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息股票投資:突破傳統股息規範

作者:摩根資産管理
高息股票投資:突破傳統股息規範

高息股票政策助投資者達到三大目标

以傳統股息投資捕捉收益機遇的做法,久經時間考驗。在多元資産配置當中,股票收益政策是重要的收益來源,同時能提供資本增值的機會。雖然這一點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仍然成立,但是市場較以往有了更多變化,我們留意到客戶越來越需要平衡多個投資目标,包括:

1) 尋求更高收益,

2) 捕捉潛在資本升值,

3) 降低風險。我們相信一個結合派息股與售出認購期權1的組合,有助滿足目前迫切但具挑戰性的需要。

目标1:尋求更高收益

雖然傳統股息是各類股票收益政策的核心所在,但是非傳統的方法,例如在投資組合以外售出認購期權,有助産生額外收益。透過售出認購期權1(即舍棄部分資本增值潛力),便可将潛在的資本增值轉化成持續的收益流。此外,在市場波動性較大之時,亦可留意到作為收益的期權金可能會較高。

如圖1所示,以期權金形式收取的額外收益,有助改善投資組合的收益狀況,并可在市場波動性加劇時對沖下行風險,平衡投資組合的總回報,同時降低相對大市的波動性。

圖1:以期權金作為額外收益

高息股票投資:突破傳統股息規範

資料來源:彭博,摩根資産管理,資料截至2023年10月底、派息率為MSCI亞太(除日本)指的12個月股息率。透過售出30%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期權(對沖值為40%)取得期權金。僅供說明之用。售出認購期權有可能舍棄部分資本升幅。預計收入并無保證,而且不代表正回報。過往表現并非目前及未來業績的可靠名額。指數不包括費用或營運開支,且不可作實際投資。

以上投資組合配置屬于假設性質,僅供說明。假設的投資組合配置僅用作不同的風險/回報狀況展示,并非代表實際的資産配置

目标2:捕捉潛在資本升值

追求較高收益,并不一定要放棄股票市場所有上升潛力,尤其是在亞洲市場。投資于派息股組合,同時售出認購期權(占投資組合約30%),這種混合政策有助在創造收益與争取資本增值之間取得平衡。

由于期權金有助補足部分收益流,使選股過程變得更加靈活。除了高派息公司外,還可投資于增長較高,但收益率較低的股票,以争取潛在的資本增值。以投資組合30%售出認購期權,投資者可保留70%亞洲股票持倉争取長期增長的潛在上升空間2。

從地區配置角度看,亞太區是股票收益投資者應該注視的地區。在過去15年間,亞太區企業平均派息率為3.7%,高于美國企業平均派息率1.9%,為尋求收益的人士帶來更高的收益回報3。此外,亞太區同時包括新興市場及成熟市場,投資領域更加多元廣泛。

目标3:降低風險

美聯儲等海外主要央行自2022年以來的快速加息,促使尋求收益的投資者轉向固定收益資産以争取更高的收益率,導緻投資組合中積累過多的存續期風險。包括投資級别及非投資級别債券在内的固定收益資産,均對信貸風險敏感。

我們認為結合股票長倉與期權短倉的股票收益政策,可為投資者提供與别不同的風險面向,避免債券通常伴随的存續期風險與信貸風險。

高息股票投資:突破傳統股息規範
高息股票投資:突破傳統股息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