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少年心理咨詢:該不該要求得了抑郁症的孩子上進?

​青少年心理咨詢:該不該要求得了抑郁症的孩子上進?

​青少年心理咨詢:該不該要求得了抑郁症的孩子上進?

“要求得了抑郁症的高三兒子上進,錯了嗎?”

一位父親在與高三抑郁症的孩子聊天中,父親單方面輸出,指責孩子以抑郁症為借口,逃避上學,放縱自己。

是以,父親覺得孩子應該積極面對困難,要有上進心,要求孩子努力調整自己,趕緊回到學校去上學。

孩子得了抑郁症,父母在不了解“抑郁症“這一疾病的情況下,為孩子的狀态感到焦慮,能了解。

但父母越是指責、說教,越有可能加重孩子病情。而且,抑郁症真的像這位父親說的那樣,隻是矯情?隻是孩子的借口嗎?

​青少年心理咨詢:該不該要求得了抑郁症的孩子上進?

其實不是,抑郁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抑郁患者會有以下表現:

01 顯著持久的情緒低落

悶悶不樂,難有開心的情緒,無法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獲得愉悅感。抑郁心境有明顯的晨重晚輕的變化。

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産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

重度抑郁的患者會出現自殘自殺的行為,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幻覺妄想。

02 思維遲緩

自覺腦子不好使,記不住事,思考問題困難,反應遲鈍。“腦子就像生鏽了一樣”,大部分的抑郁患者會有這樣的感覺。

嚴重時,患者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減慢,語音小,對答困難,對話過程中會出現中斷。

03意志活動減退

不愛動,或者沒有動力動起來,是抑郁症患者的明顯表現,也是許多父母無法了解的一點。

患者的意志活動受到明顯的抑制,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

有的患者終日卧床,不願外出,疏遠親友,回避社交。嚴重時,對個人衛生及個人需求都無法滿足,甚至會發展成木僵。

有些父母會看到孩子總是躲在房間裡,怎麼叫也叫不出來,對學習也不上心,甚至不吃不喝、不洗澡,整天躺着。

除了這些典型的症狀,抑郁症患者的認知功能也會受損,記憶力下降,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困難,明顯的悲觀思維,自我的否定。有的患者還會表現出明顯的軀體症狀,睡眠障礙、食欲減退、身體各種不适、性欲減退等。

​青少年心理咨詢:該不該要求得了抑郁症的孩子上進?

 青少年心理咨詢師提醒 

如果父母對于青少年抑郁症的了解不夠時,很容易誤解孩子。就像那位父親一樣,認為孩子是在逃避、放縱,不夠積極,不夠上進,不夠勇敢。

這樣的誤解,會讓孩子感覺不被了解,反而被指責、批評。況且,孩子本身已因抑郁而處于痛苦、無助、絕望的狀态中,父母的逼迫、說教、“勸解”,更會讓孩子陷入孤獨與絕望。

父母若想要幫助孩子,首先要多了解孩子,多了解抑郁症。

想要治病,你要了解是哪裡出了問題。“孩子目前是生病了,是抑郁症導緻的問題“,清楚這一點,對父母了解、幫助孩子至關重要。

由于抑郁症有不同的程度,誘發抑郁的原因也不同,家長可及時帶孩子尋求專業的幫助。

一個孩子生病了,有時與他的家庭有着莫大的關系,可通過心理咨詢來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和改善家庭教養方式。嚴重的抑郁,可及時進行藥物治療,幫助孩子穩定病情。

▎本文為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标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