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視網評】奮力寫好彩雲之南“綠色答卷”

作者:雲南廣播電視台

雲南,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擁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被人們贊譽為“彩雲之南”。作為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綠色,是雲南的底色,更是雲南高品質發展之路。

雲南的美,美在高雅昌的詩句“水光萬頃天開鏡,山色四時環翠屏”裡,美在髯翁先生“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的長聯中。

【雲視網評】奮力寫好彩雲之南“綠色答卷”

置身其境,雲南之美獲世人盛贊不斷。

雲南之美美幾許?

美在山。雲南,在沙盤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是一方用大山拼出來的高地。烏蒙山、哀牢山、小涼山、阿佤山、無量山,怒山,每一條山脈都是綿延千萬裡,每條山脈上聳立着數十座高山,每一座高山上又依附着一座座小山,山脈如同人體上的血脈輻射了整個雲南全境。媲美全國藏,若看山,雲南更具成本效益!

美在水。雲南的山因水而靈,水是山的生命。江河密布,如血液般縱橫在山間,或波濤洶湧,或潺潺而歌,滋養着山的秀麗。這裡的江河從高到低奔流不息,“三江競風流”可以讓你贊不絕口;四季源源不絕、波濤洶湧,特别是秋冬季節,宛如條條碧綠玉帶纏繞,更凸顯神韻之美,興奮之情可以催生你血流澎湃,連連激動無法抑制;它的濤聲可以給你注入無窮力量,它的湧狀可以讓你愈發堅強,它的豪情可以使你生發壯志。

【雲視網評】奮力寫好彩雲之南“綠色答卷”

雪山、冰川、湖泊、草甸、森林……大美雲南,美在自然、美在生态、美在和諧與甯靜。

心懷“國之大者”,雲南正在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時代。始終将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為生态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與最高準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紮紮實實推進生态環境保護,持之以恒開展生态示範建立,推動生态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以高水準的生态文明建設引領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青山綠水眷顧的雲南,更因後天的呵護,才把最美的景色展示給世人。“綠色”是最有生機的顔色,是具有希望的顔色,是代表未來發展的顔色,更是生态文明不變的底色。抓好生态文明建設,是時代考題,更是民生所需。為此,雲南各族兒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探索綠色發展之路,争當生态文明建設排頭兵,奮力寫好彩雲之南“綠色答卷”,實作生态文明建設曆史性突破,以實際行動奮力答好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綠色答卷”。

【雲視網評】奮力寫好彩雲之南“綠色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曆來高度重視生态環境保護,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态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站在綠色轉型、高品質發展的新的曆史起點上,雲南各族兒女的趕考之路尚處在爬坡過坎、跨越追趕的“檔口”,綠色發展仍然是“主旋律”,生态環保始終是“主基調”。要堅持“兩山理念”,以理念之變指引綠色發展,以智慧技術推動“綠色經濟”,實作更高品質、更可持續、更有韌性的發展,對生産經營流程進行改造、再造乃至重塑,實作效率、效益、生态的多赢,在青山綠水間創造“文明與生态齊飛,經濟共發展一色”的生态樣闆,一張藍圖繪到底抓生态、優環境,使綠色成為普遍形态,以生态中國點綴美麗雲嶺大地。

生态興則文明興,生态衰則文明衰。生态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雲南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大了對生态環境的保護力度。加強生态保護與修複,推動滇池、洱海等重要湖泊的治理工作,有效改善了生态環境品質。2023年,雲南省交出了雲南綠色答卷——新增2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5個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建立成綠美鄉鎮100個、綠美村莊200個、綠美河湖296個。

【雲視網評】奮力寫好彩雲之南“綠色答卷”

讓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奮力建設生态文明建設排頭兵”,堅持以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始終,想群衆所想、急群衆所急,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提升綠水青山顔值,實作金山銀山價值,寫好“綠色答卷”,讓群衆持續感受到變化、不斷增強信心,推動美麗中國加速前行。

作者:雲視網特約網評員 安民

編輯:陳婕

責編:李冬梅

稽核:胡濱、盛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