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許多年以後,所有中國人依舊會記得2023年屬于華為手機的經典時刻,那些激動人心的一幕幕,由華為Mate 60系列牽動,也由華為nova 12系列傳遞。它們,對于“中國手機”甚至“中國精神”的意義,關乎産業,關乎民族,關乎每一個奮鬥不止的中國人。當命運的齒輪開始微妙地轉動那一刻,很多事都變得奇妙起來。
一句“輕舟已過萬重山”,多少感慨多少心酸,多少不忿多少振奮,世人皆言水穿石,唯有水知天道遲。作為最能代表華為在手機領域深厚造詣和時代底蘊的系列作品,華為Mate 60系列的釋出,是華為自鴻蒙4.0之後的又一記重拳,它的存在不僅是“一款年度旗艦”的呈現,更是華為這幾年堅持信念與不屈不撓精神的展現,是有裡程碑意義的有奮進精神的符号化作品。而到了2023年底,“堅定的時尚僚機”nova 12系列的登場,則讓這種精神有了更加實質化的“攻擊性”。
顯然,無論是曾經還是将來,華為的nova系列産品都有着别樣的市場戰術價值和品牌廣度價值。但更重要的是,nova 12系列與Mate 60系列一樣,“獨一無二的曆史使命”顯得尤其重要。也可以這麼了解:為2023年承上,為2024年啟下,為年輕的悸動找到歸屬,為精緻的歸屬找到注釋,無論哪一個原因,華為都需要nova 12系列來夯實。
本篇我們圍繞系列機型裡頂配的華為nova 12 Ultra展開,可窺nova 12系列之全貌。同時,也以這款時尚、雅緻、新銳灑脫、内涵豐富的作品為題,聊聊歲末年初“如何壓軸,又如何開場”的經典産品力打造方式。當然,因為這是華為,是以“有些東西吧,看着不難,卻無法複制”。
眼前這台華為nova 12 Ultra,采用了一體化素皮壓花設計、Display Turbo動态顯示增強技術、第二代昆侖玻璃、實體可變光圈鏡頭、鴻蒙4.0自研系統等一系列領先技術,整體配置的吸引力,歸于參數,又不止參數。從純粹“産品力”的角度來說,華為對于nova 12 Ultra的打造,是全方位的。開聊。
關于nova 12系列各款機型的基本特性,我刊在之前已經做過詳細的新品報道,标準版的nova 12的機身側面采用立面風格,與nova 12 Ultra和Pro版的側曲面風格迥異。另外這次還有一款nova 12活力版,外觀風格與nova 12一樣,搭載骁龍778G 4G處理器,2499元的起步價進一步拉低了入手門檻。
nova 12 Pro和nova 12 Ultra的主要差別,我們簡單在參數表這裡作一個總結:
- Ultra版的螢幕有第二代昆侖玻璃的保護,這是nova 12系列中獨有的;
- Ultra版搭載的麒麟9000S處理器平台,相對于Pro版的麒麟8000的确定位更高;
- Ultra版有1TB ROM的配置可選,而Pro版則有更讨好年輕人的白色和粉色系配色可選;
- Ultra版和Pro版都支援雙向北鬥衛星消息,且影像配置和螢幕配置一緻,這讓Pro版入手理由更充足;
- Ultra版和Pro版機身尺寸一緻,但Ultra版的重量更輕;
時尚意境色彩之美,12号色領銜
華為的機型,在外觀設計上一直都有着自己鮮明的美學語言,這件事我們不止一次地強調過,更何況面對的是其時尚旗艦機型。況且,nova是華為最善于“實驗”色彩的系列,它甚至是為P系列和Mate系列“檢驗色彩美學”的先鋒。是以,新的12号色的變化也是一種有着引申含義的傳遞,于nova 12系列本身意義非常。
具體來說,這次nova 12系列将年輕人的活力與自信融入設計之中,帶來全新12号色——矚目之藍,炙熱鮮活,先鋒時尚。12号色與素皮搭檔,矚目而自信。矚目之藍與玻璃背闆結合,折射出藍調光彩,時尚耀眼。此外,nova 12系列還帶來煙雲灰、曜金黑、櫻語白、櫻語粉四種配色。全新更新的星耀環設計,從珠寶奢品中汲取靈感,運用精密金屬加工工藝,更加璀璨奪目。細膩素皮将鏡頭模組完美包裹,渾然天成,更添精緻。尤其nova 12 Ultra,采用更大尺寸的星耀标,呈現出更為矚目的姿态,如同年輕人向世界宣告:出色“藍”不住。
