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文/37度暖爸

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出自清代吳曼雲《壓歲錢》。

壓歲錢的習俗,古來有之,又名“壓祟”。在年夜晚飯後,長輩将壓歲錢贈與晚輩,寓意壓住“邪祟”,來年不要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孩子要将收來的壓歲錢放在枕頭下,也是寓意壓住“邪祟”。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記得小時候過年,最高興的就是收壓歲錢了,最撓頭的也是收壓歲錢。為啥呢?

因為父母會堂而皇之的将我的壓歲錢收入囊中,還不忘教育一番:“你的壓歲錢都是爸爸媽媽給人家孩子的壓歲錢換來的。”

那時候的壓歲錢一般就是5塊、10塊,自家祖輩疼愛孫輩,會給到50。那時候,外婆、外公經常分着給我壓歲錢,隻需要跟父母“報一份帳”,另一份就可以悄咪咪的劃歸己有了。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那時候,物質還是匮乏,收到壓歲錢,一般都用來買平時吃不到的小吃、玩具、鞭炮,約上幾個小夥伴一起壯膽,去平時不敢去的遊戲廳,放肆一下。

時光荏苒,當年的孩子也變成了家長,由兒時的絞盡腦汁為了“怎麼私藏壓歲錢”發愁,變成“怎麼合理發放壓歲錢”發愁。

孩子的壓歲錢怎麼發

關于這個話題,見仁見智,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我的建議是:平等交換。

比如:親戚家2個娃,你家隻有一個,那就按照對方給的數額拆分兩份就可以。别為了“面子”按照對方的數額乘以2,如果你這麼做了,可能會給雙方都帶來困擾。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第一,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優于對方,你多給的壓歲錢,會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如果想要和你一樣的數額,經濟壓力變大,還要考慮其他親朋;如果少于你的數額,顯得自己占便宜,小氣。

第二,如果你們的經濟條件相仿,互相攀比可能會持續下去,最終造成雙方的經濟壓力。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我父親工作時,在工廠裡有6個要好的“拜把子”兄弟,他們幾個每年過年,都要安排宴請。我們幾個小輩,幾乎都同齡,相差最大的不過3歲。他們商量好:孩子們統一都給10元,并且由女主人給,不要給雙份。

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我上大學前夕。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等我結婚生子,我和我兩個要好的朋友也是在過年期間輪流安排聚會。面對社會上越來越高的壓歲錢,我們也做了約定:無論老人是否參與我們的聚會,一家隻給一個紅包,一個紅包200塊。

這個習慣,被我們保持了8年。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壓歲錢,是中國古來有之的習俗,是長輩對小輩在新年裡健康、如意等美好願望的寄托。如果壓歲錢變成了負擔或是攀比工具,反而不美,違背了壓歲錢的初衷,還可能對關系造成損害。

如果,你感覺每年的壓歲錢有負擔,倒不如像我們一樣,坦誠說出來,約定一個标準,大家共同遵守。

孩子的壓歲錢怎麼用

先說說我家的做法吧。

前幾年,經濟狀況不錯,孩子年齡小,我們單獨開立了賬戶,将孩子的壓歲錢存了起來,作為教育基金。這幾年的經濟,大家都懂,孩子越來越大,開銷也越來越多。是以,我們選擇将孩子的壓歲錢,作為他來年興趣班的費用。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我兒子光是程式設計、機器人類課程,每年的開銷,在1.2萬--2萬之間,這其中包括學費,寒暑假費用,參加各種比賽的集訓費、報名費、材料費、路費、住宿費等。雖然兒子收到的壓歲錢連一次學費也不夠交,但聊勝于無,兒子也同意将自己的壓歲錢用來滿足自己的熱愛。

我給你講我家的故事,并不是想讓你照搬模仿,而是想告訴你:壓歲錢根據自家情況來确定如何使用就好,不必太糾結。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暖爸說一說我的觀點:

1、家庭殷實,不差錢,可以開立單獨賬戶,将壓歲錢都存起來,作為孩子未來讀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

2、普通家庭,條件有限,像我們一樣,也可以用來做孩子的各種教育開支。

3、想培養孩子的理财意識,用孩子的姓名開立賬戶,可做理财産品投資。對各種産品不做推薦,争議太大,可根據自己的了解進行選擇,重點在于培養孩子的理财意識。

關于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建議:不同家庭,不同處理方式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壓歲錢,從法律角度來看,是歸孩子所有,父母代為保管。如果你去網上搜一下,因為壓歲錢被父母挪用,父子/母子對薄公堂的事情,還真有。

無論你想怎麼用,和孩子商量好。這樣做不僅僅是對法律的尊重,也是對孩子的尊重。對于壓歲錢,我的觀點是:我給出去的錢,是我對後輩的期許與我兒子無關,是以不存在“換壓歲錢”這一說。

結語:壓歲錢,本來就是咱們中國的一種習俗,是長輩對後輩寄予的期許,不應變成壓力和攀比的工具。如果壓歲錢怎麼發,怎麼用成為了父母的負擔,反而不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