還是很重要的。

當然李文忠之是以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朱元璋的外甥,更因為他是戰功赫赫的開國功臣,憑戰功被封為曹國公。隻可惜的是他的爵位在大明王朝兩代而終,就是因為他的爵位傳給了一個無才無德、隻會紙上談兵的兒子。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01

李文忠的祖上世代居住泗州,隻不過李文忠的父親李貞搬到了郭子興紅巾軍起義的地方濠州(鳳陽)。李貞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後來娶了朱元璋的姐姐(曹國長公主)。

在朱元璋小時候,不光朱元璋家境貧寒,朱元璋的親朋好友家裡也都條件很不好;也就是李貞的家裡還算不錯,最起碼能夠吃得飽飯,是以便經常想辦法接濟朱元璋一家。

是以朱元璋從小,就對這位姐夫格外的親厚。

1339年,李文忠出生。

1350年,安徽遭遇了旱災,緊接着便是瘟疫,李貞所在的村子,大多都死在了這場瘟疫中,其中便包括李文忠的母親、朱元璋的姐姐。

李貞心善,便将家裡所有的糧食都拿出來分給村裡人吃,并且殺了家裡的牛跟豬,希望能跟村裡人一起度過這場災難。隻是沒想到亂兵進入村子,李貞不得不帶着唯一的兒子李文忠避禍。這一年,朱元璋正在到處到處化緣,讨生活。

兩年後,朱元璋在老鄉湯和的介紹下,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郭子興非常欣賞朱元璋,便将朱元璋留在了自己的身邊;而且朱元璋很快便嶄露頭角,立下不少功勞,郭子興不僅将朱元璋當成自己的心腹,而且還将自己的養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

自此以後,朱元璋便被稱“朱先生”。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而李貞帶着兒子李文忠到處避難,風餐露宿,幾次都差點活不下來;當李貞得知妻弟在郭子興麾下時,便趕緊帶着兒子前去投奔,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李貞才好不容易到達滁州。

李文忠見到許久未見的舅舅,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病逝的母親,哇哇大哭起來。

能夠見到自己的親外甥,朱元璋大喜,讓自己的外甥跟着自己姓朱。

此時的馬氏還沒有生兒育女,将李文忠當成親兒子一樣對待;朱元璋更是像親兒子一樣對待外甥,為外甥聘請老師教李文忠讀書寫字,李文忠從小就聰明,一學就會,還能通曉其内涵。

(以下稱呼朱文忠)

1357年,在朱文忠19歲的時候便跟随舅舅一起南征北戰,而且在支援池州的時候立下戰功,将趙普勝的兵打敗,并且緊随其後攻下青陽等四個縣。

朱文忠初次上戰場,便開始嶄露頭角,确實很難得。

次年朱文忠跟随鄧愈等人一起,從元軍手裡奪得建德,憑戰功進都指揮。朱元璋命外甥鎮守建德,在鎮守建德時,朱文忠将楊完者的三萬多舊部收服。

沒過多久,朱文忠跟随胡大海一起攻占諸暨,緊随其後張士誠派兵攻打嚴州,朱文忠利用計謀大敗張士誠。僅僅一個月後張士誠再次攻打嚴州,朱文忠不僅将其擊敗,而且還直接斬殺陸元帥。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得知朱文忠厲害的張士誠,便不敢再輕易地攻打嚴州。

而朱文忠憑戰功,被擢升為“同佥行樞密院事”。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朱文忠并非隻靠勇猛建立戰功之人,而且極其講究政策:胡大海将陳友諒麾下的兩位大将俘獲,交給了朱文忠處置。朱文忠并沒有直接處死他們,而是将其尊為座上賓,讓兩位前去招降建昌的守将王溥,在二人的努力下,王溥投降。

能夠不費一兵一卒收獲一座城池,朱文忠便不簡單。

02

1362年苗兵背叛朱元璋,将鎮守在金華的胡大海殺死。朱文忠便派兵将金華的苗兵趕走,親自安撫其部衆。與此同時,處州的苗軍發發生叛亂,将耿再成殺死。朱文忠便謀取處州,正因為朱文忠臨機應變,讓朱元璋的損失降到了最小,被擢升為浙東行省左丞。

同年,張士誠派出十萬大軍攻打諸全。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謝再興請求朱文忠能夠救援,但是恰好朱文忠已經無兵可派,便想了一個計策,派人到處說:徐達大将軍很快便會率領大軍前來救援。張士誠得知這個消息,随即便率兵連夜逃走。而謝再興等人則是趁着晚上,直接帶兵突襲張士誠,不僅保住了諸全,而且還将張士誠的大軍打敗。此戰若非朱文忠智取,諸全很可能會落到了張士誠的手裡。

隻是沒想到次年謝再興便背叛朱元璋,投靠了張士誠,并且率兵攻打東陽。

朱文忠便率兵迎戰,打敗謝再興。

緊接着張士誠派麾下大将李伯升率領16萬大軍攻打諸全,也沒有獲勝.

