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酸菜魚吃出的學問

作者:黃縣話

“鳢”為鳢科魚類(《辭海》稱月鳢科,《中國大百科全書》稱鳢科。用不用二位先吵一架,決定歸屬哪科?),又名“黑魚”“烏鳢”,俗名“烏魚”。古稱“鮦(tóng)魚”,體圓筒形(這是鮦魚得名的由來),後部側扁,青褐色,有三縱行黑色斑塊,有點像銅錢,故又名“财魚”。

吃酸菜魚吃出的學問

頭長,前部略平扁,後部稍隆起,有類蛇頭,故又稱“蛇魚”“蛇頭魚”。頭頂部有七星狀斑塊。口大,齒尖。背臀二鳍均延長,并與尾相連,尾鳍圓形。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鳢,可食,形長,體圓,頭、尾幾相等,細鱗黑色,有斑文,腹背兩鳍均連續至尾。亦名鲖魚,俗名烏魚。其腸舊以入藥,謂之鳢腸。”

鳢魚性兇猛,捕食小魚,為肉食性魚類,是淡水養殖業的害魚之一。明屠本畯《閩中海錯疏》卷上:“凡鳢一尾,入人家池塘,食小魚殆盡,人每惡而逐之。”我小時候看過一本連環畫冊,講的是地富反壞分子妄圖變天,一再把黑魚放到生産隊的魚塘中,被英雄的少年兒童識破并揭穿真面目。那應該是一本描寫南方生活的小人書,本就讓我倍感新奇,階級敵人如此腦洞大開的破壞活動更讓我印象深刻,幾十年後仍記憶猶新。不過當年魚塘放魚苗之前,是一定要清理一遍害魚的,要不然就是“老鼠給貓攢嘞”,一條魚也剩不下。鳢魚腮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輔助功能的鰓上器,當水體缺氧時能将頭露出水面呼吸空氣,這使得鳢魚在低氧的水環境中也能茁壯成長,也可在腮部以及皮膚保持濕潤的情況下在水外環境中存活三四天左右。河湖幹涸後,鳢魚能尾部朝下藏身泥中,将嘴露出,俗稱“坐橛”,可持續一周或數周不死,逢水而出。在天氣悶熱、下雨漲水時,鳢魚能躍出水面,沿塘壩堤岸逃逸。若其生活的水塘餌料不足時,亦會像蛇一樣扭動身子,緩緩向其他水域轉移。這些特性使它相較于一般的害魚,生命力更加頑強,是以廣東人稱之為“生魚”。

鳢魚還有一個名字,叫作“孝魚”。據說魚媽媽孵出小魚後,會失明一陣子,這段時間無法捕食,魚寶寶為了媽媽不被餓死,會争相遊進魚媽媽口中以身飼母,其至孝若此,故稱之為“孝魚”。這和“二十四孝”的故事差不多。

吃酸菜魚吃出的學問
吃酸菜魚吃出的學問

實際上鳢魚有護卵護幼的習性,鳢魚産浮性卵,産卵前雌雄親魚共同銜取水草或植物碎片構築魚巢,産卵後則在附近守護魚卵。剛孵出的仔魚腹部的卵黃囊仍有殘留,是以一般成群浮于水面,親魚為了保護幼魚,會守護仔魚下方。等卵黃囊逐漸消失,仔魚能作垂直遊動了,親魚仍會遊守在一旁,仔魚遇到危險時,親魚會張開嘴巴,讓仔魚躲藏其中。經過約20天,幼魚開始分散營獨立生活,親魚才離開它們,結束護幼工作。這種通過口含方式來護幼的魚很多,像羅非魚、慈鲷、龍魚等都是,前人不明白其中道理,就進行了煽情化解讀。“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等也是這一類的動物故事。

