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咳嗽、哮喘、痰多,明朝一方子,滋陰養血、止咳平喘,讓肺更舒服

作者:中醫葉東州

寒冬時節,天氣寒冷,氣溫下降,除了常見的感冒、風寒容易發生以外,也是哮喘病的高發期,患有哮喘病的患者深有體會,呼吸困難、胸部憋悶、喘息咳痰……這些症狀經常發生,阻塞的氣道,難受得讓人近乎窒息。

咳嗽、哮喘、痰多,明朝一方子,滋陰養血、止咳平喘,讓肺更舒服

中醫怎麼看呢?有沒有什麼好的調理方法呢?

中醫認為,哮喘病的發生可以分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賦不足,後天失養,導緻肺、脾、腎等髒腑功能失調,氣機不利,痰濕内生,伏于肺竅,久而化熱生痰。外因主要是由于環境、氣候、飲食等因素影響,導緻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觸發哮喘。

患者情況

前段時間,我接診了一位患者,今年65歲了,平時經常咳喘氣短、咽癢痰多、口幹咽燥、咽喉腫大出血、惡心嘔吐等情況,此外還經常感覺胸脅處脹得難受。

經過舌診、脈象、問詢等多方了解情況,綜合判斷後,我得出結論,這位患者主要是年齡大了,陰虛,氣血不足,抵抗力下降,再加上外感風寒引起的肺腎虛寒類的慢性哮喘疾病。

咳嗽、哮喘、痰多,明朝一方子,滋陰養血、止咳平喘,讓肺更舒服

調理方案

針對于患者這種情況,調理方案主要以滋陰養血、燥濕化痰為主。參考在金水六君煎的基礎上加上白芥子辨證,因為患者痰盛氣滞,常常伴有胸脅脹滿難受的症狀,白芥子可以行氣化滞。

金水六君煎源自明朝著名醫家張景嶽的《景嶽全書》,方子由當歸、熟地黃、陳皮、半夏、茯苓、炙甘草組成。

方用熟地黃、當歸滋肺腎陰血以治本,陳皮、半夏、茯苓、炙甘草燥濕化痰以治标,标本兼治。對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等症有很好的療效。

咳嗽、哮喘、痰多,明朝一方子,滋陰養血、止咳平喘,讓肺更舒服

患者使用幾個療程後,效果特别好,咳喘氣短、口幹咽燥、惡心嘔吐、咽喉腫脹等問題都有好轉,而且,胸脅脹痛問題也消失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每個人體質不同,大家不要盲目比對症狀跟風用藥,咱們下期再見。

舉報/回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