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作者:星空承載夢想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深度長文,希望您能夠認真看完,感謝您的支援!

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在138億年前,有一顆奇點發生了爆炸,奇點是一個品質無限大、能量無限大、熱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這個點爆炸以後,我們的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脹,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宇宙才膨脹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宇宙中的天體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形成的,我們的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還有一顆冥王星,曾經冥王星也屬于一顆行星,但是後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和品質都太小了,于是将它踢出了行星的行列。在八大行星當中,地球是唯一一顆誕生了生命的星球。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生命的出現給地球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類出現以後,解開了地球是很多的奧秘,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從誕生以後就開始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奧秘,現在人類已經對世界有了大概的認知,目前人類已經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很快,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才知道宇宙的浩瀚,人類想要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在宇宙中是不是還存在外星生命?帶着這些疑問,人類走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為了探索宇宙的奧秘,科學家發射了很多探測器,其中飛的最遠的探測器就是旅行者1号和2号,在1977年9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一枚重達722公斤的太空探測器,旅行者1号探測器升空之後,帶着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時候發射呢?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其實這次發射利用了特殊的行星連珠現象,行星連珠是太陽系中多個行星在同一條直線上排列的天文現象。當這些行星排列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它們的引力互相作用會在太陽系中産生一些特殊的影響,行星連珠的出現是非常罕見的,通常每隔幾十年才會出現一次,最著名的行星連珠是在1982年3月10日,當時金星、水星、木星、火星、土星都排成了一條線,在1970年末,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位置關系形成了行星連珠的現象,NASA利用這個機會,發射了旅行者1号探測器和2号探測器,利用引力彈弓效應更快的到達目的地,引力彈弓效應是一種利用天體引力和公轉速度給航天器加速的手段,當探測器進入天體引力場之後,它就會被天體的引力吸引,但是這時候天體處于自轉和公轉狀态。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假如說木星的公轉速度大約是每秒13千米,是以探測器在引力的作用下會被天體帶着在公轉軌道上面運動一段時間。當它離開行星軌道的時候,就會獲得行星對它的加速,這樣能夠讓探測器加速向前飛行,當時科學家在旅行者1号探測器上面還安裝了金唱片,這個金唱片和我們普通的唱片是有差別的。科學家為了能夠抵抗太陽系極低的溫度、宇宙中的各種輻射,是以NASA在安裝金唱片時,采用了銅質材料,相當于在唱片的表面鍍了一層銅,這樣金唱片的使用壽命會變得更久。而且在這個金唱片上面,科學家刻錄了地球的位置,動物的聲音,人類的聲音,大自然的聲音等等。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科學家認為,如果旅行者1号和2号能夠有幸飛出太陽系,或許外星文明能夠發現他們,如果外星文明發現它們,外星文明也許能夠根據上面的資訊找到地球,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産生一個疑問,就是外星文明能夠看懂上面的資訊嗎?當時科學家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是以科學家在制造金唱片的時候,采用了宇宙中最常見的氫元素,用這種元素發明了一種秘鑰,在金唱片的右下角的圖檔說明了氫原子的兩個最低态之間的躍遷圖,科學家認為,任何一種有宇航能力的文明,都能夠看到上面的資訊。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在CD光牒的左上角是二進制代碼,豎線是二進制1橫線是而二進制0,表示基于氫鐘的演奏速度是每分鐘16.667轉,下面的二進制代碼表示唱片每一面的播放時間大約是1小時,當金唱片播放的時候,任何文明都能夠聽懂上面的内容,在一切準确完成之後,1977年9月5日,萬衆矚目的旅行者号發射升空,在旅行者1号發射之初,通訊技術還相對落後。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無線電和通訊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地球上的深空通訊網絡不斷完善,包括NASA的深空網絡、大型天文台以及國際合作組織的支援。