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長文創作季#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上周,整個A股可謂哀鴻遍野。1月22日,上證指數已跌破2800點,收盤僅2756點,完美演繹“沒有最低,隻有更低”。
面對股市動蕩,證監會開會強調“要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作”。另外央行行長潘功勝公開表示,人民銀行将于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簡單了解:監管要求金融機構存放央行的保險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
伴随各種救市消息,證券股回暖。畢竟,股市活躍,證券股就有錢可賺了。24日和25日,華鑫股份(600621)接連兩個交易日漲停。
來源:東方财富網—華鑫股份 (截至2024年1月26日)
股價雖漲,但作為一家半路出家的證券股,華鑫核心業務嚴重虧損,僅靠投資收益支撐,而且淨資本(證券公司的風險名額)不足,融資終止,展業受限。
一、從地産到證券,真的脫胎換骨?
華鑫股份是一家上海老牌上市公司,其實控人為上海國資委。
2017年前,華鑫主營業務為房地産開發和自有房屋租賃。然而,資料顯示2014年開始,華鑫無論是收入還是利潤,均逐年大幅下滑。
2013-2015年間,華鑫的營業收入分别為11.17億、5.97億和3.65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别為2.96億、1.52億和1.13億。
來源:同花順iFinD-利潤表-營業總收入
華鑫股份急需尋找新的增長點。
此時,上海國資委旗下的華鑫證券,業務正如日中天。市場資料顯示:2015年,華鑫證券營收約為22億,是華鑫股份的七倍。
同時,除了傳統的證券公司業務,華鑫證券也在開展期貨、另類投資和直投等創新業務。要發展,就要融資。華鑫證券有業務,華鑫股份有上市公司地位(可提供資本補足的管道),兩者一拍即合,開始重組。
2018年後,房産銷售業務幾乎徹底出清。華鑫股份形成了以證券業務為主、融資租賃業務、少量持有型物業管理及其他業務為輔的營收模式。
然而,華鑫股份真的能脫胎換骨,迎來增長的第二春嗎?
事實是,自2020年以來,華鑫股份營收增速不斷趨緩。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速約為-20%。同期申銀萬國行業分類下,整個證券行業同比增速平均值約為5.27%。營收來看,華鑫明顯跑輸行業均值。
來源:同花順iFinD-利潤表-營業總收入
二、重頭業務虧損,投資收益強撐
業務結構來看,華鑫股份營業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另外券商行業的特殊性質決定,投資收益也是其重要利潤來源。
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和利息收入仍然是重頭戲,但如今,重頭卻有些失重。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首先,從收入規模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華鑫股份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利息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0.2%、6.03%。
其次,扣除投資收益後,華鑫股份整體利潤也在虧損。2023年前三季度,虧損金額高達0.8億。趨勢上來看,不僅在虧損,還越虧越多。
來源:公開資訊整理
由此可見,最近兩年,華鑫的盈利,實際都是靠投資收益支撐。但把業績壓在投資收益上,免不了的就是一個震蕩。而且,資料來看,相較2020年,近兩年華鑫股份的投資收益下降明顯,投資收益也在強撐。
來源:同花順iFinD-利潤表-投資收益
三、淨資本偏低,急需融資補足
除了重頭業務業績不佳,華鑫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淨資本偏低。
所謂淨資本,這是一個專門針對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監管名額。對于證券公司等金融公司,金融資産是其主要資産,而金融資産的最大特點就是價值波動大。淨資本就是在傳統淨資産(=總資産-總負債)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價值波動的風險,進行的一系列調整,進而得到公司流動性最強,可快速變現的資金金額。
來源:百度百科
然而根據華鑫證券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華鑫證券的淨資本僅59.77億元,僅高于幾乎墊底的華林證券(002945)(2023年6月末,淨資本為42.92億元),與其他上市券商差距更大。
來源:讀财報
根據監管要求,淨資本低,高風險業務不準幹。
淨資本低,代表公司的償付能力和流動性差,為規避風險,創新類業務無法展業。而風險高,收益才高,偏低的淨資本給華鑫業務發展套上了緊箍咒。解決瓶頸要麼增加自身盈利,,要麼進行股權融資。顯而易見,目前來看,融資是最高效的方式。
2022年12月,華鑫股份釋出定增預案,拟募資不超過40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拟全部用于向華鑫證券增資,以增加華鑫證券資本金,補充其營運資金。
來源:華鑫股份2022年增發募集說明書
然而,半年之後,2023年8月,公司再次公告撤回申請。根據公司解釋:撤回定增是基于定增的進展情況,并綜合考慮發行方案的調整及公司實際情況等因素。基于華鑫的現狀,大機率還是進展不及預期,而做出的無奈之舉吧。融資撤回,拓展新業務不能實作,傳統業務不賺錢,華鑫股份已經深陷死結。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