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山多,連綿起伏間,一種厚重的大氣悠然而現。博山,水美,蜿蜒滋潤間,一種靈動的優雅跳躍而出。
這座古老的山城位于山東中部,淄博市西南端,是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面積682平方公裡,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行走博山,感受山奇洞幽、泉旺林茂,在這片森林覆寫率高達58.1%的土地上,一步一景,城中有名山,身畔有孝水,耳邊是鳥鳴,更有美好的傳說将山城的曆史展現。沿孝水西岸行走,寬闊的城區公路旁就是國家4A級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它占地2800餘畝,涵括120多個山峰。下設鳳凰山、禹王山、望魯山、薛家頂、夾谷台、如月湖六大景區,是全國青少年活動營地,淄博市的自然保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環境教育基地。園内山勢險峻,地貌奇特,森林茂密,環境優美,文物景觀、自然景觀豐富,遊樂健身場所衆多。更有豐富的植被,古老、奇異、名貴的樹種,秀麗的山光水色,古樸、渾厚、凝重的廟宇和悠久美麗的曆史傳說吸引着遊客。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中的鳳凰山(又名小頂山)因山似鳳凰而得名。曆史上曾是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春秋戰國兵家争戰之地。宋代玉皇宮、明代紅門和泰山行宮、清代呂祖廟等文物古迹掩映于密林之中。玉皇宮,始建于宋代大觀己醜年(1109年),其宮由大殿、廂房、廳、閣、鐘鼓樓等組成,宮内文物衆多,不乏稀世之寶,其中宋四帝(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禦押石碑,有着極高的文物考古價值。宋代高道劉支離的咒水符,也引起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極大興趣。為淄博市儲存最完好的一組宋代古建築群。
中華五千年的曆史畫卷——岩畫,展現于懸崖峭壁。“原始彩陶,質樸純美;商周青銅,威嚴粗犷;秦磚漢瓦,氣雄力極;魏晉南北,旋律虔誠;隋朝大唐,宏偉壯麗;宋代瓷器,譽冠東西;元朝永樂,潇灑飄逸;明清民間,工巧藝豐。”人物畫像微妙微肖,絢麗多彩,氣勢磅礴。
戰國齊長城貫穿于景區東西,蜿蜒曲折的城牆盤踞山巅,如龍橫卧,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即出于此。抗日時期留下的炮樓、掩體,觀後讓人浮想聯翩。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海為北國奇觀,是大陸北方罕見的自然景觀,忠實地記載着地球演變的曆史,把我們帶進2億5千年前的海底世界。那成千上萬塊的巨石宛若細浪滾滾,漣滿層層,如聞海鷗的鳴叫,如現海底的精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琳琅滿目,于自然清怡中能覺妙處橫生,更有“南國石林,北國石海”之美譽,曆史上文人騷客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澱。齊魯古戰場烽火依稀,滑草場歡聲笑語不斷,恐龍谷如同侏羅紀時代……鳳凰山景區也有着豐富的森林資源,有木本植物120餘種,草本植物600種,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
