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日益激烈競争壓力,國内新能源汽車将會形成怎樣的格局?

風起雲湧,國産汽車,誰會成為第二個比亞迪?我直接亮明自己的觀點,新能源汽車的江湖,比亞迪是絕對的龍頭,未來十年之内,國内廠商将無人匹敵,是以,國内新能源汽車,将會形成,“一超多強”的格局,就是說,以比亞迪為首,多廠商為輔。下面,我們通過競争優勢,業務模式等方面,分析一下,部分車企的競争優勢與劣勢。

面對日益激烈競争壓力,國内新能源汽車将會形成怎樣的格局?

一、比亞迪:

1、技術優勢:在電池、電機、電控系統方面擁有自主研發及創新能力。

2、完整的産業鍊:無論是原材料,還是零部件到整車的生産制造,都自主可控,這便降低了成本。

3、市場營銷優勢:深耕汽車領域很多年,品質可靠、成本效益高、并且比亞迪還能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心理制定相應政策,深受消費者喜愛。

4、劣勢:與國際企業相比,人才引進與培養有待提高,高端市場覆寫不完善,國家政策的影響等。

面對日益激烈競争壓力,國内新能源汽車将會形成怎樣的格局?

二、蔚來、小鵬、理想

1、他們的優勢:蔚來注重高端市場,品質和性能得到了市場認可,有完整的售後服務體系,最大的亮點是,在智能駕駛與智能駕駛具備一定的技術優勢:小鵬注重技術創新與智能化,擁有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智能導航系統等,設計的車型,也比較時尚年輕,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需求;理想價格親民,産品穩定可靠,主要在新能源SUV市場有一定的份額與品牌認識度。

2、他們的劣勢:蔚來,價格高、知名度有待提高,财務及營運成本,是一大挑戰;小鵬品牌宣傳與推廣較弱,産業鍊整合能力與成本控制也面臨着一些問題;理想的智能駕駛、自動駕駛、售後服務,這些方面比較薄弱。

面對日益激烈競争壓力,國内新能源汽車将會形成怎樣的格局?

三、吉利、廣汽、長城

1、他們的優勢:吉利知名度高,技術研發能力強,擁有豐富的産品線;廣汽有強大的産業鍊整合能力、超強的自主研發能力,多樣化的産品線;長城有廣泛的銷售管道,較高的品牌影響力,以及深厚的技術積累。

2、他們的劣勢:吉利高端品牌弱,銷售管道單一,以及汽車品質方面有待提升;廣汽主要集中在傳統的銷售管道,在一些細節上和可靠性能需要加強;長城的車型及市場領域的拓展不夠,創新能力與服務品質有待提升。

面對日益激烈競争壓力,國内新能源汽車将會形成怎樣的格局?

四、結論:

由于篇幅有限,一些汽車廠商并未在讨論之列,并非他們不夠優秀。比如,小米汽車、華為汽車、長安汽車等,他們都有各自的優勢與劣勢,但是整體來看,比亞迪具備更強的市場競争力,不僅僅是因為有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還有完整的産業鍊,以及政府支援,就已經能甩部分廠商幾條街。

各位、怎麼看?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