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作者:陀螺儀電影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1951年2月,北韓戰場上爆發一場異常激烈的戰鬥,讓美軍不願再提。

北韓戰争爆發後,志願軍用堅韌的意志和精妙的戰術,将美軍死死壓制住,在經過三次戰役後,雙方都互有損傷,開始積蓄力量。

彭德懷在仔細思考後,确定了戰鬥的時機,于是一場對美國來說不願再提及的戰鬥就此打響。

那麼,這一次的戰鬥,是如何爆發的?最終的戰鬥結果如何呢?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第四次戰役

1951年年初,志願軍在北韓戰場上發動了第三次戰役,随後占領漢城。

但對比美軍來說,志願軍在機動性方面比較差,在加上美軍的空中力量壓制,我們的補給線被控制的很嚴重,是以在第三次戰役結束後,我軍選擇後撤。

美軍因為無法預測我軍動向,也不知我軍後續的戰鬥目标,是以沒有貿然追擊,并且此時美軍内部也因為去留問題争執不休,雙方都迎來了暫時的休正。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北韓戰争我軍的戰鬥力雖然強悍,但在硬體上确實差美軍很多,尤其是在經過三次戰役後,人員損失很大,我們需要新的兵員進行補充。

如何讓第二批兵員能順利進入北韓戰争,補充前線的兵力,也成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是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後,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戰役爆發。

也是在第四次戰役當中,出現了一場為人津津樂道戰役,橫城反擊戰,這場戰役堪稱穿插迂回作戰的教科書。

1951年1月25日,在李微奇的指揮下,聯合國軍從東西兩線開始,對志願軍進行了壓制,意圖把志願軍壓回三八線以北。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面對來勢洶洶的聯合國軍,我軍迅速做出了相關政策,即“西頂東反”。

在西部戰線漢江南岸區域,死頂住聯合國軍的攻勢,堅持防禦,拖住聯合國軍進攻的大部隊。

而在東線區域,則選擇誘敵深入,抓住時機對聯合國軍進行反擊,以這樣的方式,從側翼去圍攻西線的聯合國軍主力,逼迫他們撤退。

在政策制定完成後,雖然大方針是不會變得,但具體情況還要看戰場上的變化。

就在西線被美軍大力壓制的,防守極為困難的時候,一個解決聯合國軍的機會悄然出現。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原來,因為在西側戰線,我們死死頂住聯合國軍後,東線的聯合國軍在看到志願軍在東線相對弱勢的情況下,在橫城以及砥平裡兩個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兵力集結。

這兩個地區其實已經沖進了我軍的防線範圍内,從戰場地圖上來看,這兩處就好像突出來的部分,與聯合國軍的後部有着一定的脫離,并且這樣突出的三角部分,很容易受到三方夾擊。

如果我們能将這兩個地方的聯合國軍吃下,那不僅能極大的緩解我軍壓力,也能迅速抓住機會讓第二批的入朝的志願軍順利來到前線。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但我軍的兵力此時來看,隻能吃得下其中一塊,那麼彭老總當時為何會選擇橫城地區的聯合國軍?在選擇了這個方向後,我們是如何将其徹底吃下的?

橫城殲滅戰

北韓戰争第四次戰役時,我軍與聯合國軍有過一次激烈對抗,讓美軍不願再提。

1951年,北韓戰争第四次戰役爆發,我軍定下“西頂東反”的戰略方針,并在戰鬥開始後,發現了一個非常好的,反擊聯合國軍的機會。

此時聯合國軍在東線兩處地區進行了集結,這兩處已經進入了我軍防線以内,是以如果能吃下其中一處,對我軍的後續戰鬥将很有幫助。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那麼,彭老總當時是如何進行選擇的?這場戰鬥,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在仔細研究了橫城與砥平裡這兩處之後,彭老總做出決定,吃下橫城的聯合國軍。

之是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核心原因在于,橫城集結的聯合國軍,雖然數量上要比砥平裡的多,但頂在前面的都是南北韓的軍隊,戰鬥力比不上美軍。

另外,橫城的聯合國軍處于運動狀态,沒有完全穩定,突出的範圍也比砥平裡更多,更容易被夾擊,對于我們來說這是個好事,能比較容易将其吃下。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并且,如果能夠吃下這部分聯合國軍,我軍可以向南線進行擴張,如果吃不下,戰況失利了,我們也能夠控制洪川地區,對之後的戰鬥很有幫助。

當然,雖然在考慮的過程中,彭老總未勝先言敗,但實際上,以我軍的實力來說,橫城地區被我們殲滅的機率是相當大的。

1951年2月9日,我軍已經開始了集結,鄧華要求第40、第66軍全部、第42軍主力及第39軍1個師,共9個師兵力集中,對橫城地區的聯合國軍進行圍剿。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而橫城地區的聯合國軍兵力,則包括南北韓的1個師部,以及美軍的1個團,戰力上我軍其實是占據了一定優勢的。