一路往南,如月湖濕地公園用溫婉的水色山光靜靜洗去一路風塵。這裡湖面如鏡、山泉叮咚、綠林葳蕤,森林覆寫率為92%。公園裡生活着300多種野生動物和700多種植物。園區有八個功能區,分别是:出入口區、遊覽遊樂區、野營區、接待服務區、度假生活區、滑雪區、農業觀光區、農家樂區。2012年,國寶大熊貓曆史上首次落戶淄博,“雙兒”“珍大”先後入住。在如月亭和森林之歌雕塑的兩山之間,高空滑翔長達368米,最高落差100餘米。穿林越谷的森林漂流,讓水韻融合了飛翔的夢。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如果你吟出這樣的詩句,那麼源泉鎮泉河景區會用山水的鄉土原色傳輸出大自然靈秀的氣息。這裡山明水秀,産豐物阜,素有“銀源泉”之稱。青龍山下有二泉:上、下龍灣,泉池内吐珠噴玉,清澈見底,水草繁茂,水溫常年在15攝氏度左右,四季川流不息,是淄河的源泉。泉水養虹鳟魚既可觀賞又是特色美食。青龍山峭壁奇岩,突兀峥嵘,亭台殿宇點綴于蒼松翠柏之中。整個風景區景點密集,規模大,品位高,被園林學家譽為“千裡魯中的一顆明珠”。
原始、自然,缺少人文痕迹,也許這樣的山可以更好地融進心靈,你可以想,也可以不想,一切皆為自由。在博山行走,魯中第一高峰就會帶來無數的隻屬于大自然的自由之狀。魯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山東省的中心,主峰觀雲峰海拔1108.3米,是魯中最高峰,公園面積42平方公裡,也是博山風景旅遊區的重要景區。風景區内有:植物園、觀雲峰、鳴石山、花林、東海、北坪六大景區和雲海日出、四雄競秀、月上聽濤、夏日鳥會、萬石迷宮、駝禅寺、鬼市、一線天、雲梯仙境、棗樹峪與登天溝瀑布、鳴石山奇石、道溝森林浴場、北坪江南水鄉等140多處景點。森林覆寫率達95%,有植物1300多種,鳥類168種,獸類22種,昆蟲561種,堪稱魯中動植物王國。這裡曾是中國元、明、清三朝的皇家養馬場,建國後又是國家成立的第一批國營林場,生态環境得到了完整的保護,人文痕迹較少。坐落期間的駝禅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年間,距今已有1400餘年,是魯山地區香火最旺的寺院。
棗樹峪瀑布所在的位置由于常年滴水不斷,淋漓如絲,又名滴水崖。這裡的景觀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春秋,雨水稀少,瀑布如珠簾下垂,随風飄散。隆冬,冰雕玉挂,晶瑩剔透,一片琉璃世界。盛夏,特别是雷雨初過,瀑布飛流直下,如銀河倒瀉,白練懸空,水瀉聲猶如雷鳴,震耳欲聾,聞聲數裡。
花崖,這花的海洋,位于棗樹峪的南坡,這裡山勢險峻陡峭,海拔800米的頂部儲存有大片的野生杜鵑花,中下部則分布有1000多畝連片的連翹花。
魯山雲梯,是從陡峭的裸岩巨石上鑿出的台階,它沒有泰山十八盤那麼長,卻比十八盤更險。雲梯的台階共有302級,取意為:祝願大家“步步高升,好運接二連三”的意思。
雨林景區蒼松偉岸,藤蔓低垂,綠草凝碧,山花爛漫,優美的森林環境,使這裡的空氣特别的清新潔淨,是天然的森林浴場。被稱為空氣中“維生素”的負氧離子的含量達每立方米1800-2000個,是工業城市空氣中含量的20倍,被專家學者贊譽為“天然氧吧”。
梁王泉,是位于魯山海拔900多米處的一股清泉。相傳,當年梁王帶兵打仗路過此處時,由于天氣炎熱,大家都焦渴難耐。梁王便派人出去找水,卻都無功而返。士兵們也都不願意走,行軍被迫中斷。梁王非常着急,跳下馬來一下子坐在了地上,這一坐不要緊,不多時,在他坐過的地方,竟汩汩的流出了泉水。如果仔細看,在泉口的周圍還确實有人坐過的痕迹呢。
萬石迷宮占地300多畝,分為南宮、中宮和北宮,迷宮内路路相通,洞洞相連,撲朔迷離,幽深異常。
迷宮是由無數巨大渾圓的“石蛋”堆積而成的一處天然支架洞,在地質學上叫“石蛋地貌”。像這樣處于近千米高海拔位置且大面積聚集的石蛋地貌,在華北地區是非常罕見的。
魯山一線天,長約100餘米,高20餘米,寬僅容一人側身而過,經專家考證,在華北地區獨一無二。穿越一線天,才能充分體會“一線光明穿石隙,千秋景色駐塵寰”的意境。
登上望龍台,轉身往回看,剛剛穿越過的“萬石迷宮”在晴空下,俨然就是一條正欲騰飛的巨龍盤踞在綠樹松濤之中。大自然的神奇在這裡凸顯,隻見它昂首向天,龍尾高翹,鱗爪飛揚,栩栩如生。這座山便被命名為“卧龍山”。
