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省人大代表張慶金:建議加大對肥料科技研發、産品創新支援力度

作者: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記者 吳春波 文 馬騰飛 攝影】“聽取了政府工作報告,倍感振奮,也深受鼓舞。政府工作報告,翔實總結了全省2023年的工作,并對2024年高品質發展和安全生産、環境保護等重點工作進行了謀劃,我聽後感觸頗深。”今年河南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心連心集團總經理張慶金表示,公司将在省委、省政府的上司下,做好發展品質與安全生産、環保的平衡,為全省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張慶金代表今年提出了兩項提案建議:一是圍繞化肥創新方面,建議省政府相關部門加大肥料科技創新支援力度;二是圍繞化工企業高品質發展,建議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出台用電扶持政策,推動用能企業電氣化改造,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省人大代表張慶金:建議加大對肥料科技研發、産品創新支援力度

談肥料,建議加大創新和産品支援力度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端在自己手上,作為中國糧倉的河南責任重大。

張慶金介紹,在目前的農業生産中,化肥也被稱為是糧食作物的“糧食”,對照“農資強國”,國内化肥總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化肥技術、利用效率與先進國家仍有一定差距。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中國每年農田氮肥使用量大約3100多萬噸純氮,當季使用率僅為35%左右,累計使用率50%—60%,損失率達40%—50%,其中氨揮發損失15%—20%,農業種植業年氨排放約420萬—580萬噸氮。

由此可見,如何有效加強肥料使用率研發創新、加大社會肥料科技投入、提升農業測土配施、科學施肥、高效節能,已經成為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議題。

張慶金直言,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在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下,肥料科技創新走在了行業前列,但是對照先進國家,河南在化肥科技創新領域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基于上述情形,張慶金建議,希望省發展改革委、科技管理部門、農業科技、财稅部門等相關部門加大對肥料科技研發、産品創新的政策和資金支援力度,發揮河南農業大省先天優勢,營造肥料農業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努力打造化肥工業創新研發體系、農業肥料高效利用服務體系、土壤環境可持續發展大資料監測體系、農産品品質化、品牌化發展體系,持續推動我省的肥料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發展創新,使我們的“高效肥、高效農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金字招牌”。

談綠色發展,建議出台扶持政策推動工業企業“電汽化”轉型

目前,用能較多的工業企業,相較電力,使用鍋爐為動力的成本更為經濟,因為成本因素,企業用能上一般選擇自建鍋爐、盡量少用電。

但是從全社會資源、能源利用價值最大化、運作效率和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大工業企業多用電、不上鍋爐的用能模式更有利于全社會低碳、高效用能。

張慶金解釋稱,高載能、高耗能的大工業企業自建鍋爐的能力偏小,與大型火電廠超大型鍋爐相比,蒸汽熱能利用效率沒有直接用電能效使用率高;同時自建鍋爐的企業用能多是蒸汽推動,開停車、檢維修或調負荷,升降溫過程長,生産效率低。

基于此,張慶金建議,希望省發展改革委對大型工業企業出台用電扶持政策,或對用能優化改造的企業實行用電優惠,鼓勵用能電氣化改造更新;或向國家發改委建議出台相應用電政策,引導大工業企業新上項目直接電氣化,實作低碳高效用能,提升全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和綠色高品質發展水準。

張慶金表示,電氣化更新改造的好處比較多,首先開停車時間短,生産運作效率高;其次企業可節省鍋爐、脫鹽水固定資源的投資(約為項目總投資的10%—15%);再次,電替代蒸汽,電廠集中治理,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減輕社會監管服務壓力。

此外,随着将來綠電和清潔能源發電成本下降,大工業企業亦可做到無縫對接。

談企業發展,将從兩個方面入手提升發展能級

2023年,心連心集團繼續堅持“肥化并舉”戰略,堅持營運高效化、産品高端化的發展方向,持續優化大基地經營品質,加大高端産品研發投入,提升各系統營運效率,優化産品結構,實作了公司轉型更新和穩健發展的“雙跨越”。

财報資料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心連心實作淨利潤11.56億元,自建廠以來公司經營從未虧損,并保持了穩健向上的發展态勢。

與此同時,心連心也面臨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目前國家對化工行業高品質發展的相關要求越來越嚴格,這給化肥行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張慶金介紹,在綠色低碳、節能降耗等發展大趨勢下,不能适應這些趨勢的企業将逐漸被淘汰。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要求,将其作為發展動力,持續提升自身能力的企業将迎來更好發展。

張慶金表示,目前,心連心集團正在對照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積極開展企業内部的轉型更新,優化内部營運、提升各個系統能力,取得積極成效。

在此之前,心連心集團已連續十二年被評為“合成氨能效領跑者”,其在國内布局河南、新疆和江西三大基地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面對目前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加速對心連心集團的營銷模式提出的挑戰,我們正在積極探索營銷服務新模式,以更加适應市場需求的高端産品、配套的農業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市場的新興需求。社會需求和市場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企業隻有持續改進創新,才能适應、滿足社會不斷湧現的新需要。”張慶金表示。

談及下一步發展,張慶金表示,心連心集團将認真踐行高品質發展理念,堅持“以肥為基、肥化并舉”的戰略方針和“基地化”發展模式,按照“強鍊、延鍊、補鍊”的更新方向,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标,從兩個方面入手,推動企業轉型更新——

一是錨定“以肥為基 肥化并舉”發展戰略,深耕細作化肥主業,聚焦高端化肥産品,向上遊煤炭延伸、下遊高精尖精細化工品延伸,優化産品結構,在高品質發展的征程上,不斷加快前進的腳步。

二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堅持打造一流品牌,以個性化的産品滿足社會需求,實作集團高效、高端、高品質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責編:劉安琪 | 審校:李金雨 | 稽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