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假冒法院法警上門送“執行款”,這下事兒大了……

作者:略陽檢察

朱某購買警用裝備、練功券等物品

冒充法院執行局法警

用事先購買的練功券冒充執行款

讓申請執行人相信執行款已到位

欺騙其在收條上簽字

……

為逃避法院執行,他自導自演冒充法院法警誘騙申請執行人簽訂相關協定,導緻生效判決的債務未能實際履行。近日,經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朱某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15萬元。

假冒法院法警上門送“執行款”,這下事兒大了……

冒充法警被識破

2023年4月,一名身穿警察制服、頭戴帽子和口罩的男子敲開了吳女士的家門,對吳女士說,“我是法院執行局的法警,之前法院判決朱某要還給你23萬餘元,目前已執行到位,今天我專程拿給你。”吳女士這才注意到,男子手上還提着一個沉甸甸的藍色布袋。

原來,吳女士經營一家玩具公司,因與同樣經營玩具公司的朱某産生經濟糾紛而對簿公堂。2023年2月,法院判決朱某在規定期限内将錢款還給吳女士,但是朱某卻未履行還款義務,吳女士便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吳女士讓男子進了屋,在男子拿來的相關檔案上簽字捺印,并按照男子要求手持身份證拍了一張照片,留作卷宗材料。所有的流程辦完後,男子準備離開,但是臨走時卻将放在桌上的藍色布袋拿起,表示這筆錢還需要再核驗,要求吳女士次日到法院取回。

一聽這話,吳女士立馬起了疑心,将剛剛簽的檔案材料一把搶了過來。男子顯然也慌了,兩人互相拉扯中,男子的帽子和口罩脫落,吳女士這才發現自稱法警的男子竟是債務人朱某。

欠錢不還的朱某冒充法警上門行騙,吳女士又驚又怕,因為力量懸殊,檔案最終還是被朱某搶走,放在桌上的身份證也被朱某拿走。等到朱某離開,吳女士檢視壓在身下的藍色布袋,發現裡面裝的竟是一捆捆練功券,而每一捆練功券的上下兩側都各放了一張真币。驚魂未定的吳女士立馬報警求助,同時将朱某掉落的一部手機交給了警方。正在警方搜尋朱某下落之際,朱某自己走進了派出所。但他不是來投案自首的,而是來報案的,“我的手機被吳女士扣下了!”

他不是頭一回這麼幹

吳女士和朱某各執一詞,這讓在場民警也吃了一驚。經調查,朱某手機裡有網購警務用品和練功券的記錄,還有吳女士手持身份證拍攝的照片,對于這些證據,朱某卻聲稱并不知情。

随着調查的深入,公安機關發現,這已經不是朱某第一次假冒法警上門給申請執行人送“執行款”了。2022年12月,常州的劉先生與朱某發生經濟糾紛,劉先生的訴求獲得法院判決支援,但朱某在規定期限内未能向劉先生支付37萬餘元欠款,劉先生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幾天後,劉先生接到了自稱是法院從業人員的電話,在确認劉先生的住址之後,對方表示執行款已經全部執行到位,需要将現金當面交給劉先生。劉先生雖然心中疑惑,但也未太在意。二人在電話裡約定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之後,一名身穿警服的男子拎着一袋現金來到劉先生所住的小區和其見面。該男子按照流程讓劉先生簽了一些檔案,并要求劉先生提供公司印章及公司營業執照。但是劉先生表示這些材料并未帶在身上,需要回公司取。男子便說:“那你明天帶着這些東西來一趟法院吧,到時候在法院把錢給你。”

次日,劉先生帶上相關證件和材料來到當地法院,卻被告知并沒有相關法院從業人員上門找過他,而且領取執行款的流程顯然不符合相關規定。劉先生自知被人騙了,但是因為沒有遭受實際損失,也隻好作罷。

2023年2月,劉先生接到了法院的來電,稱收到了被執行人朱某提供的一些材料,包括收條還有現金流水,以此證明朱某已經用現金支付的方式向劉先生履行了還款義務。但是,這些證據存在疑點,需要劉先生進行确認。劉先生去法院核實後發現,這些材料就是當時上門冒充法警的男人讓他簽的。法院遂将該線索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偵查。

自作聰明落得法庭受審

到案後,朱某對自己假扮法警對申請執行人實施詐騙的行為拒不承認。在完成相關證據收集工作後,2023年7月,公安機關将該案移送至邗江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承辦檢察官經審查查明,朱某購買警用裝備、練功券等物品,冒充法院執行局法警,用事先購買的練功券冒充執行款,讓劉先生相信執行款已到位,欺騙劉先生在收條上簽字,導緻法院對朱某和劉先生生效判決的債務無法實際執行。之後又故伎重演,欺騙吳女士在僞造的執行法律文書上簽字,因被吳女士當場識破而未遂。檢察機關認為,朱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隐瞞真相,騙取他人财物,數額特别巨大,其行為涉嫌詐騙罪,其已着手實施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系犯罪未遂。2023年8月,邗江區檢察院對該案提起公訴。日前,經開庭審理,法院采納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和提出的量刑建議,作出上述判決。

敲黑闆

該案中,朱某自作聰明,導演了一出冒充法院從業人員上門送“執行款”的把戲,最終因詐騙罪被判處實刑,得不償失。而在此過程中,朱某始終拒不認罪,他希望通過各種抵賴來掩蓋自己的犯罪事實,但是隻要他觸犯了法律的紅線,證據會還原一切的事實與真相。檢察官在此提醒廣大群衆,國家司法機關從業人員在辦案時會遵守嚴格的規定,一旦發現有可疑人員存在冒充國家司法機關從業人員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以免遭受财産損失。

#我要上頭條##我要上 頭條##司法警察##執行款#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