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騰訊汽車&優質創作者春節特别策劃《年味兒裡的車生活》之“新能源車主自駕返鄉【衆生相】”系列,本期由【每人Auto】聯合策劃輸出,聚焦今年春節自駕返鄉大潮的新能源車主真實故事,包括湖北極端天氣導緻高速大堵車,随之帶來的續航焦慮以及補能等真實問題。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2024年春運,一場大範圍凍雨加暴雪不期而至。

自駕回家的遊子、好不容易搶到高鐵票的返鄉人,都因為這場極端天氣被困在路上。有車主被堵在高速路上,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忍了一整夜,步行兩公裡找到一片小樹林才解決了如廁問題;有電車車主為了省電,不敢開空調,隻能裹緊羽絨服艱難過夜。

開房車的姑娘小末,解了“隔壁”車主的燃眉之急,她熱情地借出了廁所、熱水,甚至在路邊支起一個免費烤腸攤。饑寒交迫的車主們,被困的焦慮一下子消解了。

這樣的互助與自救,發生在一段段封閉的高速路上,與回家過年的執着相比,路上的艱難與困苦,都不算什麼。

文 |王小娟 魏冰

編輯 |李歡歡

營運 |洋芋

20小時的路,57小時才走完

和往年一樣,歐陽和妻子、妹妹請了一周年假,湊上周六、周日,就為了春節期間,能與家人多一些相處的時間。2月3日淩晨4點,在外忙碌了一年的歐陽三人,趁着夜色從廣東東莞出發了,目的地是湖北恩施。根據往年經驗,即便趕上春運堵車,全程最多需要20個小時。

出發前,歐陽關注到天氣預警:2月1日至6日,湖北全省将出現大範圍寒潮,以及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歐陽沒太往心裡去,“我們老家每年都下雪,雪積得很厚,有些地方能有20多厘米,每次開車回去都沒問題”。

一開始,歐陽三人還很輕松,他們啃啃雞爪聊聊天,到服務站就停下,休整一番再出發。歐陽準備了零食、礦泉水和6盒自熱米飯,計劃着路上吃兩頓,足夠三個人吃了。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歐陽三人在車上合照。圖 / 受訪者提供

随着回家的路越來越長,歐陽感慨這次輕敵了。雨雪導緻路面濕滑,一路上不斷有打滑的車輛發生碰撞,本來車就多,疊加路難走、小事故堵塞,車速越來越慢。

時間已是晚上7點左右,在常德開往長張高速時,一切開始變得不對勁,凍雨夾雜着冰雹和雪往下落,路兩旁的積雪大約積到腳踝位置,車速慢慢壓到10-20碼,後來幹脆停下了。到第二天早上10點,将近14個小時一動沒動,高速路徹底癱瘓了。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晚上7點左右的高速路。圖 / 受訪者提供

長時間被困在高速路上,上廁所成了最大的問題。

大家都“前不着村後不着店”,道路兩邊甚至沒有遮擋物,想上廁所隻能往外走一兩公裡,走到一片小樹林才能解決問題。一路上雪很厚,路面被車輪碾過,坑坑窪窪的,走起來很費勁。

白天還好,夜裡又冷又黑,歐陽的妻子心裡發怵,硬生生憋到第二天早上才去上廁所。之後為了避免麻煩,她一直沒怎麼喝水,渴了就輕輕抿兩口。

為了避開雨雪天氣,從杭州自駕趕往重慶的劉螢和家人,特意趕在2月2日淩晨4點就出發了。結果天不遂人願,途經安徽時,劉螢一行遇上多車連環追尾,被堵在安徽路段五六個小時。等當天晚上走到湖北,正好趕上了這場凍雨。高速封路,2月3日劉螢被困在仙桃路段。

與歐陽的妻子一樣,劉螢最崩潰的就是上廁所。“白天根本不敢上,隻能憋着”,趁晚上天黑,劉螢打兩把大傘把自己罩起來,靠着自己的車解決問題,“第一次真的很尴尬”,劉螢做了很久心理建設才敢去,到了第三天,野外如廁“已經變得很平靜”了。