這些設施配備着高度敏感的天線和接收裝置,能夠捕捉到旅行者1号微弱的信号,并進行解碼和處理。旅行者1号探測器攜帶了一套精密而強大的通訊裝置。它配備了一台低功率的發射器,用于發送信号至地球。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同時,地球上的接收器使用了高增益天線和敏感接收器來捕捉和解碼旅行者1号發送的信号。這種強大的通訊裝置使得即使在極遠距離和微弱信号的情況下,仍能保持通訊聯系。旅行者1号在飛行過程中,給人類傳回了很多非常重要的資訊,在1979年3月接近木衛二的時候,拍攝了木衛二上面存在着活躍的火山噴發和溫暖的地下海洋,這項發現改變了科學家對太陽系冰衛星的認識,為未來的衛星探測任務奠定了基礎。在1980年11月經過了土星,首次發現了土衛六上面的特雷頓噴泉,這個噴泉是由冰粒子和水蒸氣組成的噴霧柱,從土衛六的南極噴射出來,這個發現揭示了土衛六可能存在地下海洋的證據。并且引起了科學家們對其它天體上面生命存在的探索興趣。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在2012年的時候,旅行者1号進入了星際空間,成為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探測器,它繼續向遠離太陽的方向飛行,傳遞着關于我們太陽系外部環境的資訊,旅行者1号是人類曆史上第一艘成功脫離太陽系的探測器,它的離開标志着人類進入了星際空間時代。這是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壯舉,向世界展示了人類的科技實力和探索精神。旅行者1号在飛行過程中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和圖像,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對太陽系外部環境的寶貴資訊。它的探測結果改變了我們對行星、衛星、彗星等天體的認識,并提供了對宇宙起源和演化的重要線索。旅行者1号的探測成就激發了全球範圍内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的熱情。它的成功啟發了更多的探測任務和科學實驗,促進了科學領域的發展和突破。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在旅行者1号之後就是旅行者2号,1979年的時候,旅行者2号成功抵達木星軌道,并且對其表面的大紅斑和周圍的衛星進行了探測和拍攝,在1986年2月24日,旅行者2号從天王星的雲端不到8萬公裡的地方飛過,實作了人類首次對這顆行星的探測,旅行者2号采集了這顆行星獨特的大氣、磁場和光環等資料,在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号近距離飛越海王星,并且對海王星進行了探測,旅行者2号給人類傳回了很多珍貴的資訊,讓人類知道了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基本情況,并且發現了海王星的未知光環,在觀測期間,旅行者2号還觀測到了太陽系的一件大事——蘇梅克-列維彗星撞擊木星。在1994年7月,全世界的科學家将目光都聚集在了木星上面。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因為當時有一顆被稱為SL9的彗星正在撞擊木星,在短短六天的時間内,木星被彗星的碎片撞擊了21次,産生的羽流高達3000公裡,這次撞擊所産生的威力,相當于3億顆原子彈的能量,當時彗星以每秒60公裡的速度進行撞擊,其中最大的碎片達到了2公裡,這次撞擊讓科學家想到了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場景,當時有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緻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滅絕了,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龍,恐龍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如果不是小行星的撞擊,可能恐龍到現在還活着,在觀測完這次撞擊之後,旅行者2号也朝着太陽系外飛去,而且在星際空間中,旅行者2号遭遇了高溫火牆,這個神秘的火牆溫度高達4萬攝氏度。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在探測器穿越火牆的過程中,它探測到了突然增加的帶電粒子數,這些粒子的能量非常高,速度也是非常的快,這一現象的發現給人類提供了關于太陽風和太陽磁場的認識,看到這裡,可能有一些朋友會産生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這麼高的溫度沒有将旅行者2号融化掉?這裡我們需要明白溫度到底是什麼?科學家認為溫度其實就是構成物質的粒子振動的動能,粒子振動的越劇烈,溫度就會越高,但是當粒子稀薄的時候熱量就很低,就像是相同溫度的水和水蒸氣一樣,帶給我們的熱量是不同的,這意味着密度越小熱量也就越小,在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發射了帕克太陽探測器,設計耐溫極限不到2000攝氏度,但是太陽日冕層的溫度達到了200萬攝氏度。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帕克太陽探測器能夠穿越它自身溫度值高達1500攝氏度的區域,主要是因為粒子的密度很低,即使溫度再高,但是它的熱量很低,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在距離地球180億公裡的星際空間中,物質的密度非常低,聚集在一起的粒子數量很少,是以無法形成阻力很強的屏障,旅行者2号實際上承受的熱量沖擊很小,就相當于一堵泡沫牆一樣,是以很容易就穿過去了,不過在旅行者2号飛行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在它距離地球180億公裡的區域,它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這讓科學家感到非常疑惑,有很多人認為,可能是外星文明篡改了它的程式,外星文明是人類走出地球之後一直都在尋找的地外文明,科學家認為,既然地球這顆行星能夠誕生生命,那麼宇宙中其它的行星也一定能夠誕生生命。