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球爆倉!被坑的都是富豪?

雪球爆倉!被坑的都是富豪?

1月17日,一張微信聊天截圖在社交媒體瘋傳。

網傳圖檔顯示,一位“湯總”被告知:“您參與的2022年1月13日中證500指數雪球存續期為24個月,今日(2024年1月15日)為産品到期日,該筆起息價即期初價是7097.76,今日中證500指數收盤價即期末價為5193.3,因該合約保證金率為25%,期末價低于期初價25%以上(跌幅為-26.83%),故您此次投資的200萬本金和票息皆無。結算通知書待收到後發送,請知悉。”

而得知200萬元本金全無後,截圖中的“湯總”隻是回複一個“嗯”字。其淡定也是以在社交媒體上大火。

雪球爆倉!被坑的都是富豪?

據《财經》了解,所謂雪球産品,為一種挂鈎場外期權的理财産品,挂鈎的場外期權含有個股與指數,這裡面中證500指數與中證1000指數期權最為主流,這兩大品種流動性較好,也是以被大部分雪球産品選為挂鈎标的。

之是以被稱為“雪球”,是由于雪球期權的收益特征,隻要挂鈎标的不發生大跌,持有期限較長,雪球産品絕對收益會越來越多,就像滾雪球一樣。

雪球産品主要面向合格投資者銷售。此類産品主要管理機構為有資質的私募基金等,購買的管道則可能來自券商、信托、銀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機構。

一位券商客戶經理告訴《财經》,由于目前場外期權未對個人投資者開放,個人投資者參與場外期權就必須通過産品模式參與,至于雪球産品參與門檻,目前私募直銷産品管道為100萬元起投,券商資管管道則需要1000萬元起投。是以該類産品單個投資者投資的金額規模往往較大,容易引發市場關注。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韓乾對《财經》表示,雪球一般是指由券商發行的帶障礙條款的奇異期權産品,它的收益結構取決于挂鈎标的資産價格跟産品所設障礙價格上限(即敲出價格)和下限(即敲入價格)的關系。隻要标的資産價格突破上限或在上下限之間浮動,投資者都可以獲得對應票息,但如果标的資産價格向下跌破下限,就有可能發生虧損。

雪球産品的收益主要來自票息收入,其普遍的年化收益率為12%到15%。在大部分情況下,投資人都可以獲得票息收入。隻有挂鈎标的指數大幅下行并擊穿産品設定的敲入價格水準線(也就是安全墊)的情況下,雪球産品才會令投資人損失。而敲入行為會導緻雪球産品觸發賣出股指期貨對沖的操作,是以如果發生大規模雪球産品敲入,就會觸發大規模股指期貨賣出,進而傳遞到現貨市場導緻指數繼續下行。

以投資者購買100萬元“敲入價格80%、敲出價格103%、收益率15%,挂鈎中證500指數”一年期雪球産品為例,收益情況分以下幾種:

第一種情形為:一年内任意時點中證500指數上漲超過3%,觸發敲出,産品提前終止,投資者獲得年化15%、以存續期間進行折算的收益率;

第二種情形為:若指數跌破了80%價格線,觸發敲入,但在一年内又上漲超過103%的價格線,投資者還是能拿到年化15%的收益。是以觸發敲入不代表發生實際虧損,而是需要繼續觀察挂鈎标的後續表現;

第三種情形為:若指數一直在80%-103%價格區間徘徊,投資者一樣能拿到年化15%的收益;

第四種情形為:若指數先跌破80%,後面隻是漲到100%-103%之間,則投資者可拿回本金;

第五種情形為:若指數跌破80%,後期一直都沒能漲回100%,則投資者面臨本金損失,虧損幅度為指數下跌的幅度。

為何前述案例中的“湯總”會虧掉所有本金呢?原因在于其使用了杠杆。雪球分為100%全保證金雪球和限虧雪球。通俗了解,前者沒有杠杆,後者有杠杆。若湯總買的是100%保證金的産品,那麼他最大的虧損也是中證500指數的最大虧損,即26%。但湯總加了4倍杠杆,以200萬元的本金,撬動了800萬元的資金,是以他最大的虧損是26%×4,即104%,虧掉所有本金。

該案例提醒投資者,對于購買了限虧雪球的投資者而言,有本息盡失的風險。

雪球産品并非國内首創,其誕生于海外,至今已有20年的發展曆史。截至2021年,雪球産品在海外的存續産品數量約為45000隻,名義本金達3600億美元。該産品在低利率時代的海外市場備受投資者歡迎。

在國内,2017年年末,國内券商才創設了第一個“雪球”産品,此後該産品逐漸進入各大券商、私募和财富公司。近年來,雪球産品因具備較高的收益受到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規模一路攀升。但在市場走弱的時候,這種産品的尾部風險也逐漸顯露出來。

“雪球産品此前受到追捧,主要是因為雪球在未突破下限時投資者可以獲得年化12%到15%的固收票息,在目前各種資産收益率下滑的情況下很有吸引力。此外,一些券商發行的雪球産品帶有數倍杠杆,更是放大了雪球的收益率。在此前的一小波牛市下,券商和投資者都賺了錢,是以雪球成為投資者争相追捧的熱門産品。但是大家都忽視了産品中蘊含的尾部風險。”韓乾表示。

有券商人士告訴《财經》,“雪球産品客戶主要是一些高淨值人士,在2018年—2021年受到追捧,但從2022年開始,增速放緩。過去兩年,部分券商的雪球業務處于虧損狀态。”

“對于券商而言,雪球要賺錢的核心是牛市,不斷敲出,因為雪球政策是靠敲出來賺基差的;如果不是牛市,那麼雪球其實就等同于買保險,不賺錢。”韓乾解釋道。

(來源:中證報、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