次年春,張士誠又派李伯升率領20萬大軍攻打新城,朱文忠率兵救援,并且在新城城外十裡安營紮寨。麾下大将告訴朱文忠對方人多勢衆,我們應當等待大軍來到以後再攻打。但是朱文忠并不贊同他的意見:打仗靠的謀略,并非是人數的多少。

次日朱文忠便趁着大霧籠罩、天色昏暗的情況下,親自率兵攻打。恰好處州的援軍到達新城,朱文忠騎着戰馬、手持長矛僅率領十為起兵一起沖入敵軍當中,雖然被敵軍團團圍住,但朱文忠少不膽怯,殺敵無數。

援軍趁機攻打張士誠的部隊,敵軍潰敗逃走。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朱文忠率兵追趕潰敗而逃的敵軍,斬殺敵軍數萬人,而李伯升獨自一人逃走。

得到朱文忠大獲全勝的消息,朱元璋非常高興,便下令讓外甥回武昌,為其設宴款待。

1366年朱元璋親自率兵攻打張士誠,而朱文忠的任務是攻打杭州牽制敵軍。在攻打餘杭的時候,朱文忠将謝五與謝再興的兒子一共五人招降,諸位将士建議朱文忠将此五人處死,但是朱文忠并不贊同。

朱文忠之是以不殺降軍,也是為了張士誠其他的守城之将也能夠投降。

果然杭州守将潘遠明投降,朱文忠率領部隊進入杭州,并且下了一條軍令:

擅自打擾老百姓者被處死!

朱文忠言出必行,有一位士兵因為跟老百姓借了一口鍋而直接被朱文忠下令處死。一時間,杭州城井然有序,無人敢違抗軍令。就這樣朱文忠俘獲三萬敵軍,朱元璋将外甥加封榮祿大夫。而且自此以後讓其恢複李姓,不用再姓朱。

(以下稱呼李文忠)

1367年,李文忠攻打福建,先後平定建州等地。而且李文忠頗有憐憫之心,讓将士們沿途收養被遺棄的嬰兒,就這樣有很多的棄嬰被李文忠的将士們收養,并且活了下來。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03

1395年朱元璋正式建立大明王朝,登基稱帝。

雖然明朝已經建立,但是元朝仍舊存在,與明朝分庭抗禮。是以哪怕是朱元璋已經稱帝,還需要大将南征北戰,除掉元朝的殘餘勢力。最主要的便是北元,以及盤踞雲南一帶的元軍

洪武二年,李文忠跟随大将徐達、常遇春一起出塞北征,元順帝被趕出元朝上都北平。

此戰明軍大捷,然而在回京的路上,常遇春突然病逝,李文忠遵旨替代常遇春的位置來統領大軍,前往慶陽與徐達大将軍彙合。

結果走到太原的時候,得知太原被圍困,李文忠便率兵從雁門關出,解圍太原。此戰李文忠不僅大破敵軍,而且活捉元将脫列伯,俘獲元軍一萬多人。

洪武三年,李文忠再次跟随大将徐達一起北征,此次出征李文忠不再是偏将軍,而是以征虜左副将的身份,可見此時的李文忠在朝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朱元璋也放心對外甥委以重任。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這一年被徐達、常遇春等人趕走的元順帝已經病逝,他的兒子元昭宗繼位。在得知元昭宗位置後李文忠連夜率兵前往應昌,元昭宗得知明軍到來的消息便馬上北逃,不過在倉惶之中将自己的嫡長子、後妃、宮女等沒來得及帶走,全部成為李文忠的俘虜。

緊接着李文忠在經過興州的時候,将北元國公蔣文清俘獲,招降元軍三萬多人。

而此次北伐李文忠的功勞遠不止于此,在達到紅羅山時,李文忠又俘獲一萬六千多人,是元将楊思祖的部隊。

得知徐達、李文忠大獲全勝的消息,朱元璋非常高興,在奉天門接受滿朝文武的朝賀。

這年大封功臣時,李文忠被封曹國公,位居“開國六公爵”之一,并且參與朝政大事的商議

此時的李文忠已經達到了人生的頂點,我們都知道“月滿則虧”這句話。但并不是适用于任何人,像李文忠這樣并不會恃寵生嬌、謹小慎微、而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的親外甥,自然不會這麼快走下坡路。被封曹國公以後,李文忠仍舊活躍在南征北戰的戰場上,立下不少戰功:

