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原區:精細管理促發展 實幹為要譜新篇

作者:中原釋出

2023年,中原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發展上得去、社會穩得住、城市管得好”要求,樹牢“三标四化”意識,踐行“百姓城管,服務百姓”理念,持續堅持以黨建引領網格化工作為抓手,先後成立 “鄭路平”“鄭點亮”“靜态交通治理”“道路淨”工作臨時黨支部,将市、區、街道三級城管力量納入其中,紮實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各項工作,集中力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切實改善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品質,建構“美化、優化、文化、人性化”城市管理新格局。

匠心繡美卷 “四化”展新顔

強規範、轉理念,聚焦序化美環境。在道路設施管理服務上練真功,有序推進市、區兩級41條道路、12座橋梁、1條排水明溝的移交管養,治理提升道路窨井蓋473座,守護群衆腳下安全。

在執法規範化建設上練實功,通過“強轉樹”專項行動全力打造一支作風優良、規範務實的城管執法隊伍,派駐航海西路街道辦事處執法中隊作為鄭州市唯一的一線執法中隊代表,接受全省觀摩表彰。積極踐行“721”工作法,堅持疏堵結合,累計勸阻糾正各類違章行為近1.8萬,整改戶外廣告安全隐患問題426處,完成24萬餘戶居民使用者管道瓦斯安全裝置加裝,重拳出擊查處取締瓶裝瓦斯黑窩點,安全推進違法建設拆除,保障了群衆生命财産安全,進一步淨化城市空間亂象。

在交通市容秩序管理上練硬功,針對群衆反映強烈路段,集中開展“城管+交警”聯合執法整治各類城市道路違停行為,市區交通部門聯合強化重點領域違法違規現象綜合治理,切實維護道路運輸市場秩序。

中原區:精細管理促發展 實幹為要譜新篇

嚴标準、抓長效,聚集潔化靓顔值。提升“十淨六無”作業标準,全面實行“機械化清掃+人工作業”清掃模式,環衛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8%以上,嚴格按照文明城市标準加強環衛設施建設及管理,對全區265座公廁、30座垃圾中轉站等公共設施開展内外提質,實作全區衛生保潔全覆寫、無死角,夯實幹淨底色。

深化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範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357座垃圾房亭助力生活垃圾分類末端管理,引導市民群衆共築綠色生活,營造幹淨整潔的市容環境。

加強黑臭水體整治,排查、疏挖、沖掃轄區收水井,開展明溝暗渠疏挖清理,全年完成積水點改造65處,清掏疏挖邊井4800餘座。

中原區:精細管理促發展 實幹為要譜新篇

高标準、提品質,聚焦綠化增美景。中原區現有綠地面積806.83萬平方米,綠化覆寫率41%,初步實作了“推窗見綠聞鳥鳴”“出門見綠嗅花香”“暢行有綠品美景”的城市生态願景。

做好道路綠化日常養護,通過春季修剪、夏季防汛、秋冬季苗木植保等措施,讓城市不僅更美,也更綠色、更宜居。融合生态城市理念,推進桐柏路、建設路、長江路、隴海路等4條主幹道沿線的花卉栽植工作,着力打造“景不斷鍊、綠不斷線”的景觀大道。

圍繞“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城市新形态,中原區持續探索城市綠色發展新方式,根植西郊文化特色,融合工業曆史記憶,完成10處立體花壇景觀節點、11處花境節點氛圍營造工作,栽植花卉50萬盆;安裝直飲水機14座,與轄區行道樹、道路中側分帶、綠地獨幕喜劇、公園遊園形成以點連線、以線成面、點線面結合的氛圍景觀網。隴海鐵路西三環交叉口的疊翠園,成為全省住建系統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觀摩交流典範代表。

中原區:精細管理促發展 實幹為要譜新篇

強管理、優服務,聚焦亮化煥活力。堅持“古今一脈、流光溢彩”夜景亮化理念,牽頭部門設定專業巡查養護隊伍,與屬地街道辦事處、社會企業、物業拉線聯網,多方動員助力開啟春節、五一勞動節、十一中秋雙節以及重大活動期間開啟節日亮燈模式。

嵩山路、伊河路、互助路、華山路等路段花燈異彩紛呈,亮化獨幕喜劇吸引群衆打卡留念,二砂文化創意園、芝麻街、磨街、CCD四個中心、中原萬達、保利久街、嘉錦酒店樓宇燈光流動變換,“鄭州眼”創意全媒體大屏上滾動播放城市潮流資訊閃耀夜空,為市民群衆呈現一場彩化、美化、文化的視覺盛宴,助力城市夜遊經濟蓬勃發展。