我們的任務,就是在最快的時間内,将這些聯合國軍直接全部殲滅,不給敵方反應的時間。

2月11日,我們的隊伍已經接近橫城區域,并在東西大約33公裡的範圍内,做好了戰鬥準備。

為了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我們首先對對方進行了火力急襲,然後再發起攻勢。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火力急襲讓對方陷入了一定的混亂,而在鄧華的安排下,則是兩個團進行正面壓制,而一個團從中穿插到敵方後位,順利将敵方隊伍進行分割。

這樣的打法美軍從來沒見過,是以戰鬥一開始,聯合國軍就陷入了我軍的戰術當中。

當時的40軍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個順口溜:18打,19看,120圍着團團轉,這就是對這場戰鬥最真實的寫照。

而其他的隊伍此刻也沒有閑着,在聯合國軍的隊伍被分割後,我們的隊伍就對聯合國軍進行了全面包圍。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北韓地區的地形以林地為主,是以如果我們的包圍過于松垮,就非常容易出現被突破或者遺漏的情況,是以我們必須把包圍圈收緊。

那麼,在戰場完成分割後,我們是如何圍堵敵軍的?這場戰鬥對後續北韓戰争有着怎樣的影響呢?

獲得勝利

北韓戰争第四次戰役時,我軍計劃圍剿橫城集結的聯合國軍,一戰讓美軍徹底膽寒。

在橫城反擊戰爆發之後,我軍的戰術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聯合國軍被我們快速分割開,但想要将其全部殲滅,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因為地形原因,如果我們的包圍不夠緊密,對方就有可能完成突圍。

那麼,在戰場分割結束後,我們是怎麼把這些敵人殲滅的?這場戰鬥對北韓戰場有何影響呢?

聯合國軍被我們分割完成後,志願軍第42軍已經在指定位置進行圍困了。

2月12日淩晨的時候,42軍在先後殲滅敵軍一個連隊和一個營後,攻下了上物安裡、石子洞,并且順利與第40軍118師彙合。

在兩軍完成彙合之後,我們就徹底切斷了了南北韓軍的第8師,與橫城的聯系。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而另外的第39軍117師,則選擇了輕裝上陣,短時間内急行軍30公裡,提前到達預定地點,直接吧南北韓的第8師後路堵死,也抵住了橫城前來支援隊伍的道路,就此南北韓第8師徹底被我們控制。

在基本完成了全面分割敵軍的任務後,我們在殲滅時也以分割包圍的方式進行,重點攻擊地方的炮兵,這樣一來敵方的步兵失去重火力支援,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到了2月13日的淩晨,這場橫城就此落下了帷幕,這場戰鬥的結果非常喜人,經過統計,我軍順利殲敵 1.2萬餘人,并在戰鬥中繳獲7輛坦克,500多輛汽車,火炮、槍支等更是不計其數。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戰鬥勝利後,我們也對砥平裡進行了反擊戰鬥,但這一次的戰鬥并沒有橫城這樣順利,砥平裡的聯合國軍數量比預計中要更多,達到6000多人。

并且這裡的防禦工事建構也相當完善,是以雖然我們順利将敵方壓到了2平方公裡的狹長區域進行殲滅,但對方的反抗力量很強,沒有及時完成殲滅作戰。

此時地方的援軍已經感到,我們失去了殲滅的機會,就此撤退,砥平裡的反擊圍剿工作并沒有完成。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不過因為橫城反擊戰的目标已經完成,是以對我軍來說,最初的目标已經達到,雖然砥平裡戰鬥并不順利,但對西線的防守隊伍還是有了很大幫助,也讓聯合國軍無力再對我們進行騷擾,第二批志願軍順利入朝,對前線缺乏的戰力進行了補充。

而橫城一戰,對美軍和南北韓軍都帶來了巨大壓力,尤其是南北韓軍,活下來的部分士兵一度對志願軍産生了恐懼心理。

在戰鬥中,每每看到我軍的出現,不少南北韓軍都被吓得直接撤退,我們成為了他們心中的天兵天将。

橫城戰役:殲滅聯合國軍最多的一戰,屍山血海,美軍終生不願再提

橫城反擊戰,成為了聯合國軍的一場噩夢,因為這場作戰時間段,美軍又被打的沒有還手之力,是以這場戰鬥被提及并不多,也不算出名。

但橫城反擊戰的戰術政策,一直卻為大家津津樂道,堪稱是穿插迂回作戰的教科書!

本文由“洞鑒曆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參考資料: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

《橫城反擊戰:穿插迂回作戰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