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外婆一眼看出賈母房中大櫃子妙用,誰知道房後的梯子做什麼用?

作者:君箋雅侃紅樓

❂作者: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簽約全網維權,抄襲剽竊搬運後果自負

劉外婆的眼睛太刁鑽,一方面是她确實老于世故,因人生閱曆而多智慧。另一方面則是曹雪芹有意借她的眼睛講故事。

之前她在林黛玉房中看見那滿屋子的書,實際代表了賈府未來詩書傳家的出路。

劉外婆一眼看出賈母房中大櫃子妙用,誰知道房後的梯子做什麼用?

她在王熙鳳房中看到賈蓉來借玻璃炕屏,預示賈府的禍事來自王家,更來自内部——禍起蕭牆。

至于像賈探春的房中格局,同樣是通過劉外婆的眼睛呈現,為讀書人展開[分骨肉]後探春波瀾壯闊的輝煌一生。

同樣,劉外婆的眼睛在賈母房中,則看到了至關重要的東西。

我是君箋雅侃紅樓,為您講述《紅樓夢》裡的那些事兒。

(第四十回)賈母起身笑道:"這屋裡窄,再往别處逛去。"劉外婆念佛道:"人人都說大家子住大房。昨兒見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櫃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櫃子比我們那一間房子還大還高。怪道後院子裡有個梯子。我想并不上房曬東西,預備個梯子作什麼?後來我想起來,定是為開頂櫃收放東西,非離了那梯子,怎麼得上去呢。如今又見了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發齊整了。滿屋裡的東西都隻好看,都不知叫什麼,我越看越舍不得離了這裡。”

劉外婆的這段話看似贊美賈母,實際是誇黛玉,進而還是贊美賈母。

這就叫會說話,怎麼說都是她的道理。

她在黛玉房間就說像上好的書房,讓賈母開心。如今又說黛玉的屋子雖小卻“越發齊整”,并不是整齊,而是會陳設懂布置,裝飾得宜得體。她雖不認識卻舍不得離開……尤其最後這句,會讓賈母聽得心花怒放。

劉外婆一眼看出賈母房中大櫃子妙用,誰知道房後的梯子做什麼用?

誇别人的話再好,都不如來一句讓我“舍不得”如何如何更真摯。

林黛玉是賈母外孫女,按照當時的社會規矩,女兒都由母親教養。黛玉則是賈母、賈敏一脈相傳,遠比四春等受到賈母的影響更重。

誇黛玉好,自然就是贊賈母好,且當着衆人面也讓老太太顔面有光。

劉外婆會說話由此可見。

她說舍不得離開潇湘館,過會兒去到蘅蕪苑,可能就巴不得快點離開了事……其中就展現出钗黛二人家庭“教養”的高低差别。

閑言少叙,回到劉外婆眼睛“毒辣”這件事上。

黛玉好的重點在滿屋子書上,之前講過。賈母的“好”則在那大房子大櫃子上,這一點很多人怕是沒有真正領會。

賈母住的房子,室内陳設,自然是最好的。但給人的直覺印象就是“大”。像屋子一樣大的櫃子,需要梯子去攀爬……

劉外婆一眼看出賈母房中大櫃子妙用,誰知道房後的梯子做什麼用?

但劉外婆如此講就要特别注意。因為随後他們一行人就到了探春的秋爽齋,作者同樣用了無數的“大”來形容探春的屋子。

如此前後接續,就暗示出探春才是真正繼承了賈母的胸懷、志氣、才能和思想的女兒。

探春喜歡闊朗,賈母自然也是喜歡。娘兩個心性類似,是探春未來的福氣。

賈母不止一次說過,她比鳳姐強多了。未來探春頂門立戶時,自然就是展示自己才能的時候。

王熙鳳累的筋疲力竭也管不好的事情,探春一如賈母,遊刃有餘。

是以,在元宵節猜燈謎一節,探春的風筝謎語之後,脂硯齋便提到了重要一點:【庚辰雙行夾批:此探春遠适之谶也。使此人不遠去,将來事敗,諸子孫不緻流散也,悲哉傷哉!】

脂硯齋認為如果探春沒有遠嫁離家,賈府抄家後有她在主持,就不可能出現“樹倒猢狲散”的局面。

“樹倒猢狲散”的樹,就是指賈母。

賈母死了家就散了。其他人無力收攏和主持家族衆人團結一緻。于是便“飛鳥各投林”。

劉外婆一眼看出賈母房中大櫃子妙用,誰知道房後的梯子做什麼用?

别說各個分支都散了,就是李纨母子,賈寶玉夫婦,賈環趙姨娘和巧姐等,全都各自散去,生死有命。

盡管這些人散去,也是投親靠友。但作為一個家族則是元氣大傷。

危難之時家人不能聚力一緻對外,恢複氣運的能力就慢。也是以導緻巧姐遭遇狠舅奸兄。賈寶玉步上甄士隐後路,被薛家不容後出家而去。

如果探春在,她具備賈母收攏族人之能,賈府衆人不會散,也就少了很多辛苦和日後的悲劇。

是以,賈母房裡除了大櫃子外,房後還有梯子。

那梯子除了取拿東西友善,更有步步登高之意。便預示賈母的作用,反襯探春的能力。

“登高去梯”則又預示災禍之意。賈母的死,探春的離去,必将導緻賈府日後之災。

劉外婆一眼看出賈母房中大櫃子妙用,誰知道房後的梯子做什麼用?

妙在劉外婆這話是從潇湘館出來,去到秋爽齋的路上說的。就不免将賈母、黛玉和探春三者聯系。正是這三人日後死的死去的去,才導緻賈府徹底沒有了希望。

是以,别總像王熙鳳那樣盯着賈母櫃子裡放了多少錢,說什麼“我們不配花”的風涼話,更要看到劉外婆在講賈母大房子、大櫃子背後的深意,并不是說她存了多少私房錢。私房錢再多,抄家也一分錢剩不下。

賈母真正的私房錢,是培養了林黛玉和賈探春才是賈府未來,隻可惜日後南安太妃看姑娘,這兩個女兒全都被迫遠嫁而去。

賈母是以“寝食難安(南安)”一病不起,不久去世後賈府樹倒猢狲散。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