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隻要能夠滿足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那麼誕生生命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在浩瀚的宇宙中,行星和恒星的數量多的數不過來,而地球隻是其中的一顆,是以科學家認為宇宙中一定存在外星文明,而且外星文明的等級或許比人類文明還要強大,畢竟人類文明才發展了幾千年,外星文明可能已經發展了幾億年,如果說外星文明真的發現了旅行者2号探測器,那麼想要篡改它的程式也是非常容易的,目前科學家也隻是猜測,當時NASA科學家向旅行者2号發送了關于探測器旋轉360度并校準機載磁場儀器的指令,雖然旅行者2号和地球的通訊并不是及時的,但是一般不會超過17小時,奇怪的是,24小時過後,旅行者2号并沒有按照人類的指令進行。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這是40多年來,旅行者2号第一次拒絕人類的指令,由于旅行者1号和2号都是依靠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進行供電,維持航天器正常工作的能量就是來自這些放射性同位素,比如钚238,它在發生放射性衰變時,散發的熱量會轉化為電能,然後提供給航天器。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航天器消耗掉的能量也會越來越多,這會大大降低了航天器接收和發送信号和功率,而這次不正常的拒絕,導緻旅行者2号延遲了一段時間才執行這個任務,并且這一延遲直接導緻了兩個機載磁場儀器消耗的能量直線上升,幾乎将原本所剩無幾的電量都耗盡了。原本旅行者2号的能力儲量預計能夠使用到2030年,然後在由和衰變電池發揮作用,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旅行者2号的死亡速度可能會被加快,一旦旅行者2号的能量消耗殆盡,那麼就會成為一堆太空垃圾,永遠的漂浮在宇宙中。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雖然旅行者1号和2号探測器的壽命即将終結,但是它們為人類探索太陽系起到了關鍵作用,這兩個探測器傳回的資料,使得人類對太陽系有了新的認識,看到這裡,可能有一些朋友會産生一個疑問,就是旅行者1号和2号距離地球這麼遠,它們為什麼能夠保持通訊?為了能夠讓旅行者一号在長時間飛行的過程中依舊保持通訊穩定,科學家們為它配備了一個直徑在3.7米左右的抛物面碟形天線。這種天線使用s波段和x波段的頻率,将地球上發送的無線電信号進行調制,這樣可以将通訊過程中出現的幹擾控制到最小,進而保證資訊的接受和發送。作為一個沒有後援支援的外太陽系無人探測器,要想保持通訊聯絡,光是有好的裝置還是不夠的,還要有足夠的能量來支援裝置的運作,而為旅行者一号供能的就是三個放射性同位素發電機。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為了能夠盡可能的節約電力,科學家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将旅行者1号上面的相機關閉了,是以它們上面搭載的放射性同位素發電機才能夠保證它們幾十年和地球通信,不過光靠這一點還是不夠的,畢竟要接收這麼遙遠的信号,是以NASA在旅行者1号和2号探測器發射10年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了,NASA方面在地面建設了巨大的測控網,盡可能地消除通訊盲區,這才能夠讓資訊順利的傳回,不過可惜的是,旅行者1号和2号的電池電量即将耗盡,這兩個探測器也将和人類徹底的失去聯系,它們将會永遠的留在太陽系内。太陽系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之前科學家以為太陽系的邊緣在冥王星,但是現在科學家發現,太陽系的邊緣在奧爾特星雲,隻有飛出奧爾特 星雲,才算是真正的飛出了太陽系。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科學家通過計算得出,如果按照他們的飛行速度,想要完全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上萬年的時間,是以對于人類來說,它們永遠都不可能飛出太陽系, 而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 就必須提升飛船的飛行速度,目前科學家正在積極的研究曲速引擎技術,如果這個技術能夠成功,那麼人類飛出太陽系還是有可能的,曲速引擎就是就是一種反物質驅動,是人類利用時空的扭曲,将人類想要抵達的奇點和終點不斷的拉近,在兩地之間的空間會被強行收縮,這時候我們從起點達到終點,從主觀上來說就會變得很近,曲速引擎和我們平時所熟知的汽車引擎不同,它是一種能夠将飛船周圍的空氣扭曲,讓飛船前方的空間被壓縮,後方的空間被膨脹,而宇宙飛船自身包裹着一層不受引擎影響的保護泡,這樣能夠保證飛船不會被扭曲。

180億公裡外,旅行者2号突然拒絕了人類的指令,科學家:讓人擔憂

由于飛船前後形成了巨大的空間差,會産生十分巨大的引力場,這就相當于飛船本身并沒有産生動力,而是扭曲了周圍的空間,而這些空間也因為被扭曲了才會流過飛船本身,科學家認為,空間不可能被無限扭曲,是以當空間被扭曲到9.99 的時候,就是曲速飛行的極限。這個速度是光速的2140倍,我們可以計算一下,這麼快的速度在宇宙中遨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在一倍光速下,我們從地球前往冥王星需要5個小時,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不過目前這個技術還存在理論當中,想要實作需要漫長的時間,不過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的科技還在進步和發展,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永遠不會停止,小編希望人類能夠早日飛出太陽系,探索更廣闊的空間,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