入夜之後,寒意襲來,人們需要對抗寒冷。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在高速路被困長達14個小時。圖 / 受訪者提供

歐陽開的是一輛混動車型——比亞迪唐DM-i,剛開始被困的時候,還剩餘700公裡的裡程,油、電都很富裕,晚上他們一直開着暖風睡覺。

劉螢的車是一輛燃油車——寶馬X3,因為害怕長時間開暖風會“一氧化碳中毒”,睡覺時隻能開一會兒再關上,凍醒了就再開一會兒。那晚,劉螢和家人反複被凍醒,根本休息不好。

為了取暖,有人在道路兩旁撿些枯樹枝攏在一起,自己生火。不斷有車主加入,大家圍着火堆烤烤手,聊聊各自的家鄉,也算是在困苦中找到一絲慰藉。

長時間被困,有人幹脆在雪地裡用卡式爐煮火鍋,還有人因為礦泉水短缺化雪水煮自熱火鍋。附近村子的村民,趟很遠的雪路給大家送熱水和食物,這一路,歐陽和劉螢沒少遇到這樣的暖心時刻。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村民在為受困車主送熱水。圖 / 受訪者提供

開着房車旅行的小末被堵在仙桃高速路已經超過了16小時,和其他人比起來,小末的食物更充裕。意識到大家可能沒東西吃了,小末在路邊支起一個免費的烤腸攤,招呼大家來吃。旁邊車裡的男主人想來借一壺熱水,小末趕忙遞過去,“他們一家四口擠在一起,老婆感冒了,兩個孩子又很小”。

援助食物與水之外,小末的房車也派上了大用場——解決了附近很多人的如廁難題。早晨7點,一個女生敲開她的車門,希望能上車“借個廁所”。然後就有第二、第三個女生……“我原來開小車自駕,能了解女生上廁所是最困難的。”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小末在房車上為大家提供熱水。圖 / 受訪者提供

季春被困在234國道引江濟漢大橋附近,雪下得太大,很多車都陷進去了。大家自發地走上前幫忙推車,推不動的,就拿出繩索系在車上,衆人合力拖出來。季春看到這種情形也會上去幫忙推一把,這一路走來,已經忘記推了多少次。

被困14小時之後,旁邊着急趕路的大貨車司機自發去前面探路,發現最前面的司機睡着了,全然不知道前面的車已經走遠。他一路回來敲醒熟睡的車主們,讓大家準備動身,車流終于流動起來。這一次,20個小時的回家路,歐陽足足走了57個小時,一路上艱難困苦,僅次于2008年那場雪災。

“不敢開空調,隻能裹着羽絨服過夜”

相比油車車主,面對這場多年不遇的大範圍雨雪,電車車主更艱難一些。

晚上在車裡過夜時,歐陽注意到,周圍幾輛純電車,或許是為了減少耗電,車燈、中控螢幕都關了,車裡漆黑一片,空調也停了,車主隻能裹着羽絨服取暖。

遇到凍雨+暴雪,還有大霧的複雜天氣,“頭鐵”的電車車主相對較少,很多人在能下高速的時候就趕緊離開了,“堵在路上的‘綠牌’相對較少”。

2月3日早上7點,特斯拉Model Y車主劍雄從甯波出發,自駕回武漢老家過年。一開始一路暢通,上滬渝高速之後,噩夢就開始了。全程三四百公裡幾乎都在擁堵,無盡的等待令人“發瘋”,“差點就體驗了特斯拉趴窩在湖北”。

寒冷成了最大的挑戰,在靠近武漢時,路面的積雪開始變多,到了晚上雪結成冰,更是寸步難行。對于劍雄來說,進入湖北其實離家就很近了,他就被堵在離家40公裡的地方,但所有車輛都堵在原地,他也隻能就地等待。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暴雪後車輛艱難前行。圖 / 視覺中國

什麼也做不了,劍雄隻能一直盯着導航,眼看着系統提示剩餘時長不斷變化,2小時、4小時、5小時…..“心都涼了,最重要的是,一看車隻剩下39%電量,就更慌了。”日常在城市通勤,這個電量還是夠用的,即使是冬天溫度來到零下,車内開着空調,撐幾個小時也沒問題,但當路上所有的車都熄了火,估計隻能在車上過夜時,劍雄還是慌了。

