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一下顯示器品宣上的各種專業名詞,以及在實際使用中有啥影響,順便普及一下一些得罪廠家的知識點,讓大家能識别各種讨論,買到适合自己的顯示器!
嗨~大家好,我是飛帆飛帆,一個裝修過8套房子以及兩千平米辦公室的家電數位愛好者!
我相信沒有完美的産品,它最少有1個次元會讓部分使用者覺得是缺點的,如何把産品真實的優缺點展示給大家,确定它是否适合你,是我的分享的目的。
無論廣告還是個人體驗,努力保證體驗真實、客觀是我的基本原則,希望大家共同監督!
硬體是為了使用服務的
先說原則。
許多宣傳會着重去強調顯示器使用的面闆、背光源技術等,但大多使用者搞不清TN、IPS,也搞不明白LED、mini LED、OLED都有啥差別。買個顯示器而已,需要成為一個技術員麼?
那之是以有那麼多面闆、背光源技術存在,核心是各種技術都有優缺點,大家各自閱聽人不同,比如:
有的顯示器,高幀率、高響應快但分辨率不高,顔色準确度一般;
有顔色準确度一流,分辨率高,但幀率與響應速度就一般;
不同的面闆、背光源組合起來,有各自不同的優缺點,有的适合遊戲黨、有的适合設計師、有的适合其他使用者。
色域與色彩空間
紅綠藍三原色可以通過不同的組合形成不同的顔色。
那色域就是指,大家用三原色能組成的顔色的數量多少。
以餐廳舉例,大家都有紅、綠、藍三種食材,A餐廳通過不同組合可做3個菜,B餐廳可做出6個菜,用顯示器來說就是B的色域要比A的色域更廣。
那這時候1号客人(相機1),它需要吃的菜是1、2、3這三款,那剛好,A與B餐廳(顯示器)都可以滿足它;
2号客人(相機2),要吃1、2、3、4、5這五款,那就隻有B餐廳能滿足了;
這就是色域範圍大的好處,它能滿足更多的裝置、檔案的要求。
我的明基PD2705U,擁有99%sRGB色域覆寫,能滿足目前市面上所有相機、手機的照片在顔色上的需求,按比喻就是:明基這個餐廳(PD2705U),能滿足所有客人(相機、手機)各種不同的點菜(顔色)需求。
而關于色彩空間,在顯示器來說,我們平時看到的sRGB、NTSC、Adobe RGB等正确來說應該叫做色彩空間。
它定義了不同顔色的标準,黑是怎樣的黑、紅是這樣的紅。
聽起來是不是很抽象?
咱繼續用餐廳來舉例。
三個餐廳都有“漢堡”但口味各異,于是就制定一個标準,清淡口味标準為A、重口味為B、中等口味為C,人們以後要吃漢堡,隻要表達ABC風格即可。
這就是色彩空間,它定義了不同色彩空間下(漢堡的口味輕重),顔色的定義與範圍(漢堡的用料、比例與細節)。
目前市面上,顯示器最喜歡标注色彩空間參數的主要是上面的四個,選起來讓人很犯愁。
建議隻看上面兩個,隻要不涉及印刷、不明确要求Adobe RGB需求的生産力工具,剩下所有使用者都選sRGB 就好!
有條件的話,建議選 99-100%SRGB色域覆寫的産品,能做到這個水準,那其他标準更不必說。
當然有一些商家會把色域容積用來混淆,色域覆寫最大值為100%,數值大于 100%是形容色域容積的範圍,會導緻顯色過飽和大家要問清楚哦。
本章小結
在顯示器來說:
色域表達了可以顯示顔色的數量;
色彩空間,定義了不同色彩空間下,顔色的定義與範圍。
百分比指的是不同色彩空間下的色域覆寫率。
專業設計顯示器最重要的就是螢幕素質,它決定了色域與色彩空間,也專門針對設計師做了軟硬體方面的設計。
請以設計為生産力工具的小夥伴,盡量選擇專業設計向的顯示器哦。
色準與亮度均勻性
色準簡單說就是顔色的準确度。
假設黑色的值為1,顯示器實際顯示的黑色越無限接近1,就越精準,那這個與1的距離就用Delta E來表達,也會書寫為Δ,多種顔色的平均值越接近0 ,顯示器色準就越高。
從Delta E數值來說:
ΔE=2,人眼基本無法分辨顔色差異;
ΔE=1,專業級的顯示器。
上圖是我手頭另一台千元級的顯示器在不同亮度下RGB三色的偏離度,橫向坐标是亮度,可以看到隻有30%-40%與75%-85%亮度下是比較好的,其他亮度下RGB都有一些偏離。
亮度1%到100%,越好的顯示器,高色準的覆寫率區間範圍就越完整。
啥意思呢?就一個顯示器可能就50%-70%的亮度下色準比較高,其他亮度下就一般,好的顯示器可能20%-100%的亮度色準都比較高。
“ΔE<2”、“ΔE<2(平均值)”、“平均ΔE≈2”是目前商家常用宣傳色準的書寫方式。
沒寫平均的,很有可能是某個最佳亮度下的得分,大家要注意甄别哦~
我在用的明基PD2705U,出廠校色平均值是ΔE<2。
大家是不是覺得,似乎也一般啊?這就是專業顯示器?許多廠商都标ΔE<1了呢!(沒有标注平均)
我的顯示器出廠校色記錄
我檢視了這台顯示器的出廠校色記錄,發現平均ΔE=0.3184,又問了另一個同款顯示器的同僚,他的更誇張,平均ΔE=0.2746!!
