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修複過程,它有助于恢複精力,緩解疲勞。睡眠時長和睡眠品質往往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兩方面。
然而,許多中年人可能無法一夜間安穩入睡。那麼,中年的睡眠品質,對晚年的認知能力究竟有何影響呢?
三四十歲夜間總醒,
10年後出現認知問題風險高2倍
1月3日刊發在《神經學》(Neurology)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在30-40多歲時,夜裡睡覺老是醒的人,十年後出現認知問題的風險高2倍以上。
研究截圖
研究分析了526名參與者,基線時平均年齡為40歲,通過佩戴手腕活動監測器測量了他們的睡眠持續時間和品質。總的來講,在長達11年的随訪期間,參與者的平均睡眠持續時間為6小時,平均睡眠碎片率為19%。通過匹茲堡睡眠品質指數,239名(45.6%)參與者睡眠品質不佳,得分超過5分。
11年後,研究人員測試了參與者的認知能力,包括處理速度、執行功能、記憶力和流暢性。根據睡眠碎片指數:
在175名睡眠中斷最嚴重的人中,有44人的認知能力較差;
在176名睡眠中斷最輕的人中,有10人的認知能力較差。
分析發現,與睡眠中斷最輕的人相比,睡眠中斷最嚴重的人,認知表現不佳的機率高2倍以上。①②
由此可見,夜裡睡覺老是醒,或加速未來認知能力衰退。
40歲後,尤其要重視自己的睡眠!
40歲左右睡眠品質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有研究統計發現,我們40歲睡眠時間最少。而一般情況下,人在40歲時睡眠品質開始明顯降低。
2022年一項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發現,40歲睡得最少,不過睡眠效率基本和30歲時相當。
研究截圖
研究對1萬多名6歲及以上美國人進行了睡眠測量。參與者要連續7天每天24小時佩戴加速計記錄器,以便計算出他們的有效睡眠參數。
分析測量資料後發現,睡眠時間與年齡關系呈U形曲線。
10歲~40歲這一過程中,睡眠時間長度不斷下降;
50歲左右會有略微回升,
超過60歲以後,睡眠的持續時間還會有所增加。
此外,雖然睡眠效率在整個壽命中呈整體下降趨勢,但在30歲~60歲相對穩定。也就是說,盡管40歲睡得最少,但睡眠效率基本和30歲時相當。③④
研究截圖
此外,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醫師陳彧媛、鄭莉明2022年在健康報刊文介紹,一般情況下,人在40歲時睡眠品質開始明顯降低,并且随着年齡增長,夜裡醒來的次數越來越多,睡眠逐漸呈片段化。
睡眠效率是指真正睡着時間占總卧床時間的百分比。睡眠效率高于90%,是高品質睡眠的标準之一。随着睡眠過程中覺醒次數增加,中老年人的睡眠效率會降低,由此帶來身體健康變差、認知功能下降等影響。⑤
8個方法讓你一覺到天亮
1.養成規律的作息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醫生許逸霄2023年在該院微信公衆号刊文提醒,按時上床,按時下床。盡量保證穩定的“生物鐘”,即使休息日不需要太早起床,晚上也盡量按平時的時間上床休息。每天午睡或打盹兒最好不要超過20~30分鐘,以免對夜晚的睡眠時長産生影響。⑥
健康時報圖
2.注意睡眠環境
保持睡眠環境安靜、整潔、舒适,以及适宜的光線和溫度;适宜的枕頭高度,合理的被子厚度,睡前關燈等等都能一定程度保障睡眠品質。
3.睡前别做這些事
在上床入睡前避免飲咖啡或吸煙;入睡前避免飲酒,酒精的攝入可能出現片段的睡眠;入睡前避免做過多劇烈的體育鍛煉;避免睡前攝入過多液體或者食物;晚飯不要吃太撐。⑦
4.規律适度運動
适宜适度的鍛煉會使肌肉疲勞,也抑制大腦分泌興奮物,促進人在疲勞下睡眠,進而形成睡眠的良性循環,改善睡眠品質⑥。比如,可以每天完成共30分鐘左右的輕度運動。
5.多出去曬曬太陽
下午可以到陽台、公園等享受日光浴,或是适當進行溫和的戶外活動。
6.豐富日間生活
對于退休老人來說,多參與社會活動,培養一些興趣愛好,總之就是要讓生活充實起來,更加多姿多彩。白天過得充實,晚上能睡得更香。⑤
7.管理好疾病
比如,感冒、鼻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會影響睡眠,此外還有一些疾病導緻的軀體疼痛也會影響睡眠。管理好疾病,遵醫囑用藥,改善生活方式。
8.做做提肛運動
改善睡眠品質方面,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莉明2022年在健康報刊文建議,可以做做肛運動。提肛運動可增強膀胱括約肌收縮能力。
具體做法:第一步,直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第二步,做緩慢深呼吸,吸氣時收縮肛門,然後屏住呼吸(屏氣時間量力而行)。第三步,呼氣時緩慢放松肛門,休息5~10秒。
來源:健康時報
編輯:珠海市場監管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背景,我們将24小時内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