劍雄登入社交媒體刷相關文章,發現擁堵時間通常五小時打底,當時正值淩晨一點,絲毫不見松動,劍雄決定無論如何也要離開高速路。

檢視地圖後,劍雄發現自己離最近的高速出口有6公裡左右,此時正好應急車道來了一輛工程車,劍雄顧不得維持素質,下意識地一腳電門就跟了上去。跟着工程車挪動了約半小時,來到了擁堵隊伍的最前面,也沒有人阻攔,有一輛公路管理的公務車和一輛掃雪車,簡單檢查了過往車輛,提醒司機注意安全就放行了。

再往前車越來越少,路面完全被雪覆寫,好不容易到了出口。劍雄發現出口這一段是最難走的。匝道是一段坡路,前面一輛車打滑之後抛錨了。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多處路段發生交通事故。圖 / 視覺中國

小心翼翼駛出出口,劍雄松了一口氣,本想找個地方充電,但是室外的充電槍都被凍雨封住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能拔下來的卻充不了電,原來是充電槍的卡扣被凍住了不能反彈,手動按壓扣上充電口就可以充電了。充電到60%,劍雄再也支援不住,就近找了家酒店住下,此時已是淩晨3點,距離劍雄出發已過去整整20個小時。

第二天一早,劍雄開啟了“車輛除霜”功能,再次出發。接下來的路他不敢再走高速,隻能在雪中的國道上小心慢行,好在剩餘路程不長,不到四個小時就到家了。

另一位電車車主蘭梨,躲過了湖北、河南的暴雪,卻栽在甘肅的大雪裡。從上海到蘭州,行程近2300公裡。一路小心謹慎、對抗寒冷,蘭梨覺得太不容易了,最後“是哭着下高速的”。

1月30日早上6點半,蘭梨開着自己的大衆ID.4 X,帶着一大家子——三隻貓和一隻狗,浩浩蕩蕩地出發了,次日淩晨3點抵達洛陽,這段路程比較舒适,暴雪還未來臨,補能和行駛都很絲滑。“狗子找到了最舒服的睡姿,貓咪們也睡了一路。”

真正艱難的是後半程。本來打算在洛陽睡到自然醒再出發,但蘭梨看到天氣預報,河南即将有暴雪,為了躲開暴雪,蘭梨早上8點又開始趕路了。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暴雪中行駛。圖 / 視覺中國

千算萬算,卻依舊沒躲過甘肅的大雪。由于下雪路上發生了連環車禍,到平涼之後,高速封路了。蘭梨隻好從就近的甯夏隆德縣高速口出來,又住了一晚。困在隆德的時候,蘭梨打算去高速路口附近的一個充電站充電,結果那個充電站建在半山腰,雪天路滑,蘭梨不敢自己開,隻能找個老司機幫忙開上去。

蘭梨的車長期在上海使用,沒有準備雪地胎和防滑鍊,在雪地行駛一直打滑。“有好幾次打滑到路中間”,她不得不低速前行,導緻“後面大車不耐煩了,一直滴滴我,有兩三次差點撞上我的車”。

一路上,蘭梨每200公裡就補能一次,全程沒敢開座椅加熱,空調隻開到26度,就怕電量耗光在路上趴窩。越往西開,越感受到補能不便,“此前經常用蔚來的充電樁,但進入陝西之後,很多地方就隻有換電站了”。到了甘肅,“充電站也有,但有的不開放,隻能到更遠的地方去尋找”,補能明顯變得更難了。

盡管這一趟體驗不好,但蘭梨覺得也不是電車的原因,更不會因為這一次的經曆而影響她對電車的整體評價。到家之後,這一路的驚險也就慢慢消解了。

最煎熬的是“晚點未定”