鳢魚何以名“鳢”?《本草綱目·鱗部》“鳢魚”條:“鳢首有七星,夜朝北鬥,有自然之禮,故謂之鳢。”“豊(lǐ)”為古代祭祀用的禮器。《說文·豊部》:“豊,行禮之器也。”後為與“豐(豐)”差別,加“示”旁寫作“禮”。建國後推行台灣字,“禮”簡為“禮”。古人認為這種魚知禮,故名“鳢”。“鳢”為形聲兼會意字,“豊”為聲符,亦兼意符。“鳢魚”雖以知禮得名,但長相實在有點兇惡,再加上遍體的文身,看上去實在不像個好魚。李時珍稱它“形長體圓,頭尾相等,細鱗,玄色有斑點,花文頗類蝮蛇,有舌有齒有肚,背腹有鬣連尾,尾無歧。形狀可憎,氣息鯹(xīng,魚臭也)惡,食品所卑,南人有珍之者,北人尤絕之。道家指為水厭(“水厭”為道教“三厭”之一,泛指三種腥味肉類:天厭鴻雁,地厭狗,水厭鳢魚。認為天厭飛禽類多食失神,地厭走獸類多食阻氣,水厭水族類多食耗精。托名孫思邈的《孫真人衛生歌》有“雁有序兮犬有義,黑鯉朝北知臣禮。人無禮義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的句子,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鳢”之名得之于“禮”),齋箓所忌”。不過這世上總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後來人們發現黑魚肉質細嫩鮮美,非一般魚可比,李時珍也說“南人有珍之者”。

吃酸菜魚吃出的學問

“将軍過橋”系淮揚名馔,以鳢魚為主料,因其骠悍兇猛,故稱“将軍”(據說也與張飛扯上關系,二者都夠猛夠黑)。将鳢魚片腌漬後入鍋煸炒,再加雪菜和紅椒絲翻炒,剩下的魚骨及頭尾做湯,一把香蔥收尾,一魚兩吃。淮揚菜裡同一原料兩種烹法或同一菜點兩種吃法,有幹有湯,謂之“過橋”。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溫飽問題解決後,人們開始想吃點好的,吃點稀奇的,從20世紀90年代後,鳢魚養殖慢慢興起。那時黃縣這邊還沒見過鳢魚,我是在濟南的菜市場上看到有鳢魚賣的,養在大塑膠盆裡,也不怎麼放水,像蛇一樣扭動着,樣子可怖。再加上那時也沒吃過淡水魚,是以也沒動什麼心思。

吃酸菜魚吃出的學問

直到酸菜魚風行全國,鳢魚想低調實力也不允許了。我吃過青魚、草魚做的正經的酸菜魚,也吃過鯉魚做的不正經的酸菜魚,還吃過鲈魚做的海洋版酸菜魚,但我第一次吃鳢魚做的酸菜魚,還是被驚豔到了,它雪白、細嫩、油潤的魚肉被酸菜的粗犷包裹着,酸爽麻辣與細膩鮮香同頻共振,一發入魂。直到今天,如果吃酸菜魚的話,我的第一選擇肯定是鳢魚。也正是因為酸菜魚,才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鳢魚。鳢魚肉味美,含肉量高,骨刺少,據說還有給傷口消炎的作用,在南方傳統上将其作為手術後進補的食補材料。當然,南方以斑鳢和七星鳢為主,但都同屬鳢科。

認識鳢腸則是一次偶然。機關的水塘邊上生長着一些喜濕植物,我散步時會去轉轉,順便采一些車車兒(車前)、曲木芽兒(苣荬菜)之類的喂小兔。有次我發現幾株不認識的植物,葉長圓狀披針形,葉片小小的,有點像沒長開的旋覆花(我前幾天剛在水塘邊認識的),莖很柔嫩,鋪散開,斜升或平卧。莖上和葉片上長有糙毛。我掐了一支下來,結果莖有汁水流出,須臾而黑,這讓我感到非常奇怪,見過流白湯兒的草,還第一次見流黑墨兒的草。

吃酸菜魚吃出的學問

根據這個特點回去一查,原來叫“鳢腸”。《本草綱目·草部》“鳢腸”條:“鳢,烏魚也,其腸亦烏。此草柔莖,斷之有墨汁出,故名,俗呼墨菜是也。細實頗如蓮房狀,故得蓮名。”又說:“旱蓮有二種:一種苗似旋複而花白細者,是鳢腸;一種花黃紫而結房如蓮房者,乃是小蓮翹也。”“鳢腸”之名原來與鳢魚有關。它是菊科鳢腸屬植物,因其結實如蓮蓬,故又稱“旱蓮草”“墨旱蓮”。多生于田間、河岸及水邊濕地。全草入藥,有涼血、止血、消腫、強壯、滋補肝腎、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高熱驚厥、風濕熱痹症、肢體關節紅腫熱痛、屈伸不利、腹痛腹瀉等。《本草綱目》還說,鳢腸煎服可以烏須發,炒後研末,日用擦牙,可以固齒。鳢魚的腸也可入藥,炙香外貼,具有解毒、驅蟲之功效,常用于痔瘘,下肢潰瘍等。現在為了與植物入藥的“鳢腸”區分開,鳢魚的腸入藥稱為“鳢魚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