上面是官方的介紹,從實際體驗來看,的确所言非虛。以nova 12 Ultra為例,它機身後蓋采用了一體化素皮壓花設計,擁有标志性nova壓紋元素,與星耀環上的金屬nova刻字與背闆下方的銀色nova刻字相呼應。一體化素皮工藝将背闆素皮包裹到鏡頭模組金屬邊框之上,使得後置鏡頭模組與機身背闆融為一體,帶一體化的視覺體驗。
nova 12 Ultra的後置攝像頭模組的設計更新成了“超級星耀環”,相比前代的後置鏡頭模組設計更大更矚目,同時鏡頭模組呈現經典的對稱造型,超級星耀環環繞于簡潔修長的回環輪之中,如同星球在星軌中有序運作。珠寶類設計風格的銀色雷射刻字雕刻于主攝外圍,鑽切工藝切割出光彩C角,這種讓人熟悉的奢飾品質感,年輕人非常喜歡。
主觀感覺,nova 12 Ultra的整體握持手感相當舒适,一體化的素皮設計也帶來了順滑的觸摸手感。我們建議,Ultra版的12号色和煙雲灰不要戴殼使用,一方面是顔色足夠好看可以很好地展示自己,另一方面是手感夠好能讓我們愛不釋手,素皮材質不沾染指紋,要比很多玻璃材質的機器要好很多。機身堅固程度,華為有信心,我們也有信心。
從一貫的、整體的美學概念來說,nova 12系列與前代nova 11系列在視覺傳承上是一緻的,彰顯科技和未來之美。過去幾年,無論經曆什麼風雨,華為nova系列手機品質都不斷被認可并成為年輕時尚的潮流icon,nova品牌資産也不斷沉澱。信念不變,恰恰是年輕态度的一種表達。其實還有一個小細節:華為這麼多年都沒有給nova産品線的命名進行“跳躍式定義”,遵循一代一代地遞進命名,從小處來說應該也代表華為對年輕态度的一種認知——踏實,漸進。
影像,是nova不斷超越自我的年輕辨別
就像“打怪更新”,越高的段位,更新之途越艱辛。華為的旗艦機型,對于影像拍攝性能的追求由來已久,造詣深厚,但也正因為如此,每一次P系列和Mate系列的新生,都會在影像端被寄予特别高的期望。而這種期望,在年輕人的nova裡,也有着自己的堅持。
要知道,華為對于“Z世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一直都有自己的見解,也一直關注他們的精彩與變化。這些年輕群體以社交和消費重新定義了生活方式,而網絡社交與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社交時代,相比傳統文字社交,年輕人們更青睐于以照片、視訊等影像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既然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創造力,成為了新社交時代多元文化的創造者之一,那麼手機需要承載的生活化要素就必然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解讀。nova機型是華為诠釋這些解讀的一條“通道”或者一方“平台”,nova 12系列這次既然“在2023年壓軸登場,還要為2024年開場”,必須不負年輕人的期待——影像能力,就是評判它是否成功的核心标準。
華為說,這一次nova 12 Ultra及nova 12 Pro為可變光圈賦予全新定義,讓每一個場景都有适宜的光圈選擇。可變光圈,全方位出圈。拍攝人像時,可智能切換為F1.4的“人像圈”,帶來出色的光學虛化和精準分割效果,人物立體突出,背景虛化自然。拍攝萌寵、捕捉自然風光時可智能切換為F2.0的“萌寵圈/風景圈”,寵物毛發細膩有光澤,自然風光景緻有度。在三人以上的多人合影時,使用F4.0的“合影圈”,人人皆C位,遠近皆清晰。記錄星芒時,F4.0光圈成為“星芒圈”,星芒銳利清晰,熠熠生輝。
我們手裡的這台nova 12 Ultra的确如此:後置5000萬實體可變光圈鏡頭+800萬超廣角微距鏡頭雙攝組合,主攝支援F1.4超大光圈、RYYB超感光濾色陣列,能夠拍攝出足夠出彩的照片。尤其是可變光圈的運用,F1.4能夠拍攝超淺景深照,帶來光學自然人像虛化效果;F2.0更适合拍攝風景或者寵物,很好地平衡了各項參數;F4.0則适合拍合影或者拍星芒,拍清每一個人的同時,也能夠讓照片具有星芒小創意。
在實體可變光圈的加持下,nova 12 Ultra可以更加靈活地應對多樣化的夜景拍攝需求,實作更為清晰的夜景成像效果。