中原區:精細管理促發展 實幹為要譜新篇

黨建強引領 良方解困境

中原區堅持以“群衆視角、國際視野”的工作理念,用“小切口”撬動城市管理“大文章”,以“小服務”帶動城市面貌“大變化”,以專項工作黨支部為引領,聚合各方資源,動員基層群衆力量積極參與城市管理“病症”,有效解決了停車難、路不平、燈不亮、路不淨等問題。

鄭好停:以增為主優化交通停放承載力

深度挖潛建立,在主城區利用拆除違法建設、待建工地和低效用地“小而密”地建立停車場,新增月季公園智慧光伏充電停車場等公共停車場75處、停車泊位20401個。統籌資源讓位,盤活機動車停車泊位40440個,共享商場寫字樓泊位7013個,在凱旋門等商業中心非機動車停放需求較大區域因地制宜錯峰讓渡機動車停放泊位。開展聯合行動,建立“交警+執法隊員+城管協管”聯合執法工作模式,動員轄區沿街機關、商戶、小區全員參與文明停車行動中來,使轄區交通問題得到改觀。

中原區:精細管理促發展 實幹為要譜新篇

鄭路平:建管并重提升舒适暢行滿意度

以“民有需求我有反應”為問題導向,以居民滿意率為标準,把群衆關心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完成道路中小修1.2萬平方米。針對群衆反映強烈的部分施工圍擋“圍而不建、批小建大、建成不拆”等問題,探索“5323”工作法,形成以黨建為引領、以項目建設部門為主導、以施工機關為主體,多方參與、多元共治的工作态勢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把溝通解釋、通報回報、監督獎懲工作,形成一條龍機制,貫穿事前、事中、事後,切實讓群衆真正參與到城管工作中來。2023年,中原區整改施工圍擋396處、9.2萬平方米,處置解決了華山路、濮河路、中原路淩霄路等施工圍擋大範圍占壓、常年占壓道路問題,顯著提升了城市道路的設施完好度和通行舒适度。

中原區:精細管理促發展 實幹為要譜新篇

鄭點亮:織密燈網照亮群衆幸福回家路

發揮黨建引領機制,臨時黨支部全體黨員對中原轄區涉及區域進行了全面排查,協調市直部門,動員企業出資,已經為隴海西路172号院胡同、聯運路段、民益北街、西流湖路、西園街、省物配小路等無燈道路實作亮燈照明,解決了太白路、協和路、煤機路、創智路、四廠中街等多條路段路燈不亮問題,切實為萬千居民點亮“回家路”。

中原區:精細管理促發展 實幹為要譜新篇

道路淨:深耕環衛打造中原樣闆特色項

探索“深度清潔三步作業法”,率先制定環衛勞工管理“六不準”等十項中原區環境衛生管理作業規範指南,打造全市“中原樣闆”特色;每周組織全城清潔行動,清理衛生死角14萬餘處;集中開展道路垃圾箱設定管理專項整治,更新規範垃圾箱553個,着力為市民打造幹淨整潔生活環境,主動做好“夜經濟”環衛服務保障,延長保潔時間,助力經濟複蘇;建設開放環衛驿站,為一線環衛勞工、公安民警、快遞員等所有戶外勞動者創造了一個個遮風擋雨的溫馨港灣。

中原區:精細管理促發展 實幹為要譜新篇

細研彙笃行 雄心向未來

中原區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将緊緊圍繞鄭州市“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總要求,找準坐标、加壓奮進,深化“三标”引領,在“一網統管”的理念下,聚焦智慧發展,以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等現代資訊技術,秉持資料驅動、創新驅動、融合帶動的發展理念,從整合原有的城市管理“四平台三系統”,到以梳理“一‘事件’”事項為抓手,建構中原區城市管理的“一網統管”,最終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寫、無縫對接”的中原區智慧城管體系建設,賦能基層治理推動城市更新,構築“一格管全面、一屏觀全域、一網統全局、一線通上下、一鍵全處理”城市管理格局。

2024年,中原區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将深入貫徹區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融合基層治理、創新工作思路、尋求破解辦法、更好為民服務,持續提升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品質,助力中原區全力打造以鄭州中央文化區為引領的國家中心城市産城融合示範區,為鄭州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水準作出新貢獻。

(朱 江、趙甜子、李樹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