登上魯山主峰——觀雲峰,這裡海拔1108.3米,是魯中的最高峰、山東省的第四高山。登峰極目,四周林海茫茫,村落點點,河流蜿蜒,群山逶迤,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偶遇絕佳天氣,雲蒸霞蔚,泰山、蒙山、魯山、沂山主峰像島嶼浮于雲海之上,“四雄競秀”蔚為壯觀。觀雲峰頂建有碧霞元君祠。相傳,泰山奶奶四處雲遊,度化衆生。有一天她來到魯山,看到這裡水秀山明,谷深林幽,繁花似錦,不禁心生喜愛,就把魯山定為她的行宮之一,稱魯山為她的“後花園”。
駝禅寺建于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年間,由大雄寶殿、志公塔、志公廟三部分組成,距今已有1400餘年,是在魯山地區香火最旺的寺院。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是魯山的廟會,四方香客雲集,達數萬人之多。駝禅寺名字的由來一是說當年志公用毛驢将經卷從杭州馱來,一路上累死了十頭毛驢,志公念毛驢馱經卷有功,就将寺院起名為駝禅寺。另一種說法是說魯山整個山脈呈龍形,寺院則恰好建在龍的脊背上,是龍馱着寺院,是以叫駝禅寺。
秀美的山城處處詩意,現在博山區充分發揮自身的區位、生态、文化等資源優勢,以建設“一城”“四區”即“中華陶琉文化城、姚家峪生态旅遊度假區、五陽湖生态旅遊度假區、魯山生态旅遊度假區、太陽山生态旅遊度假區”為重點,打造了自然生态遊、魅力文化遊、休閑賽事遊3張“旅遊王牌”。
在自然生态遊方面,形成了原山、魯山、源泉、樵嶺前、金牛山、石門、白石洞、五陽山八大風景區和姚家峪、五陽湖、魯山、太陽山四大生态旅遊度假區。還利用自然生态優勢發展農業觀光遊,重點對88個獲得國家有機認證的農産品示範點進行旅遊文化包裝,建立成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10家,省級旅遊特色村4家。
在魅力文化遊方面,形成了曆史文化遊、陶琉文化遊、美食文化遊競相發展的格局。注重人文景觀的保護和培植,現存曆史最悠久的齊長城、“長勺之戰”古戰場、始建于1602年的碧霞元君行宮以及因園、範公祠等成為博山曆史文化的縮影。還對清代帝師孫廷铨、清末現實主義詩人趙執信、“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等名人故居和紀念館進行了修複擴建,大力發展曆史文化和紅色文化旅遊
博山區還是中國陶瓷琉璃的重要發源地,陶琉産品精彩紛呈,擁有1200餘個品種、10000多種花色。立足這一優勢,博山大力發展了陶琉文化遊,先後策劃實施了陶琉大觀園國際商貿城、陶琉文化創意園、陶琉文化大師村等一批展現地域文化的标志性項目,建成了博山藝術博物館、陶瓷琉璃藝術研究院等陶琉文化旅遊設施,培育形成了“博山琉璃·明清官窯”“陶風琉韻·休閑博山”等知名文化旅遊品牌。
行走博山,讀山閱水;行走博山,用心靈與步履寫下恒遠不倦的詩行!
作者簡介:邵偉,筆名:月移花影、依依等。文章發表、入選核心期刊等國内外刊物200餘萬字。詩歌多首在中國作家網首頁推薦、入選一周精選,小小說、散文多篇在首頁推薦、進入新作快遞,并入選市級高中鄉土教材、由市級電視台拍攝為電視片播出。詩歌多首入選中國詩歌網“中國好詩”“每日好詩”。主編散文集與古詩詞集兩本,著有四本合集。現任博山區作協主席。系:山東省作協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省詩詞學會會員、省寫作學會會員、淄博市作協主席團委員、市詩歌學會副主席。是第八屆淄博市文學藝術界德藝雙馨優秀個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未了”副刊簽約作家,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聘任為第三屆青未了散文獎複評專家。創作成績收入《山東作家辭典》。
壹點号博山區作協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