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狀》龐青雲死的時候,為什麼對姜午陽說:快,投名狀?
有些小夥伴不是很了解,其實這部電影有删減片段。
龐青雲最後笑着對姜午陽說:快,投名狀
本期筆者來給大家做一個深度解析,幫你了解背後的緣由。
什麼是《投名狀》
- 什麼是投名狀?
術語這是一個詞,也是古代的一個專業術語,具體的解釋為:原指古代邊緣群體用來增強團隊内聚力,和表達對個人或團隊忠心的做法。
通過對電影的觀看,我個人對投名狀的了解是:
它實際上相當于某個團隊裡的成員之間,共同訂立的一種契約,是一種精神,大家在一起共事就必須遵守。
是以三人結拜為了兄弟,并且在當時來說,當着村莊裡面很多人的面,進行了一個很重要的儀式,讓他們作為見證。
投名狀裡面的内容,原文是這樣寫的:
今有龐青雲、趙二虎、姜武陽,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
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天地作證,山河為盟。有違此誓,天地誅之。
其實後面還有一段是大家共同念的,我們沒有聽得很清楚,但大概的内容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通過電影當中的表現,其實最遵從投名狀的就是姜武洋,他非常信這個,而趙樂虎是一個忠義的人,是以根本就不會違背投名狀。
在結拜的時候,姜武陽說了一句旁白,其中提到龐青雲根本就不相信投名狀。
我認為:
投名狀的存在相當于是對他們兄弟和團隊的一種限制,有心中隻有兄弟和團隊,隻有這樣在古時候來說才能共創大業。
但很多事情的發展,根本就不是如同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
龐青雲也隻能根據時局的改變去做相應的調整,他有一定的高度,他知道取舍。
他被慈禧太後分為了兩江總督之後,就覺得自己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是以不屑與那兩位大人結盟。
是以呢,其中的狄大人就和龐青雲翻臉了,說趙二虎在蘇州帶人走,在南京私分朝廷軍饷。
這些其實都不算事,隻要龐青雲和他們結盟,那完全是可以保住趙二虎的。
但是龐青雲高高在上,沒有結盟,不懂得站隊,是以趙二虎對龐青雲來說是被别人捏在手上的辮子。
是以站在龐青雲的角度來講,必須有所犧牲,處理掉趙二虎才能讓自己沒有把柄在别人的手上。
這是我的了解!
是以龐青雲并不是一個愚昧的,隻知道尊崇投名狀的人,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會根據相關的情況去做一些調整。
但是姜午陽就不一樣了,他的心中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在乎,隻在乎兄弟情,隻在乎投名狀。
是以他才對二嫂下手,因為他覺得嫂子的存在破壞了大哥,龐青雲和二哥趙二虎之間的情誼,其實這不是根本的問題。
姜武午陽的覺悟沒有那麼高,了解不到龐青雲的用意。
是以在龐青雲上任兩江總督的時候,姜武陽對龐青雲下手,并且一直念叨兄弟亂我兄弟者必殺之,意思就是尊崇投名狀,在他看來,這是之前立下的契約,不能夠違背。
而姜武陽和龐青雲自己都不知道的是,龐青雲上任本來就是朝廷挖的一個坑。
趁着放慶祝火炮的響聲,背後出現了一個洋槍手偷襲龐青雲。
而姜午陽本來根本打不過龐青雲,是龐青雲中槍了他才有機會,但是姜午陽根本不知道。
在龐青雲中槍了的那一刻,他自己心裡已經清楚了,原來是朝廷不讓他活。
短暫的一瞬間,龐青雲明白了一切。
看到倒地的龐青雲背上的傷痕,姜午陽才明白了一點,是有人偷襲了他的大哥,但是他還沒有搞懂狀況與後果。
龐青雲之是以笑着,最後對姜午陽說出了:快,投名狀,這句話用意我認為包含了兩個層面。
看到畫面沒有,龐青雲最後是笑着說的,這個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龐青雲的身份是上任兩江總督,那麼姜午陽的行為相當于是行刺兩江總督。
是以背後的洋槍手可以活下來,而姜午陽則成了名正言順的刺客。
那麼朝廷與慈禧太後,能夠更加體面的處理這個問題,他可以說成朝廷的兩江總督上任之時被人行刺。
是把話講得多好聽,處理的結果多麼圓滿呢。
是以姜午陽是一定會是一個背鍋的人,龐青雲心裡清楚。
于是就告訴他,趕緊遵從投名狀和我一起去吧,因為就算你不和我同去朝廷也會讓你後去。
第2個原因,龐青雲醒悟了,他笑着說的投名狀,倒地的這一刻,他已經一無所有了。
是以我認為:
他笑着對姜午陽說投名狀這三個字,意味着他醒悟過後覺得自己還有兄弟,他認姜午陽為兄弟。
也算是看透了人生,因為大勢已去,還有一種意思可能是讓姜午陽立即下手,他希望能死在自己兄弟的手上,來洗刷罪惡。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
是以在龐青雲看來,這一刻他也許是最幸福的。
他對姜武陽說投名狀三個字,可能也是他給兄弟最後的解決方案,兄弟同死是最好的。
但是姜午陽聽不懂他,不明白,思維還是有一些固化。
是以在投名狀的片尾用幾個字,解釋了姜武陽的,結果他被淩遲。
其實在完整未删減版本當中,還有姜武陽最後的畫面。
完整版姜午陽最後的畫面,還有一張刑場的,有很多小刀
縱觀龐青雲的一生,他是一個有夢想的人,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人。
他擁有滿腔熱血也有遠大的志向,他想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是以很直接的對慈禧太後說免除兩江三年的賦稅。
這句話在朝堂之上說出來了,一是讓慈禧很為難。
二是龐青雲得罪了朝堂的很多人,大家都想免賦稅,大家都會眼紅龐青雲,是以難免會在背後使一些小手段。
再加上龐青雲不和兩位大人結盟,兩位大人也不會替他說話,等于說龐青雲隻是一個空頭的兩江總督身後沒有人。
那他就相當于一個孤子,一個孤臣,結局也是可想而知了,當然也是獨自一個人孤獨的離去。
是以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在職場當中要懂一些人情世故,要知道人際關系的重要。
哪怕你看到某些人非常不爽,也不要裝在面子上,還是要學會圓滑一點,懂得周旋啊。
希望大家看完投名狀,這部電影能夠有所了解與收獲!
喜歡文章的家人,請點贊關注[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