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家!這場座談會,看人才與城市如何“雙向奔赴”

作者:七一用戶端

“回到心心念念的家鄉,變化大、感受新,感覺越來越好。”“重慶得天獨厚、曆史悠久,‘智造’成果豐碩,未來在重慶大有可為。”2月6日,2024年重慶市留學回國人員工作座談會在重慶市渝中區留創園召開。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市教委、市交通運輸委、市僑聯等機關部門負責人、區縣人力社保部門負責人、留創園營運機構代表與留學回國人才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留學回國人員長足發展、重慶的留創服務資源等各抒己見。

回家!這場座談會,看人才與城市如何“雙向奔赴”

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

“從在重慶讀書,到赴海外留學工作,後面又回到重慶繼續發展,切實感受到家鄉的環境、發展變化巨大,這個過程也讓我提升頗多。”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教授周苗在海外深造并工作約10年時間,2015年,他回到重慶發展,至今已有近9年時間,他也深刻感受到重慶在打造留創人才品牌、留住人才、平台建設等方方面面的變化與成效。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母胎醫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童超說,2014年,他選擇回國發展,回國10年,他認為自己稱得上是重慶留學回國人才政策變化的受益者、親曆者和見證者。

“10年來,重慶針對留學回國人員制定了一系列貼心政策,不僅集聚了一批人才,也打造了一批平台。依托人才與平台的雙重優勢取得了項目研究和轉化成果。”就在今年2月,他所在的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究團隊合作在《Cell》發表研究成果,在他看來,這也是他回國發展10年的一項重大成果,這離不開重慶對于留學回國人員長期穩定的支援。

重慶遠創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遠,也是國家級專家。“來到重慶以後,相關部門一直在針對我們的項目發展進行頻繁對接,可以說我們有這麼好的發展,離不開重慶各部門的關心與支援。”

據介紹,近年來,重慶市出台各項政策激勵青年留學人才,為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注入鮮活的“源頭活水”。市人力社保局大力實施重慶市“留創計劃”,謀劃建設國家級、市級留創園“2+9”布局,投入7000多萬元資助1037個海歸人才項目,支援1440名海歸人才通過“綠色通道”取得高、中級職稱。同時,疊加市區兩級政策優勢,聯合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率先在全國探索與國際接軌的“區域内注冊、海内外孵化、全球化營運”的人才“雙向”離岸創新創業新機制,并入選了“全國人才工作最佳創新案例”“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最佳實踐案例”和市委人才工作上司小組“全市人才工作最佳改革創新實踐案例”,為人才集聚提供探索經驗。

回家!這場座談會,看人才與城市如何“雙向奔赴”

專家共同探索“海歸”創新發展路徑

當天,參會人員各抒己見,圍繞留學回國人員發展主題,就重慶的留創服務資源、留創服務平台、留創人才項目支援、留創服務隊伍建設等進行了面對面深入交流。

“留學回國人員來渝創新創業面臨困難主要集中在專業技術人才招聘難度大、資本對初創公司關注度不高等,如重慶本地硬體工程師稀缺,創業公司難以招聘到合适的硬體工程師等技術人才。”重慶兩江新區留創園負責人張小莉建議,有關部門多給予一些人才政策支援,幫助科技含量高的中小型或微型海創公司引進人才,簡化中小企業融資繁瑣流程,組織各類交流活動和平台,促進留學回國人員與本地企業、行業協會等互動,拓展人脈資源。

“我們園區更注重柔性定制,根據具體人員和項目的需求做個性化的内容,比對相應服務政策。”渝中區留創園負責人李昭表示,渝中區留創園結合園區産業特點和人才需求,提供舒适的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等完善生活配套,開展經濟實惠、内容豐富的夜校課程,打造全面、優質、便捷的一站式生活園區,賦能區域内企業及人才更高品質發展。

“一攬子”政策吸引留學回國人員

随着重慶市人才政策的不斷推進,重慶對留學回國人才顯示出強大的“磁鐵”效應。重慶如何走好下一步棋?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辛表示,要切實強化服務意識,做好關聯協同,運用數字化手段,持續健全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管理服務機制,主動為留學回國人才搭建舞台、創造條件、做好服務,将從四方面發力。

在品牌打造方面,賦能“留創園”品牌,注重載體建設,提升創業支撐能級,加強留創園建設和管理力度。

在優化創新創業生态方面,突出留學回國人才需求導向,建立留學人員圖譜,更加精準精細地做好人才服務。

在加強人才雙向離岸發展方面,将人才雙向離岸創新創業發展機制逐漸向全市推廣,加強與海外留學人才合作,争取更多項目離岸發展。

在實施好優質項目方面,将選優做強重慶市“留創計劃”,擇優支援項目100個以上,更大力度支援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創新。

同時,組建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導師庫,開展一系列創業導師走進留創園、海歸創新創業沙龍等活動,引導歸國人才把夢想轉化為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的實際行動,共同推動新時代重慶留學回國人員工作再上新台階。

回家!這場座談會,看人才與城市如何“雙向奔赴”
回家!這場座談會,看人才與城市如何“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