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粟裕的指揮能力強于陳毅,為何許世友、宋時輪服陳毅,不服粟裕?

作者:藍風破曉
粟裕的指揮能力強于陳毅,為何許世友、宋時輪服陳毅,不服粟裕?

三野,1949年以前叫華野,軍中可謂是虎将如雲。

知名的虎将有許世友、宋時輪、陳士榘、葉飛、王建安、陶勇、王必成等人。

但是,在這些虎将中,許世友、宋時輪、陳士榘等人對陳毅是很服氣,很長時間内對粟裕卻不服氣,特别是許世友、宋時輪兩員虎将,更是如此。

這是為什麼?

要知道,粟裕的指揮能力是強于陳毅的啊!

下面,我們仔細聊聊。

1、論資曆,粟裕差陳毅太多

粟裕的指揮能力強于陳毅,為何許世友、宋時輪服陳毅,不服粟裕?

從古到今,從國内到國際,無論到哪裡,都得講個資曆,資曆深者往往可以為指揮加分,而資曆淺者讓别人服氣卻是難事。

陳毅陳老總的資曆實在太深了,南昌起義後期有他,井岡山三巨頭他算一個(毛澤東、朱德、陳毅),曾擔任過新四軍的第一把手,山野和華中野戰軍合并前,又是山東軍區的司令員,還是山東野戰軍的第一把手。

可以這樣說,陳毅的履曆,完全碾壓麾下那些不可一世的虎将,什麼許世友、宋時輪、陳士榘等人,都是遠遠不如他的。

這樣的陳毅,就算那些虎将驕傲到骨子裡,也得說一個大大的“服”字!

我們再看粟裕,貌似經曆也非比尋常,很深厚,參加過南昌起義,上過井岡山,當過第七軍團的參謀長,擔任過新四軍的支隊司令,還擔任過華中野戰軍的司令員。

可是,比起陳毅,粟裕的資曆還是沒得比。南昌起義時的粟裕就是個排長,井岡山時期就是一個連長。

粟裕的這份資曆,應該和許世友是有一拼的,後期略高于許世友。

許世友參加過黃麻起義,曾經在紅四方面軍擔任紅四軍軍長,基本和當時的彭德懷、林帥一個級别(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時,彭德懷是紅三軍的軍長,林帥是紅一軍軍長)。

抗日戰争時,許世友是副旅長,是陳赓的副手,和當時的粟裕是一個等級......許世友如此資曆,如何服氣比他還小一歲的粟裕?

我們再看看宋時輪的資曆。

粟裕的指揮能力強于陳毅,為何許世友、宋時輪服陳毅,不服粟裕?

宋時輪比較坎坷,土地革命時有過起起落落,在抗日戰争時,他也曾經有過和粟裕當時相近的職務。

山東野戰軍成立後,宋時輪作為參謀長可謂是大權在握,因為當時的山野司令員陳毅的軍事籌劃和指揮能力并不強,政委的軍事能力也一般,于是,宋時輪成了山野總部的軍事大拿。

可以這樣說,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并前,宋時輪在山東野戰軍的地位是相當高的,正因為兩個野戰軍合并了,宋時輪才從山野的上司團隊到了十縱擔任司令員了。

如此的宋時輪,自然有不服氣粟裕的理由。

2、性格使然,陳毅脾氣火爆,粟裕比較柔

粟裕的指揮能力強于陳毅,為何許世友、宋時輪服陳毅,不服粟裕?

許世友

作為一方上司人,必須雷厲風行,敢管敢批評,不怕承擔責任。

是以,大多上司人的性格都是很突出的。

陳毅資曆深厚,脾氣火爆,令出必行,沒有和下屬來回商量這回事。

孟良崮戰役前,許世友就在電話裡對華野副司令員粟裕的指令産生了質疑,各種争辯。一看情況不對,陳毅接過粟裕手中的電話,劈頭蓋臉一頓批評許世友,許世友立馬變成“乖乖虎”,無條件執行指令了。

對于陳老總的火爆脾氣,大家都是了解的,也都體驗過,大家聽完,都會快速執行的,免得挨批。

粟裕是個什麼性格呢?

為人厚道,做事低調,脾氣也不大,總是穩健地和聲細語地給麾下安排各種工作。

這麼一個性格,往往容易受到下屬的言語沖擊,别說許世友了,濟南戰役前的宋時輪,竟然在戰前會議上直接拒絕粟裕的安排。

怎麼辦?

當時的陳毅在中野,粟裕沒有辦法,直接把情況報告給了軍委。

毛主席氣壞了,當時就要直接撸掉宋時輪。後來,還是宋時輪道了歉,粟裕、譚震林說了很多好話,軍委才給了宋時輪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戰前抗命是大忌,可想而知,當時宋時輪頂撞粟裕的錯誤有多大了。

是以說,強勢的性格,可能給更容易讓麾下服氣,穩健的性格,容易引起下屬的抵觸。

3、當時,粟裕崛起的時間還不長

粟裕的指揮能力強于陳毅,為何許世友、宋時輪服陳毅,不服粟裕?

在軍隊裡,要讓麾下服氣,重要的是戰績要出色。

作為虎将們,都有出衆戰績的,許世友、宋時輪早已名聲在外,毛澤東很賞識他們。

粟裕沒有參加長征,在閩浙贛交界的山區裡打了三年小規模的遊擊戰。抗日戰争開始後,新四軍的戰力也無法和八路軍主力相比。

在抗日戰争中後期,随着團隊的逐漸壯大,粟裕的軍事能力才逐漸展現。但那幾位虎将也沒閑着啊!

解放戰争完全打響要從1946年6月算起,到1947年年初山野和華中野戰軍合并,僅僅半年多。雖然,粟裕在這半年時間裡打了一些勝仗,但還是無法讓虎将們佩服的五體投地,畢竟大家都不孬。

因為粟裕的崛起較晚,完全證明自己的時間有限,這也讓虎将們無法發自内心的服氣。

不過,随着一場場的大戰勝利,虎将們對粟裕的佩服也越來越多,特别是淮海戰役後,再無人質疑粟裕超絕的指揮能力了。

淮海戰役後,毛主席說道:淮海戰役,粟裕立下第一功啊!

就這一句話,傳遍了解放軍,誰還不服?誰敢不服?

國民黨軍隊聽到對手是粟裕,都為之色變,什麼王耀武、張靈甫、薛嶽等名将紛紛敗在粟裕手下。

此等水準,誰能相提并論?恐怕隻要帶領百萬虎贲入關的那一位了吧!

粟裕的指揮能力強于陳毅,為何許世友、宋時輪服陳毅,不服粟裕?

總之,華野的一些虎将早期不服氣粟裕,無非是三個原因,一是粟裕的資曆不夠深,二是粟裕的脾氣很好,性格比較柔,三是粟裕的崛起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