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博光:上周滬指四連陽,市場焦點在何處?

楊博光:上周滬指四連陽,市場焦點在何處?

楊博光:上周滬指四連陽,市場焦點在何處?

熱點:上周滬指四連陽,修複2900點關口,大藍籌股輪番上陣成為市場強支撐,有人說市場反彈因為政策利好消息,也有人說積極型政策一直都有,資金選擇這個時候入場進攻是另有原因。對此市場有何看法?

解讀:

就整體來看,上周上證指數收漲2.75%,深成指數、創業闆指分别收跌0.28%、1.92%,其中上證50表現亮眼,漲幅達到3.16%,中證1000與中證2000收跌,大盤股表現優異,權重闆塊驅動明顯,對市場形成支撐作用。

楊博光:上周滬指四連陽,市場焦點在何處?

資料來源:Wind

至于為什麼市場出現回升,首先,央行降準超出預期,是市場情緒好轉的催化劑。另一方面,管理層将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除了提高經營活動的效率與盈利外,增持、回購、加大分紅等市值管理方法将進一步提高效率。試參考美企的代理人制度,經營績效與獎勵期權,帶動美企的市值發展。如此一來,從經營角度有利于驅動央國企強化競争力,從投資者角度提高投資回報率,進一步發揮其在國民經濟中“定海神針”的作用。再去對比闆塊,石油石化、建築建材領域的央國企估值優勢顯著,是以大藍籌率先得到資金關注。後續本輪國央企改革浪潮不排除延續,從傳統制造業向其他低估值“中特估”細分領域擴散。

再來,目前市場好轉也離不開海外積極因素。上周美國、歐元區等發達經濟體市場維持強勢,但是亞太市場的日本與印度則未能延續強勢,A股與發達市場同走漲。同時我們發現,過去幾周iShare中國大盤股ETF(FXI)的看漲期權持倉量大幅上升,疊加上周滬深300ETF份額暴增,意味着人民币資産已受關注國際資金關注,值得投資者深思。

熱點:本周即将公布2024年以來首個制造業PMI 名額,海外方面,美聯儲議息會議即将召開,市場再度聚焦鮑威爾态度,這是否會影響A股反彈回升?2月行情如何看待?

解讀:

本周,面對制造業PMI的公布,市場關注的是,一、過去資料展現出目前仍處于主動去庫存階段的尾聲,此時服務業與财新PMI依舊亮眼,說明服務類、中小型企業的需求相對較佳。是以,此時這類需求能否轉化為制造業的新增需求,将是制造業PMI資料能否恢複至榮枯線以上的關鍵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短期上,或許受到春節停工因素的影響,投資者宜留心春運現象以判斷其影響力。二、相比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連續多個月維持在榮枯線以上,出廠價格表現相對低迷。相對應地,自物價指數中,PPI降幅收斂速度快于CPI。如今央行降準,意在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未來實際融資利率同步下降效應,需要與CPI相結合,宜關注價格端的邊際變化做參考。

此外,本周美聯儲議息會議上,預計鮑威爾延續早前的預期管理,逐漸扭正市場降息預期。更重要的是,美聯儲或者會提供更為清晰的放緩縮表路徑的細節。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宣布上調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利率,并打算于今年3月中旬關閉這融資視窗,意味着美商業銀行的套利空間不再,恢複使用傳統的貼現視窗工具以應對日常的流動性需求。重要的是,使用BTFP時,美債等抵押品是按照票面價值,而貼現視窗則是按照抵押品的市值計算。目前美債維持大量發行,再加上美聯儲扭正降息預期,美債收益率或會重新回到高位徘徊,形成美債市值跌,将強化美商業銀行流動性收緊的影響。

楊博光:上周滬指四連陽,市場焦點在何處?

資料來源:Wind

是以,海外高利率貨币政策的滞後效應或逐漸顯現,美聯儲放緩縮表,來應付美債供給沖擊的必要性提高,無形中直接的影響是同步擡升美元的價值。尤其,美國大選之年,面對寬财政要求與高利率困境,美聯儲需要協同财政部任務。如此一來,在美債收益率的反彈将繼續壓制成長闆塊表現,面對海外擾動之際,A股市場價值風格優于成長,資金圍繞央國企改革的博弈有望持續,投資者宜關注結構性的擴散機會。

熱點:日本央行1月繼續“按兵不動”,維持利率不變,但是短端日債收益率大幅攀升,其中暗含了什麼重要資訊?面對美元對日元匯率再度逼近150關口,日本當局會采取什麼應對措施?對投資者而言有何啟示?

解析:

1月議息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但随後日本債彙兩市上演“過山車”行情。究其因,在利率決議後,日央行長表示若價格目标在望,将考慮是否繼續購買ETF,說明本次議息會議“鴿中帶鷹”,加劇日本資産價格的波動性,同時市場預期日本央行貨币政策或即将轉向。

從經濟内需方面,12月日本剔除生鮮食品和能源CPI同比增長為3.7%,總量為2.6%,雖然較11月有所回落,日本工資名義增速延續擴張,實際薪酬同比降幅收窄,居民收入增加将刺激消費需求的擴張,工資與通脹螺旋的現象已逐漸顯現。而消費需求将助力通脹升溫,預示即将到來的工資“春鬥”将對工資增速要求更高,日本内需動能将持續修複。出口方面,由于2023年日元兌美元貶值,2023年全年出口創新高。尤其12月出口增速加速回升,美國補庫需求升溫,日本對美國出口增速保持連續27個月增長。同時日本與中國在晶片制造裝置領域的貿易活動活躍,疊加半導體周期進入底部區間,未來需求恢複将支撐作為外向型的日本經濟。

楊博光:上周滬指四連陽,市場焦點在何處?

資料來源:Wind

總結上,日本經濟處于溫和複蘇狀态,名義工資增長,通脹高于政策目标水準,貨币政策或即将轉向。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若日央行貨币政策正常化,日本利率擡升,與海外發達經濟體利差收窄,或推動日本海外資本的投資回流,日元進入升值周期,同時增加海外資産波動的風險。第二:在貨币政策正常化之際,外圍發達經濟體已由降息時間表讨論轉向進度表進行模式,通脹對日本來說得之不易,擁抱通脹時間與進度似乎會長于其他經濟體,若成立,弱歐元發生到弱日元持續,推升美元的貢獻度将提高。面對紛擾之餘,中國央行大幅降準0.5%,彰顯貨币政策以我為主,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離岸人民币隔夜拆借利率大幅回升,預示人民币資産受關注度正在提升,中國資産的配置價值提高。

本文僅記載楊博光(執業證号:S0340619060008)的觀點與心得,不代表所任職機構的立場,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所釋出的觀點和陳述不構成對任何人或任何組織的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