同僚的顯示器出廠校色記錄
我對此表示深度懷疑,于是拿出愛色麗校色儀測試了一下。
測得的平均ΔE=0.26。
我對明基這種反向虛标的方式很是疑惑,去問客服,客服答複是:我們能保證每一台産品德爾塔實測值都能小于2,但也會有特殊情況,比如:這台機器生産時很優秀,實測值能夠小于0.5,基本情況都能做到小于1,隻是會在宣傳方面做的保守一些。
你看,目前顯示器的廠家确實有一些魔幻,大膽的很大膽,保守的很保守...
而說色準的時候也一直提到亮度,因為亮度與色準是息息相關的。
亮度肯定越高越好,因為長期使用亮度是會衰減的,剛買開30%就滿足日用,三年後可能就要開到50%了。
但顯示器的亮度核心并不是多少cd/㎡多少nit,因為現在亮度都是絕對足夠的,最難的是均衡性。
如最亮100最暗1,那100到1之間每一個亮度刻度是相同的、平滑的,曲線應該是上圖橙色實線。
而目前不少顯示器實際亮度曲線與亮度值是沒法完全重合的,比如控制菜單亮度調到50%,實際亮度已經達到60%的實際數值了,開到20%亮度,實際值可能35%了。
這是影響顯示器灰階平滑度的主要原因。
明暗不均(上中、左下、右下)
此外比較嚴重的還有亮度均勻性問題,有的區域暗一些有的亮一些,也會是以讓顔色不準。
亮度均衡性與均勻性,是大部分産品宣傳都不提,許多使用者不懂的一項名額。但凡有宣傳這個賣點的,都是大品牌的優質顯示器了。
我的顯示器亮度均勻性報告
比如明基 PD系列顯示器,出廠時每一台都會校色并附上檢測報告,裡面包括了 25個分區的螢幕亮度均勻性和色準均勻度測試,螢幕其餘 24個分區跟中心點的色準值偏差越小越好,不符合的直接就沒法出廠了,雙重加持下完美解決
“色差”“陰陽屏”的問題。
本章小結
色準就是顔色的準确度,而亮度均勻性會影響到色準,這是大部分産品宣傳都不提的重要内容,因為許多品牌都做不好這兩者間的平衡。
是以,如果是做設計使用,選擇顯示器一定要看這兩個,選擇專業大廠品牌的産品,也能更加放心,有出廠校準報告的更是首選标準!
重新整理率與分辨率
手機重新整理率從60Hz、90Hz再到120Hz的跳轉,讓許多使用者體會到了絲滑的體驗。
于是顯示器也有各種170Hz、240Hz重新整理率的宣傳,各種絲滑體驗!大家覺得很心動吧?
但是!重新整理率它需要系統、軟體、遊戲、視訊的支援才行。
目前在windows電腦上超過60Hz的,隻有極少數的3A遊戲大作、與極少的電影。
高幀遊戲也需要一流的主機進行配合,沒有萬元以上基本都沒法暢玩,而且高幀率的顯示器價格也更高,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需求。
總結一點就是:
沒有高幀率遊戲需求的普通使用者,60Hz的顯示器完全可以滿足。
不要被商家宣傳的高幀率絲滑感給忽悠了哦!
分辨率決定了畫面的清晰度。
以上圖舉例,一條斜線無論在放大還是縮小下,20*20的分辨率下明顯比10*10分辨率鋸齒更小。在同尺寸下,像素越高越清晰,比如1920*1080在19寸上還不錯,放到27寸上肉眼清晰可見馬賽克。
目前27寸及32寸這兩種主流分辨率,我建議大家隻上4K(3840*2160)的分辨率(追求高幀率遊戲的使用者忽略這點)。
27與32寸在4K下,基本肉眼觀看情況跟上面兩個差不多,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許多商家在1080P或是2K分辨率産品的宣傳頁面,做示範用19寸甚至17寸的螢幕來拍攝,看起來自然就很清晰。
如果24寸最好選2K,次之才是1080P。
本章小結
沒有高幀率遊戲需求的普通使用者,60Hz的顯示器完全可以滿足。
而分辨率,27寸及32寸盡量上4K分辨率,24寸及以下選1080P或2K(遊戲玩家除外)。
專業顯示器-還有哪一些設計?
護眼,你做對了麼?
