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驚人的縣城房價:連廊、闆樓、人車分流的電梯房,每平米僅3500元

作者:毫米

最近幾年,房價經曆了過山車。2021年漲到山巅,然後急劇下跌,有些城市的房價跌掉了30%甚至更多。

至于原因,專家們早已分析過無數次,無非就是人口、土地、金融、國際大環境等。典型如任澤平,長期用三句半忽悠大家。我估計,全國人民都被他“科普”過。

時至今日,二線城市固然是跌得慘不忍睹,就連一線城市也不再矜持,紛紛出台政策救市。但奇怪的是,縣城房價反而比較穩定,單價四五千出頭,漲也漲不起來,跌也跌不到哪兒去。

驚人的縣城房價:連廊、闆樓、人車分流的電梯房,每平米僅3500元

本文原創首發于今日頭條,侵權必究。

臨近過年,身邊有幾位親友想在縣城買房,但又有些猶豫,覺得房價進入了下跌通道,現在買可能會吃虧,拿不定主意是否應該再觀望一段時間。

有位親戚已經在縣城的工業園區訂了房子,每平米3500多元的價格令我驚訝。樓盤容積率2.7左右,地下車位1:1.2配比,闆樓,連廊結構。這個價格,老闆應該賺不到錢。嚴格來講,會虧錢。

我現在住的房子,是2014年傳遞的,電梯房。當時的均價是2500元。2014年正是房地産低谷,老闆割肉離場,虧得底褲都不剩。

今年是2024年,10年過去了,縣城的房子,如果隻賣3500元,老闆必定也是在割肉。因為,10年時間,單是人工成本,就不止上漲一千元。

簡單算筆賬:工業園區的房子,征地成本低,樓面地價隻算500元可以吧?再低就是白送了。容積率2.7,一比一以上的地下車庫,建築成本不會低于2000元。稅費、綠化、公共配建、資金成本和銷售成本,至少1000出頭。

是以,單從樓盤成本的角度看,縣城均價3500元的闆樓電梯房,絕對可以買。

不過,縣城的房價并非都這麼低。我所在的縣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房價各不相同。價格最高的是城東新區,均價4500元左右。實驗學校旁邊的房子,好的樓層售價超過5000元。城南和城北的樓盤不多,均價約四千元。上述工業園區在城西,離縣城較遠,配套不成熟,價格最低。

跟城西3500元的房子相比,城東新區4500-5000的房子,有沒有泡沫,價格會不會跌?

我認為沒有泡沫。一是城東新區的土地成本更高。實驗學校對面的某府書苑,地價180萬每畝,有公租房配建,估算樓面地價1000元;二是學區房,有一定的溢價,但并不離譜,可以接受。再加上各項成本和正常利潤,均價4500比較合理,沒有多少泡沫。

驚人的縣城房價:連廊、闆樓、人車分流的電梯房,每平米僅3500元

本文原創首發于今日頭條,侵權必究。

現在網上有一種論調,認為三四線城市和縣城沒有未來,以後人口向一線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集中,縣城的房子将大量空置,鶴崗化。這種情況會不會出現呢?

我認為,要看地方。不是所有縣城和三四線城市都會衰落。事實上,隻有那些因資源開發而興建的城市,才會因資源枯竭而衰落。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期内,多數三四線城市和縣城仍然會保持繁榮,至少會承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在這裡生活。

因為,大城市所擁有的公共資源優勢,也符合邊際遞減原理。當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基本均質化,大城市對小城市人口的虹吸能力将觸及上限。小城市通勤距離短、環境優,同樣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留意觀察會發現,大多數縣城的城區,都在開闊的平畈,依河流而建,是縣域内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其地位很難被替代,更難因城市化而消失。而且,縣城的城鎮化率目前并不高,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以我所居住的縣城為例。全縣總人口50萬,城關鎮戶籍人口9萬,常住人口約18萬,城鎮化率不足40%。資料顯示,截止2023年,大陸城鎮化率約65%。這樣看來,縣城人口不但不會萎縮,還會進一步增長。當然,全縣10多萬外出務勞工員,算不算已經城鎮化了呢?這個問題尚待讨論。