春運,真正的遷徙大軍在火車站裡。這幾天,受凍雨和暴雪影響,停運、晚點的列車不計其數,更多返鄉人滞留車站、被困在列車裡。

還在讀大學的宋清歡本不用等到這個時候才回家,因為審計實習,和項目組一起需要在武漢中轉,才意外地趕上了這場艱難遷徙。從漢口回荊州老家,坐高鐵隻需兩小時,但這一趟,宋清歡在武漢滞留,度過了有生以來最漫長的60個小時。

在這三天裡,宋清歡共搶到五張回家的車票,但五趟列車全部停運,“有一天漢口站所有列車都停運了”,她始終無法踏上回家的路。讓人煎熬的是,停運消息并非第一時間釋放,起初是晚點一小時,後來是晚點未定,最終在無盡的期盼中等來停運通知。“未定狀态最難受,不如直接通知停運讓人死心。”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宋清歡回家車票搶票失敗界面。圖 / 受訪者提供

更多時候,宋清歡在候補、買到票、等待發車、被通知停運、退票、再搶票幾個流程之間循環往複,希望不斷燃起又破滅。前兩天,宋清歡隻能在車站的麥當勞過夜,“附近的酒店漲到1000元/晚,最便宜的也要400元,而且沒有房間,滞留的人擠在酒店大廳等别人退房”。

從武漢再往西北,這裡的情形遠沒有湖北複雜,但也在經曆煎熬與輾轉。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2月5日,暴風雪過後的連雲港高鐵站。圖 / 視覺中國

2月6日淩晨的鹹陽站,人們在等待一趟從廣州開來、途經湖北的列車。孟言從北京來,前往甘肅,前面行程很順利,在鹹陽中轉時遇到了麻煩,進站時她一眼就看到車站大屏上寫着“晚點未定”。在候車室坐了十幾分鐘,有從業人員出來通報,“這趟車晚點12個小時以上,建議改簽”。

一時間,候車的人們炸了鍋。一位管事的從業人員透露,正常來講還有10分鐘到鹹陽的這趟列車,彼時剛從湖北孝感出發。這位從業人員建議,去西安中轉,盡量避開從湖北過來的車。有些人放棄火車,打算拼車走,候車大廳裡,一位大哥大聲喊道,“去寶雞的有沒有?拼車走了”。

孟言發現,次日一早去天水的列車還有餘票,于是打算在附近的酒店先住下,一頓折騰,躺下已是淩晨3點了。然而,第二天一早,孟言打開12306官方APP發現,新買的那一趟車從上海出發,經過徐州站後,就一直顯示“晚點未定”。

到車站一問,那趟車“目前晚點三個小時左右”。于是孟言決定再次改簽,等了兩小時,她終于上車了。上車後,她才發現這是一列從北京豐台始發的慢車。從北京出發,兜兜轉轉,又回到北京發來的車上,孟言忍不住笑了,“這一路,也是夠魔幻的”。

雖然幾經波折,一路風霜,但對于孟言來說,家鄉的一碗牛肉面便可抵過一切。

到了第三天,下一張回家的票還沒有着落,撐不住的宋清歡決定去離車站遠一點的酒店休息。終于可以躺下來了,人卻不敢完全放松,一遍遍重新整理購票APP,終于搶到票,坐上一趟沒有停運的列車,宋清歡回家了。一顆懸着的心放下來,終于不用擔心要漂在外邊過年了。

曆經57個小時的輾轉曲折,歐陽和妻子講起這段“曆險”卻很樂觀。明年他們依舊會選擇自駕回家,“雙方家裡八個老人都健在,我嶽父母是做建築的,全國各地到處跑,一年到頭就盼着過年全家團聚”。

被困暴雪中的新能源車主:充電槍凍住拔不出,不敢開電裹穿羽絨服過夜

▲ 團圓飯。圖 / 視覺中國

2024年春運,返鄉人花費了數倍于平常的時間、曆經險阻,才終于回到家。但回家過年,是深植于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執念。春節,是每個離鄉人盼了一年的一期一會。聽到熟悉的鄉音,看到爸媽露出笑臉,路上的一切便不算什麼了。

再苦再難,也要回家過年。

(應受訪者要求,除小末外皆為化名)

文章為每人Auto原創,侵權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