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參調查|吃不完的套餐,禁不了的低消……年夜飯“CD光牒”咋這麼難?

春節臨近,年夜飯預訂“一桌難求”的火熱場景再現,一些餐飲企業通過強制最低消費、捆綁套餐等營銷手段,推出過度、超量餐飲産品,既侵犯了消費者權益,也助推了“舌尖上的浪費”。受訪專家和業内人士表示,餐飲浪費現象具有頑固性長期性,随着社會經濟逐漸恢複,餐飲浪費有擡頭趨勢。

動辄低消人均數百元、套餐上千元 年夜飯市場亂象助長浪費現象

春節臨近,聚會增多,多地的年夜飯等聚餐預訂火爆,包廂更是“一間難求”。但記者觀察到,餐飲服務機關忽視客觀實際情況,以高價套餐、最低消費等不合理要求,加大消費者負擔,助長浪費現象,恐将破壞“CD光牒行動”的既有成效。

記者在多地了解到,為了應對春節高客流量,有的餐館設定了最低消費标準,人均消費須達到數百元才能訂包廂;有的加碼包廂服務費,必須在總價之外額外支付更高比例的服務費用。一些餐飲企業負責人坦誠,為了進一步增加經營利潤,設定低消或者高包廂費。“許多消費者根本吃不了很多東西,但為了達到低消,不得不多點很多菜,最後都剩了下來。”

為滿足市民預訂年夜飯的需求,大多數餐館推出了各式套餐。但現在節慶期間以小家庭聚餐為主,高總價、大分量的套餐超出了家庭聚餐的就餐需要。記者在東部某一線城市走訪時發現,一些餐飲企業為了在春節增加利潤、減少投訴,一般會選擇固定餐食友善備餐的套餐産品,且都是大家庭聚餐為主。“我們春節套餐都是8人餐起步,來的人少也隻能選8人餐,可以酌情減菜,的确有浪費現象。”一家飯店經理表示。

記者在某直轄市核心區的一家萬豪酒店探訪,發現該酒店提供的3人位年夜飯套餐标價達1998元,包括龍蝦、海鮮刺身、牛排、火鍋等等。一個在現場預訂的顧客表示,這麼大的分量3個人根本吃不完。“有點浪費,非常可惜。”

此外,外賣、上門成趨勢,超量餐飲産品吃不完。随着各地餐飲企業的推陳出新以及大衆消費習慣的變化,餐飲企業同步上線成品半成品禮盒、年夜飯外賣、大廚上門等形式,滿足年節時段需求。但外賣、大廚上門基本都是高價套餐性質,超量設定了吃不完的菜和主食,也成為新的浪費“重災區”。

推進“CD光牒行動”新老難題交織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聯合相關行業協會組織開展的“中國餐飲行業減少食物浪費路徑量化評估”項目研究顯示,餐廳就餐、外賣就餐、食堂就餐、家庭就餐四種場景浪費水準分别為84.6、57.5、60.4、24.6克/人·餐。

聚集性活動的恢複,帶來了婚宴聚會等活動浪費“頑疾”的複發。記者觀察到,在一些宴請聚會中,點菜的數量講究“點雙不點單”,菜品要包括冷菜、熱菜、主食和湯等不同種類,出于排場需要,甯可多點,絕不少點。受訪專家表示,宴會往往與特殊場景相伴,文化、情理等因素,使得在依法加大反食品浪費力度時,存在商家守法難、監管者執法難的問題。在市場監管總局和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已經有多起涉及宴會浪費的案例。

外賣食品也成餐飲浪費重災區。起送門檻、滿減折扣、外賣紅包……外賣平台商家推出數量繁多活動,無形中加劇了食品浪費。一些受訪者表示,自己線上上點餐時,對食物分量品質等缺乏直覺感受,而通過各類滿減優惠隻能超量點餐,導緻了餐飲浪費。汕頭大學針對外賣點餐浪費情況開展網絡問卷調查顯示,在外賣食品丢棄情況方面,隻有不到三成的學生能做到基本不丢棄,接近六成的學生會丢棄10%-30%的外賣食品。

此外,受飲食結構改變等因素影響,主食浪費逐漸高發。記者在調研時發現,目前主食浪費的情況逐漸擡頭,尤其是在一些群體性活動中尤為突出,在一些活動現場,記者看到大量被丢棄的主食便當。廣東省外賣點餐浪費問題調研小組開展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在菜品品類浪費方面,選擇快餐便當、米粉面食等主食的占比達68.3%。在記者采訪中,經常看到在一些社會活動團餐的主食被大量丢棄。

以節假日為節點 深入推進“CD光牒行動”

受訪專家認為,應以春節等節慶假期為節點,深入推進“CD光牒行動”,推動政府、企業、消費者落實勤儉節約的責任,在維護餐飲服務“煙火氣”同時,堅決制止“舌尖上的浪費”,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

經參調查|吃不完的套餐,禁不了的低消……年夜飯“CD光牒”咋這麼難?

嘉興市南湖區月河社群黨員志願者(右)在月河曆史街區餐飲店與店員一起張貼“厲行節約、拒絕浪費”公益海報。資料照片

一些受訪專家建議,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以春節節慶“舌尖上的浪費”治理為重點任務,加強對年夜飯市場的監管力度,最大限度糾正年夜飯“最低消費”“超量套餐”等營銷手段,遏制餐飲浪費現象。同時,有關部門可聚焦食品消費和銷售環節,通過多種方式提高餐飲機關反對浪費意識,把厲行節約情況納入餐飲企業、宴會用餐機關綜合評價體系中。

反對浪費,要落實好企業的主體責任。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安少甯建議,餐飲服務經營者将防止食品浪費理念納入菜單設計,對菜品設計、菜單選擇作出規範,合理搭配菜品數量和分量;在節慶假日期間,鼓勵餐飲企業對套餐菜品分量等進行多樣化調整,主動引導消費者餐後打包等,滿足消費者群體多類需求。

随着外賣等行業發展,強化平台管理,設定科學機制遏制浪費行為也迫在眉睫。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維護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餐飲企業應進一步明确餐品資訊,細化完善菜品分量、成分的辨別說明,提供準确菜量,按照需求提供多樣化、多種分量的餐飲服務。相關平台針對起送費湊單、餐品滿減機制,進一步細化設定科學的門檻和計算方式,通過直接減價或累計消費兌券等方式給予優惠。(記者 烏夢達 吉甯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