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中企專利戰,諾基亞為何突然不打了?

與中企專利戰,諾基亞為何突然不打了?

與中企專利戰,諾基亞為何突然不打了?

【文/觀察者網 呂棟】

2月5日,觀察者網從vivo方面獲悉,該公司與諾基亞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定,該協定涵蓋雙方在5G和其他蜂窩通信技術方面的标準必要專利。協定簽署後,雙方将結束在所有司法管轄區的所有未決訴訟。

這意味着vivo成為繼OPPO之後,又一家就專利糾紛與諾基亞和解的中國手機品牌。

vivo法律事務部總經理徐顯文表示,非常高興與諾基亞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定,這展現了雙方對彼此蜂窩标準技術專利價值的尊重和認可,也将有助于建構良性發展的行業環境。

過去兩年多,OPPO、vivo等中國手機品牌相繼與諾基亞産生專利糾紛,主要原因就是未就諾基亞的專利報價達成一緻。去年6月,vivo曾向觀察者網表示,該公司認為諾基亞沒有履行以‘FRAND’(公平、合理和無歧視)原則提供合理許可的義務,雙方暫時未能達成一緻。

OPPO的說法也類似。2021年6月,OPPO與諾基亞的許可協定到期後,未能就續約協定達成一緻。于是,諾基亞在雙方上一期協定未到期及到期第一天,就連續在全球多個國家對OPPO發起數十起侵權訴訟,試圖施壓OPPO接受專利報價,随後OPPO在多國發起反訴。

諾基亞的C端手機業務早在10年前就已剝離,但作為老牌通信巨頭,該公司擁有大量的專利資源。諾基亞官方曾披露,該公司專利組合是投資超過1400億歐元研發支出奠定的成果,包含超過20000項專利,其中有超過6000項專利涉及關鍵5G技術。

與此同時,中國手機品牌在3G時代之後,也逐漸積累了可觀的專利資源。

比如vivo透露,截至2023年底,該公司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了25000族專利申請,其中包括6000+族5G通信标準專利。OPPO也曾表示,截至2023年底,該公司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5G通信标準專利,共完成5900+族全球專利申請。

在各方都有大量專利布局的情況下,進行專利交叉授權已成為行業慣例,這樣有助于雙方降低研發和生産成本,縮短産品開發周期,加快創新速度等。

與中企專利戰,諾基亞為何突然不打了?

諾基亞辦公樓

但專利交叉授權顯然并不是諾基亞的首選,該公司仍然希望繼續通過專利授權增加相關收入,甚至還不斷提高報價。去年,OPPO首席知識産權官馮英曾直言,諾基亞對5G相關專利的要價太高,難以承受,“如果按照諾基亞的費用标準,手機廠商不可能有盈利空間。”

不惜逆行業慣例而行,諾基亞自身有哪些考慮?

有通信行業專家曾向觀察者網舉過日企松下與中企産生專利糾紛的例子。他提到,通信企業在專利方面一般會進行交叉許可,但松下這類企業的問題在于,該公司在2G/3G/4G等方面有一些專利積累,但它現在不做手機産品了,是以也基本不需要進行專利交叉許可。另一方面,中國企業現在大部分專利集中在5G領域,早期的專利積累相對較少,這也是和松下這類企業進行專利交叉許可的另一個難點。

諾基亞的考慮或許與松下有相似之處。現在諾基亞已經沒有手機業務,與中國手機企業進行專利交叉許可,可能并不是諾基亞的首要目标。

再從收入角度來看,近些年諾基亞的業績愈發依賴專利許可業務,尤其是在淨利潤方面。2021财年,諾基亞專利授權業務收入占比雖然隻有5.7%,淨利潤占比卻高達40%;2022财年,諾基亞專利許可相關收入為15.95億歐元,營收占比提高至6.4%,毛利率高達99.7%。

看到這驚人的毛利率,也就不再難了解,諾基亞為何要在全球與中國企業展開專利戰了。

而從近期的一系列進展來看,諾基亞在專利糾紛上的态度似乎有些軟化。從1月初至今,諾基亞相繼與榮耀、OPPO和vivo等中國手機品牌,簽署5G專利交叉許可協定。

專利戰僵持了兩年多,為何諾基亞又願意和解了?

這或許仍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是業績角度。

觀察者網查詢财報發現,2022财年諾基亞全部業務都實作增長,總營收增長12%。而剛剛過去的2023财年,諾基亞四項主要業務中,有三項均出現了下滑,其中專利授權業務為10.85億歐元,同比下滑32%。

之前諾基亞曾預計,2023年全年淨銷售額将在232億-246億歐元之間,但從最終結果來看,該公司全年收入隻有223億歐元,同比下滑11%。

與中企專利戰,諾基亞為何突然不打了?

諾基亞财報截圖

在今年1月的公告中,諾基亞提到由于“尚未完成專利授權續簽”,2023财年财務測算未能達到目标,銷售淨額、營業利潤率和現金流均未達到先前預期。

據此有市場分析指出,不管是構成基本盤的專利許可業務方面,還是所謂的主營業務方面,諾基亞的處境都非常艱難,投資人正在對諾基亞失去耐心和信心。這也許是促使諾基亞回歸理性要價,放棄激進的全球訴訟政策的原因之一。

再從法律層面來看。

去年12月初,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OPPO訴諾基亞标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一案作出判決,判決确認了諾基亞2G-5G标準必要專利的全球性的公平、合理和無歧視(FRAND)費率:針對5G多模手機,在全球第一區的單台許可費為1.151美元/台,在第二區(中國大陸地區)及第三區的單台許可費為0.707美元/台。針對4G多模手機,在第一區的單台許可費為0.777美元/台,在第二區及第三區的單台許可費為0.477美元/台。

本次判決也是中國法院首次對标準必要專利訴訟作出全球費率判決。這次判決還首次确定了手機行業5G标準累積費率為4.341%-5.273%。按照本次裁決,不考慮多模制式占比,一部200美元的純5G手機,整機收取5G專利費的上限為10.55美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知識産權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廣良認為,本案對5G标準行業累積費率的認定打破了5G SEP(标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率的計算困局,為5G技術的應用提供了破局之變,對整個5G+相關領域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這次判決,或許也是推動諾基亞與多個中國企業和解的關鍵因素。而随着與諾基亞熄火止戰,相信也為OPPO、vivo等中國手機品牌的全球化掃清了一些專利障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