總之,nova 12 Ultra拍攝出片率非常高,因為這顆5000萬像素大底不等同于像素數量堆積,而是源于大底傳感器和可變光圈的配合,在各種光線環境下記錄高品質細節。
自拍,自信之美“藍不住”
一直以來,自拍從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關于“我”的故事。nova相信在這個時代,人人都可以發現最美的自己:手機應該成為年輕人記錄生活、分享感動的夥伴,讓更多人可以輕松操作,淋漓盡緻地釋放創意和才華。
nova 12 Ultra和nova 12 Pro的前置影像配置是一緻的,其前置雙目立體視覺影像系統帶來0.7X-5X全焦段變焦能力,并搭載獨有的XD Portrait 華為達芬奇人像引擎,聚焦 “形、質、光、色”四個人像特征,各種自拍場景不僅拍得清,還能拍得美。在“形”上做到皮膚緊緻、臉型流暢,“質”層面清晰柔和、膚質細膩,“光”層面還原明暗有度、立體通透,“色”層面保持膚色清透,水潤亮顔,盡顯nova人像之美。
在前置影像的美顔算法上,nova 12系列首創原生、質感、妝感三種人像美顔主題。原生主題保留人像真實細節,所拍即所得。質感主題基于真實适度調優,輕松拿捏美感,氛圍攔不住。實際上,在前代nova 11系列上,華為就帶來了可變光圈以及首發XD Portrait人像引擎,這一次nova 12 Ultra則是從形、質、光、色四大人像特征,對人像進行優化,實作了皮膚緊緻、膚質細膩、立體通透、水潤亮顔的效果。
讓人印象深刻地,是妝感主題,它針對人像進行全面部美化,氣質美感盡顯,氣場全開攔不住。
另外,作為nova星人的最新鴻蒙影像輕旗艦,華為nova 12系列擁有更強悍的前後置影像系統以及更豐富的影像創造力,激發創作靈感。無論是Vlog愛好者還是普通的使用者,都能簡單上手,拍得精緻、拍得有趣、剪輯更便捷。
性能體驗 務實亦強悍
華為給nova 12系列準備的性能平台還是“遙遙領先”的晶片,無論是“9000”還是“8000”都有預期的強悍表現和符合華為整體生态應用定位的綜合能力。12GB RAM的配置,考慮到鴻蒙系統(尤其是以後“鴻蒙星河版”)出色的調動能力和背景管理能力,流暢體驗上完全可以壓制安卓平台的16GB甚至更大RAM配置。
新一代nova遊戲引擎加持,也給nova 12系列帶來相當不錯的流暢遊戲體驗。我們在開啟性能模式,螢幕重新整理率設定為智能,螢幕分辨率設定為智能的情況下進行了遊戲幀率測試,幾款主流遊戲的幀率曲線近乎一條直線,讓人滿意。
nova 12系列還擁有AI 排程4.0、Touch Turbo 4.0、GPU Turbo 4.0等一系列先進技術,nova 12 Ultra還配備了超強散熱架構,采用低流阻、高性能VC加超高導熱石墨烯設計散熱性能提升。
除了性能夠強,nova 12系列還帶來了鴻蒙智慧通信,不論是蜂窩狀态下還是Wi-Fi狀态下,都能保證優質信号品質和低網絡時延。而且,nova 12系列從硬體架構,搭載華為獨家專利賦能的低頻廣覆寫天線,信号收發能力更強,滿足電梯、地鐵、高鐵等複雜場景的信号需求。
大衆更關注的事,自然是在無地面網絡信号的情況下,nova 12 Ultra和nova 12 Pro擁有北鬥衛星消息,支援雙向資訊溝通。可以說,在智慧通信與雙向北鬥衛星消息的加持下,nova 12系列的高配機型具備了全場景的通信能力,能夠為我們帶來出色網絡體驗的同時,也能讓安全感拉滿。
此外,nova 12系列全系搭載4600mAh電池和100W智能快充Turbo,10分鐘充至60%,輕松擺脫電量焦慮。
螢幕與适配的平衡務實
提到螢幕,設計美學,在全屏機型時代,是無法忽略螢幕的存在,這十多年皆是如此。的确,螢幕對于當代手機而言,是面子,也是裡子。無論是疾速遊戲、流暢追劇,還是色彩豐富的照片、視訊,都需要一塊高品質的螢幕來呈現。以前華為說過“心中有夢,眼裡有光”。在我們瞳孔裡,大千萬物栩栩如生之态盡情呈現,而要記錄它們,就需要一塊高品質的螢幕。
