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古老的安徽南陵縣,坐落着一座獨特的山——射的山,亦稱作筆架山。緻富饒的大工山與之互相眺望,猶如靶子的形狀,這就是射的山之由來。據史書記載,這座山區曾是采銅者的天堂,然而經過時間的洗滌,如今已成為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存在。
自古以來,這裡就流傳着關于射的山頂擁有玉石的傳說。筆者在探尋當地的曆史記載時,在南宋刻本《太平寰宇記》殘卷中找到了相關記錄,書中較長的描述了射的山在南陵縣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特征。據書中所言,射的山原屬南陵縣管理,現今的筆架山便是射的山之前的名字。
傳說當年山頂有玉石,群眾多聞之後紛紛前往尋寶,卻因遭遇風雨未能如願,山頂的石頭是以被誤認為是玉石。無人機的高空拍攝讓這段曆史重制在眼前,遙觀其形,山頂的白色石頭宛若古代的箭靶,是以才有了射的山這個名字。
如今,曆史的塵埃漸漸散去,無人機的出現使得人們能夠更加直覺地觀察到筆架山的全貌。對于這個富有争議的山巒,人們對它的存在感到既好奇又質疑。盡管學術界普遍認為筆架山是一座經過代代改造形成的山地,但民間許多人都堅信它是一座遠古火山的殘留部分。
我本人也曾多次造訪此地,每次飛行之旅都能帶給我新的感悟。在飛機高度幾千英尺以上的我,俯瞰筆架山,眼前展現出的是一個呈弧線型的青山環繞的地區,而非傳統印象中,直聳入雲的陡峭山脈。當我調整角度飛向筆架山的另一端時,一幕場景令我震驚不已。整條山脊的走勢完全就是一位曲線優美的女性身材,這無疑增加了筆架山的神秘莫測。
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衛星圖像的使用已經不再局限于科研人員之間,普通人也可以通過衛星圖像了解自己所在地區的曆史真相以及地理面貌。根據我手中掌握的最新資料顯示,至今為止,安徽南陵縣一共有四座著名的火山遺址,分别為合肥市大蜀山、枞陽浮山、明光市女山以及繁昌馬仁山。其中,合肥市大蜀山的形态最為類似于尾錘式火山,即在一個遠古時期發生過多次噴發活動,後經多年演化和地質變遷,才形成今日所見的地形形态。這與公衆普遍懷疑筆架山為火山遺址的觀點更為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