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每經記者:趙雲    每經編輯:肖芮冬

1月31日,市場全天沖高回落,滬指跌1.48%再度失守2800點,兩市超百股跌停。截至收盤,滬指跌1.48%,深成指跌1.95%,創業闆指跌0.66%。

三大指數均收出月線六連陰,滬指本月跌超6%,深成指本月跌超13%,創業闆指本月累計跌超16%,科創50指數本月跌近20%。

闆塊方面,僅出版闆塊逆勢上漲;複合集流體、北鬥導航、算力租賃、機器視覺等闆塊跌幅居前。

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4800隻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582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945億。

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37.01億,其中滬股通淨買入7.58億元,深股通淨買入29.43億元。

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沒有迎來“大奇迹日”,反而出現了更強烈的情緒殺跌。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不少被資金“冷落”的闆塊和個股正面臨挑戰。截至今天收盤,跌停家數創本月新高(184家),許多科技線的分支闆塊,開年1個月就整體下跌了20%~30%。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大盤危急之時,中字頭、銀行股以及以“甯王”為首的業績預喜概念股,試圖穩住指數和情緒。此前市場熱議的“追中字頭 or 抄底甯王”,意外變成了雙赢局面。

此外,借道滬深300ETF托底的大資金,今天也仍有出手。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昨天推送中我們提及的“滬指月線6連陰”已成事實。當“公認”的底線被反複挑戰,市場距離真正止跌還有多遠?

“中字頭”之外,業績預喜成新抱團方向

昨天盤後,甯德時代公布了創紀錄的優異業績。根據晚間業績預告,甯德時代2023年歸母淨利潤為425億元至455億元,同比增長38.31%至48.07%。

消息刺激下,甯德時代放量大漲。今天創業闆指最為抗跌,可以說大部分都是“甯王”撐起來的。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而從漲停個股情況來看,業績預增也成了與“中字頭”(國企/央企)概念相得益彰的加分項。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尤其是在已經出現斷層的連闆天梯上,唯一取得7連闆的中視傳媒,成了兩大概念的集大成者。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中視傳媒是中央電視台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其表示,經公司财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3年年度實作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達25850萬元到2985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将實作扭虧為盈。

此外,春風動力、時代出版、長城科技等業績預增個股,以及麗人麗妝、樂通股份、美邦服飾、智度股份等扭虧為盈的公司,也紛紛漲停。

據媒體梳理,截至1月30日,滬市1065家公司的業績預告出爐。其中,557家公司業績預告顯示盈利改善,669家公司2023年度預計實作盈利。

這1065家公司中,325家公司為央國企,分布在交運、制造、消費、能源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其中,186家公司盈利改善,215家公司預計實作盈利。

近期監管再次強調加快建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在業内看來,央國企是國民基金的主導力量和重要支柱,從目前已披露業績的公司來看,一批央國企發揮了關鍵的“領跑”作用。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至于銀行闆塊,無疑也是中字頭+高股息的香饽饽,而今天紅利指數的走強,其實也在提示這層關系。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滬指月線6連陰後,止跌将近還是更遠了?

資料顯示,2023年8月以來,A股主要指數月線已報收六連陰。

近200家跌停,“甯王”大漲近8%也沒撐住創業闆指!市場離止跌還有多遠?

以萬得全A來看,指數月線五連陰曆史上隻出現過四次,分别是23年12月,04年8月,03年10月和97年9月,而六連陰尚屬首次。

主要寬基指數統計來看,創業闆指曾經在2018年10月出現過月線7連陰,但上證、滬深300與創業闆同時出現6連陰尚屬首次。

指數月線止跌前後,市場會有什麼特征?

首創證券一份研報稱:

回顧2000年來指數跌幅超過本月(2024年1月)的時期,超半數在次月止跌,成交活躍度于止跌月小幅下行。

從上證指數來看,2000年來跌幅超過本月的29個月中,有15個月指數于次月止跌,平均止跌區間跨度為2個月;從成交活躍度的曆史均值來看,無論是否剔除18年前表現(考慮到資金量不在一個水準),日均成交額、成交量和換手率均有所下行。

其認為,該表現主要可以從三個次元進行了解:

1)在指數不斷探底的過程中市場活躍度逐月下行,整體維持在較低的水準;但随着破位,資金恐慌出逃,大底前成交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2)政策性救市資金的入場在短期内拉升成交活躍度;

3)築底後多方仍未完全确認信号,空方力量有所削弱,市場分歧彌合;信号确認後成交活躍度逐月擡升。

而回顧近期的表現,随着滬深300等寬基ETF的放量,市場步入“權重搭台”階段,市場的成交活躍度短期内有所擡升。

“參考曆史經驗,我們認為目前成交活躍度的擡升一定程度上受救市資金的拉動,随着市場信心的重新回歸、自身上升動能的恢複,市場成交量或在小幅回落後穩步擡升,整體呈現健康的‘量價齊升’。”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