nova 12 Ultra(包括Pro版)這次配備的是nova機型裡首次采用的四邊微曲直屏,兼顧圓潤手感與精準操控。支援1-120Hz動态自适應重新整理,提升流暢性的同時有效降低功耗;全屏AOD讓資訊觸達更及時,個性表達更輕松;2160Hz高頻PWM調光可減少螢幕閃爍,觀感舒适;AI HDR圖檔高動态顯示帶來明暗有緻的顯示效果,呈現豐富色彩。
标準版的nova 12采用的6.7英寸120Hz直屏,符合它本身的立面機身設計風格。螢幕整體素質還是不錯的。
在操控方面,nova 12系列的幾款機型的螢幕都支援最高300Hz螢幕觸控采樣率,結合超級觸控技術,即使使用者進行多指極限點選操作也可得到快速響應。這樣的好處展現于玩遊戲、尤其是潮流節奏音樂手遊、鋼琴節奏等,能夠獲得快速的響應速度。同時,得益于觸控超分辨率功能的加入,有效提升觸控處理圖像分辨率,使觸控識别坐标位置精度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射擊類遊戲的高倍鏡瞄準場景,提升了移動平滑性,帶來更穩定的觸控滑動體驗。
同時nova 12 Ultra還新增了全屏AOD顯示功能,各位無需解鎖就能直接讀取日期、時間、電量以及各種重要資訊,同時支援呈現應用的實時服務狀态,使用起來更加高效便捷。對,第二代昆侖玻璃的保護,也屬于nova 12 Ultra。
光學指紋方面,nova 12系列全系還是我們熟悉的短焦光學模組,這略微有些遺憾。
智慧再進化,鴻蒙4.0的新魅力
我們都知道,Mate 60系列是正式搭載HarmonyOS 4系統的機型首作,而nova 12系列自然也要搭載這套系統。關于HarmonyOS 4系統,我們在之前已經做了專題報道,這裡隻是簡單聊幾句。
比如,nova 12系列首發智能魔法摳圖功能,支援圖層組合,心動素材随手一摳,二次創作更精彩。在圖庫中,雙指長按開啟智慧識屏,之後單指長按要摳圖的主體,即可摳圖完成,然後就可以放入超級中轉站進行分享或者二次創作。
全新鴻蒙智慧圖庫支援圖庫語義搜尋,使用者輸入日常口語化的描述性語句,即可精準搜尋到圖庫中的相關照片,更智能,更懂你。另外nova 12 Ultra支援隔空操控、智感支付功能,高效便捷。總之,随着智能魔法摳圖的加入,HarmonyOS 4的功能進一步豐富,之後該功能也有望覆寫更多産品,大家不妨期待一下。在資訊安全方面,則一直是HarmonyOS的重要競争力,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
EF點評:
回想起過去幾代華為nova産品,從2018年7月的nove 3到2023年4月的nova 11系列,這麼多年我們從來沒有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一款“時尚機型”竟然可以承載如此明确和驕傲的使命,縱然它依舊顯得從容而自信。
以nova 12 Ultra為代表的華為nova 12系列的确擁有與Mate 60系列一樣的市場震撼力,其高預期和高期盼所共同營造的化學作用,決定了它“肩負使命,是壓軸也是開場”的真實角色價值。這種價值,勝過産品參數與技術特質。
的确,nova系列到今日所經曆的數代,都是特性鮮明的存在,而且很有時代特征和消費引導力(針對它的目标人群而言)。但因為某些衆所周知的原因,2023年年末的這套nova 12系列會被大衆寄予更多的要求和希望。或則,單純在商業的角度,華為也希望新一代nova的定位覆寫面和“時尚戰鬥力”能夠有着比以往更理想的呈現。這次nova 12系列要奏響的春日狂想曲,本身就充滿了有趣的意味深長。
也可以說,自Mate 60系列之始,自nova 12系列承轉,我們再等等看不久之後的“P70系列”登場,一個“完全體”的更加成熟的更加強大的華為,算是真正回來了。
抛開種種情感因素不談,單論體驗和配置,尤其是系統整體表現,對于nova産品的老使用者甚至包括P50系列之前的P系列機型使用者,nova 12系列是值得換的。當然,果斷選擇nova 12 Ultra很必要,它完全可以滿足nova系列和P系列老使用者對“時尚華為”和“影像華為”的全部念想。另外,華為依舊不會參與所謂價格戰,它的定價政策始終有着它的理由,世人的追捧也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