驚人的縣城房價:連廊、闆樓、人車分流的電梯房,每平米僅3500元

本文原創首發于今日頭條,侵權必究。

很多人返鄉買房,也未必是居住需要。有的是未雨綢缪,買個房子,将來孩子大了,可以在縣城讀書。有的是手頭有餘錢,農村也建了房子,沒有可靠的投資管道,又不甘心存在銀行,錢不知道該怎麼花,覺得買個房子踏實。

可是買了房子,萬一以後房價下跌怎麼辦,急用錢的時候賣不出去怎麼辦?心裡還是很猶豫。

這其實是考慮的另一個問題,縣城的房子是否保值,也就是有沒有投資屬性。

北上廣深的房子毫無疑問有投資屬性,一線城市的核心區也有投資屬性,能保值,這個大家都懂。問題是自己夠不着,大多數人隻夠得着縣城的房子。

房子的投資屬性強弱,從一線到二線,到三四線,到縣城,再到鄉鎮,是依次遞減的。農村的自建房幾乎不保值,隻能自住。花一百萬在農村建别墅,過兩年賣五十萬都未必有人要。如果建在鎮上,折價就沒這麼厲害。縣城的房子肯定比鎮上的房子好賣,省會的房子又比縣城的房子好賣。

驚人的縣城房價:連廊、闆樓、人車分流的電梯房,每平米僅3500元

本文原創首發于今日頭條,侵權必究。

縣城的房子能不能保值呢?除了核心區域和優質學區,其他的房子很難保值,長期看跑不赢通脹,大多數甚至跑不赢銀行存款利率,不是剛需的話,還不如存錢劃算。

講幾個具體的例子:

我姨父,幾年前,為了兒子結婚,在縣城邊緣地帶買了一套小産權房,步梯,140平米,總價30萬,裝修花了十幾萬。現在兒子在市裡買房定居了,想把這套房子賣了,挂30萬,幾個月都沒人看房。血虧。

一遠房親戚,某江苑的房子,三樓,步梯,房齡四年。也是在市裡買了房子,打算賣把縣裡的房子賣掉,挂65萬,成本價,無人問津。

可見,小産權房基本上是砸手裡了,打骨折都賣不出去。步梯房,位置再好也難賣。現在大家都喜歡電梯房。可是,十年二十年後,電梯房肯定也會過時,大家都喜歡大平層、帶空中花園,還要全屋智能化,甚至可能建築材料都革新了。現在的電梯房,到那時又該賣給誰呢?

唯有縣一中校内的房子,哪怕是頂樓的老破小,租客都排隊等着。如果要賣,肯定有很多人搶。

是以說,哪怕是在縣城買房,也要認真選籌,要有長遠眼光。當然,如果是剛需,就不必考慮太多,哪兒住着友善舒服,價格又合适,就買哪兒。

驚人的縣城房價:連廊、闆樓、人車分流的電梯房,每平米僅3500元

本文原創首發于今日頭條,侵權必究。

事實上,作為一名普通人,不要幻想着守住自己的财富,這是不可能的事。買房、買股,投資貴金屬、虛拟貨币,前面都有無數的坑在等着。唯有操盤者盡在掌握。

設想,如果有一種東西,能夠承載所有人的财富,并實作保值增值,那麼,每個人掙到了超過生活費以外的錢,就會都投入到這個東西上去,最終,這個東西會當機所有的社會财富,社會發展就會停滞。金本位時代幾千年,社會幾乎沒有發展進步,主要就是這個原因。在信用貨币時代,是絕不允許有這種東西存在的。是以,活在當下就好,不要想太多。

【本文原創首發于今日頭條,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