顯示器對眼睛的傷害主要來自以下三點:
1.頻閃;
2.藍光;
3.亮度;
第一點與第二點,都有專門的萊茵認證,大家選擇帶認證的就好。
需要強調一點,藍光本身不會對眼睛造成直接損傷,而是藍光會誘發大腦對電腦更長時間的使用,這是傷眼睛的核心。
而亮度就非常好了解了,全黑環境下高亮度的用顯示器,誰看眼睛都瞎。顯示器亮度與環境亮度差距越大,眼睛就越容易疲勞/傷眼。
這裡就涉及到兩個内容,一個是顯示器的自動亮度調節,一個是手動調節亮度的便利性。
自動亮度調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與色準等都會有關聯,而且擁有這個技術的顯示器非常少,目前我僅在明基等少量專業級顯示器看到過,這裡暫時不展開套路,回頭有必要專門開個文說。
這裡專門說亮度調節,碼字(低亮度)、修照片修視訊(中等亮度)、看電影打遊戲(高亮度),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亮度,是對眼睛最大的保護。
再說一下許多顯示裝置都有提到的德國萊茵認證,其實萊茵認證是一個認證公司,它的認證有非常多,我們常見的低藍光認證、低藍光認證、無屏閃認證都是其中的一種,而涉及到護眼的認證就有好幾種,許多公司可能就做一種然後就宣傳獲得了德國萊茵護眼認證....
而且這幾年萊茵認證除了很多新的組合,比較出名的是Eyesafe認證。
萊茵認證有中文頁面,具體可以點這裡去查詢,可以根據自己的産品型号搜尋到獲得的認證類型,我自用的這台PD2705U搜尋後認證還是挺多的。
随便點開幾個就包含了低輻射、無屏閃、低藍光等。
大家可以搜尋看看自己的/想買的産品,看看都有幾個認證。
更好的控制
前面說到,不同的應用,使用的亮度也不同,是以要經常調節顯示器的亮度與模式。
但現在大多數顯示器的菜單功能鍵從位置、菜單邏輯、按鍵手感都是反人類的設計。
這一點重點表揚明基的小熱盤控制器,它能非常靈活的控制顯示器的各項參數,還能有多個自定義色彩模式一鍵切換,包括不同輸入口也能一鍵切換,配合PIP/PBP 功能實作分屏工作,簡直不要太友善。
比如調節亮度,直接旋轉旋鈕就可以快速調節亮度比例了。
一台顯示器如果同時給多裝置使用,比如我一個電腦主機、一個PS5。一個switch三裝置輸入的,切換非常友善,用過小熱盤就再也回不去了。
搭配專業軟體
可以通過官方專用軟體進行調節設定、色彩以及桌面分區等,是專業顯示器大廠才有的特色。
比如我這台明基 PD2705U,就有Colortalk與Displaypilot,分别有 Win與 Mac版本。
在軟體、出廠逐漸校準、獨家色彩技術的配合下,真正實作了全鍊路色準,無論是個人使用還是團隊協作,不同的電腦與裝置之間不需要折騰,就能在創作顯示上實作“溝通0障礙”。
人體工學設計
顯示器的人體工學有啥?
可升降、左右旋轉的支撐底座。
甚至豎着也都不是問題。
還自帶線材收納,友善又整潔。
我自己用啥?
因為有幾台電腦,是以我顯示器也比較多。
比如這台明基PD2705U。
它是27寸的4K顯示器,99%SRGB覆寫率,最高60,是我修圖、剪視訊、碼字等生産力工具,使用KVM功能,一套鍵鼠即可同時控制多台裝置,閑時看看B站、美劇、電影。
PD2705U擁有99%的sRGB。亮度上是250cd/㎡,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在書房修圖與碼字一般開到35%亮度就夠了,再亮一點眼睛就有點受累了。
關于色準的得分上面已經提到了,出廠校色平均ΔE=0.3184,我自己用校色儀實測平均ΔE=0.26,在軟體DisplayCAL這個白點比對環節,直接紅綠藍完全比對,不需要額外調節,這是我手上七八台顯示器唯一一台能做到這個水準的。
在護眼方面,明基擁有多項萊茵護眼認證,其中就包括了低藍光、低輻射、無屏閃等内容。而且搭配操作非常友善的小熱盤,可以輕易的在碼字、修圖、娛樂三種亮度需求下切換,非常友善。
對于MAC 的使用者,有專門的M-book模式+Display Colortalk for Mac軟體。
而明基PD2705U最大的好處就是,同一公司多台明基PD系列的顯示器,顔色上是沒有多大差異的,保證整個團隊工作流的色準一緻性和到終端輸出的全鍊路色準,這對作為生産力工具來說是非常難得的。
本文核心還是給大家講解顯示器參數怎麼看,以及有哪一些是沒必要的,希望能給大家選購顯示器帶來一定的幫助,選對了,就是對眼睛最大的保護,也是對錢包最大的保護。
那今天就到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