洪武四年,李文忠奉命前往四川安撫受降的元軍;

洪武五年,被任命為左副将北征,俘獲敵軍上萬人。此次北征按理說是一場大勝仗,但是因為宣甯後曹良臣、指揮使周顯等人戰死,李文忠功過相抵,并未獲得皇上的賞賜。

洪武七年,李文忠多次率兵防備邊境。

洪武十年,李文忠奉朱元璋之命,同南韓公李善長一起商議重要的軍事。此時的李文忠,已經在朝中位極人臣,太祖又極為信任。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洪武十二年,李文忠奉命同西平侯沐英一起征讨番族叛亂。在班師回朝的時候李文忠告訴太祖:西安城裡的水并不能直接喝,裡邊含有鹹鹵,希望皇上能同意引龍首渠的水進城供百姓們飲用。

聽到李文忠此言,朱元璋随即便答應了。

李文忠不僅僅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大将軍,而且還心系百姓;在征讨敵軍的路上,若是遇到百姓有什麼困難的話,他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當地的老百姓。這也是李文忠能夠善終的一個原因,當然這跟李文忠從小的生活也有關系,畢竟在遇到舅舅朱元璋之前的幾年時間,自己跟随父親李貞過着艱難的生活,非常明白民間疾苦。

從這一年開始,李文忠開始掌管大都督府。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發動胡惟庸一案,很快便牽連上萬人被殺。

作為心系大明王朝安危的李文忠而言,實在是不能忍受在如此情況下什麼都不管不問;但李文忠的三次進言惹怒了朱元璋,李文忠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被幽禁在家,沒有了實權。

李文忠僅在家裡三年的時間,便卧病不起。

朱元璋親自前往曹國公府看望外甥,并且讓淮安侯華中來給李文忠治病。然而次年三月李文忠便病逝了,年僅46歲。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外甥的去世,讓朱元璋非常傷心。

便懷疑是淮安侯毒害的外甥,是以便降低了華中的爵位,将其全家都趕到了建昌衛。

李文忠去世後,朱元璋将其追封為岐陽王,配享太廟,位居功臣第三位。

就這樣李文忠結束了自己盡忠職守、心系百姓大明王朝的一生,按理說李文忠不僅戰功赫赫,而且還是太祖的親外甥,他的曹國公爵位理應一代一代傳下去,直到大明王朝結束;然而承襲曹國公爵位的李景隆,硬生生地将曹國公公爵之位給作沒了,大明王朝曹國公爵位僅僅傳了兩代便被取消了。

04

李文忠死後,其長子李景隆承襲曹國公爵位。李景隆長得眉清目秀,從小便熟讀經史、典故,太祖非常喜歡外甥的這個兒子。承襲王爵以後,朱元璋便多次派李景隆前往各地去練兵,之後便位居左軍都督府事的位置上。

作為太祖非常喜歡的将二代,自然不會受到藍玉案的影響,安然度過了洪武一朝。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建文帝登基。

建文帝非常信任李景隆,最初削掉的五位藩王,建文帝都是讓李景隆帶人去抓,并且帶回京城貶為庶人。可以說建文帝剛登基的時候,李景隆還是一位大功臣。

但因為建文帝急于削藩,導緻燕王朱棣起兵靖難。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一開始建文帝派老将耿炳文前去征讨朱棣,然而初戰中耿炳文戰敗,便開始對朱棣采取圍困的政策,打持久戰。若是論持久戰的話耿炳文的背後是整個朝廷,而燕王朱棣卻隻有北平,可以說朱棣耗不起。

但是建文帝聽取“東宮伴讀”黃子澄的建議,讓李景隆代替耿炳文率兵出征征讨朱棣。

就這樣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上征讨燕王。

然而李景隆一敗再敗,無奈建文帝隻能将李景隆替換下來。

建文四年,李景隆同兵部尚書一起勸和朱棣,但是直接被朱棣拒絕。

不久朱棣便率領燕軍來到了南京城下,李景隆見建文帝大勢已去,便同谷王朱橞一起打開金川門,迎接朱棣進城。就這樣朱棣進入南京城,取代侄兒朱允炆,登基稱帝。

李景隆雖然曾征讨朱棣,但是也是迎接朱棣進入南京城的功臣,是以朱棣登基時将李景隆晉封光祿大夫、左柱國。然而永樂二年,因朝臣們紛紛彈劾李景隆,朱棣便将李景隆削爵軟禁,雖然李景隆雖然絕食十日,但是并未餓死,一直到活到了永樂朝末年。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靠戰功被封曹國公,卻因其子爵位隻傳兩代

正因為李景隆的緣故,曹國公爵位自此以後在大明消失,實在是可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