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亮點巡禮 | 谷城:巡在山鄉間 清風撲面來 ——谷城縣委村級巡察工作紀實

作者:谷城巡察
亮點巡禮 | 谷城:巡在山鄉間 清風撲面來 ——谷城縣委村級巡察工作紀實

近日,谷城縣南河鎮興隆村、石花鎮蒼苔街社群的群衆明顯感到周邊環境變美了,鄰裡之間鬧沖突得少了。這是縣委開展村(社群)巡察帶來的新變化。

為了壓實全面從嚴治黨“最後一公裡”,落實落細村級巡察工作,谷城縣委巡察辦探索鎮村一體巡、巡機關帶村、分類直接巡村等創新性做法,将政治監督觸角延伸至基層神經末梢,辦實事、解難題,讓村級巡察有力度、有溫度。

一本操作手冊明确監督重點,巡察“十字訣”通俗易懂,290個村(社群)一把尺子量到底。這些飽含谷城巡察人的心血與智慧,浸潤着他們的創新活力,展現着他們的工作成果。如今,宜昌市、十堰市、鹹甯等各地同行到谷城“取經”的多達20餘次。

2022年,谷城縣委巡察辦被湖北省委授予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2023年3月,全市村(社群)巡察交流座談會在谷城召開,12個縣(市區)共同見證了谷城巡察助力鄉村發展的累累碩果。

“村級巡察工作要把握好村級黨組織履職重心由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的變化、把握好群衆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表現形式的變化、把握好廣大群衆訴求和期盼的變化,系統謀劃、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讓人民群衆成為巡察監督的參與者和鄉村振興的受益者。”谷城縣委巡察辦主任謝雪麗深有體會地說。

目前,全縣290個村(社群),已完成203個村(社群)“政治體檢”,發現面上問題近3000個,發現問題線索189件,解決群衆就業環境、出行等急難愁盼事項近300件。

在統籌謀劃上動實招——

縣委和縣委巡察上司小組10次聽取鎮村社群巡察工作情況報告,研究制定《村(社群)巡察全覆寫的實施意見》《鎮村兩級黨組織巡察工作流程》《村(社群)巡察方法指南》,明确目标任務、方式方法。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巡察資訊中心,細化崗位職責,及時選配人員,科技賦能為村(社群)巡察插上“翅膀”。

思路決定出路,落實關鍵在人。

谷城縣委先後調整巡察“兩庫”,建好“智囊團”,配好巡察組。将熟悉農業農村工作的科級幹部納入巡察“組長庫”,擔任組長、副組長。從鄉鎮紀檢監察、組織、财政等領域挑選60餘名基層工作經驗的幹部納入巡察“人才庫”。

統籌建好“專職巡察幹部+固定抽調幹部+臨時抽調幹部”隊伍,凝聚巡察“新力量”,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同題共答,激情四射,充滿活力。

監督重點清單化,解決了巡察新人的困惑。該縣分級制定縣直機關、鄉鎮(開發區)、村(社群)監督重點清單,将村級黨組織監督重點細化為90條問題具體表現形式,為精準發現問題提供參考。深入開展巡前調研,把村(社群)分成6大類,實作“一類一側重”,確定監督重點更突出,發現問題更精準。對确定的重點村(社群),實行“一村一策”,重點發現個性化、突出性、傾向性問題,達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目的。

在方式方法上勇創新——

“這是送給您的‘一封信’,上面有我們工作重點,有聯系方式,還有信訪舉報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上反映問題。”每到一農戶家中,巡察幹部就會遞上《緻村民的一封信》,讓群衆少跑路,多互動。

提升巡察知曉度,提高群衆參與度。谷城探索運用“傳統+新興”“線上+線下”等各種方式宣傳發動群衆。各巡察組下沉村組農戶、深入田間地頭,發動群衆、了解實情,調動群衆參與積極性。

“我不會寫字,也不會手機上網,咋向你們反映問題?”

“我們有《入戶走訪登記表》,您說我記就行了。”

巡察組大膽創新,踐行“四下基層”,實作“三變”:變以檢視資料為主,為多實地走訪;變以坐等幹部談話為主,為上門找群衆談心;變全面“撒網”為個性化“體檢”。靈活使用“民居夜話”“小闆凳工作法”“屋場會”以及座談會、見面會等方式方法,廣泛收叢集衆急難愁盼問題,及時印發整改建議函,督促立行立改達到“立竿見影”效果,確定群衆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在整改落實上下真功——

“整改不落實,就是對黨不忠誠、對人民不負責。”

“巡視發現問題的目的是解決問題,發現問題不解決,比不巡視的效果還壞。”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精神,谷城縣委壓實壓細巡察整改主體責任,防止“一巡了之”。

實行“三方”回報制度。巡察情況向幫扶機關、所在鄉鎮、村級黨組織回報。

推行“三方責任”機制。鄉鎮黨委履行整改主體責任、村級黨組織履行整改直接責任、巡察組履行整改指導責任,促進問題整改見底清零。

執行“三不”原則。組成由縣委巡察機構等多方參與的整改督查組,堅持“群衆不滿意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移交事項未辦結不放過”,對照回報問題逐項對賬銷号。

在巡察為民上求實效——

為民辦實事,群衆笑開顔。

南河鎮萬興村唯一通往外界的公路,2020年被水沖毀,一直未重修,村民出行要蹚水過河。巡察回報後,該村修繕了水毀公路,修建了一條通組路。盛康鎮竹園街社群兩處破損路面,巡察回報不到兩個月,就硬化成長500米、300米、寬7米的平坦路,巡察成果被《湖北日報》刊載。

“我們97戶拿到了土地流轉費”“我們2組的水渠清理好了”“我家的電冰箱能正常使用了”“我們村拖欠了十年的堰塘承包費收回來了”……一條路、一口井、一盞燈、一段渠,處處彰顯巡察幹部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既看政治生态是否清明,又看人居環境是否清新;既看村級黨組織的“頭雁效應”,又看村幹部的工作作風。緊緊圍繞“三個聚焦”,立巡立改,快查快處,積極回應群衆關切,着眼通過巡察發現和解決人民群衆反對和痛恨的問題。

用真心暖民心,以真情赢民意。谷城縣委以村(社群)巡察為平台,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如清風撲面,讓人民群衆真真切切感受到黨的關懷、組織的溫暖,進一步夯實了黨執政的群衆基礎。

來源:中共谷城縣委巡察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作 者:宋長鳴、黃西林 文章标題:宋長鳴、黃西林

編 輯:宋冬梅 文字校對:宋冬梅審 核:湯嘉雯 圖檔來源:巡察辦

亮點巡禮 | 谷城:巡在山鄉間 清風撲面來 ——谷城縣委村級巡察工作紀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