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努力越優秀 國研政情·經濟資訊智庫:盤點十大“勞模”企業家

作者:自在松鼠5V

越努力越優秀 國研政情·經濟資訊智庫:盤點十大“勞模”企業家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中國企業家手機報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國研政情·謀定論道-經濟資訊研究智庫 國研智庫·中國國政研究 國情講壇·中國國情研究 商協社團·全國工商聯 經信研究·中國經濟和資訊化 謀定論道·中國企業家論壇 哲商對話·中國儒商大會 赢在商道·中國營銷企劃 健康中國·大健康醫藥産業論壇 國稻種芯·藥食同源健康産業論壇 萬赢信采編:

越努力越優秀 國研政情·經濟資訊智庫:盤點十大“勞模”企業家
越努力越優秀 國研政情·經濟資訊智庫:盤點十大“勞模”企業家

我們熟知的那些企業家,幾乎個個都是“勞模”。謀定研究中國智庫:哲商對話·中國儒商大會-國研政情·謀定論道-經濟資訊智庫。他們不僅富有創新精神,更有你想象不到的勤奮、專注、拼搏和自律,這是企業獲得可持續成功的原因,也是引導商業向善的企業家精神。

胡潤研究院曾釋出過一份企業大佬的作息時間報告,報告發現越是優秀的人,越努力。他們走訪了超過500名身家過億的富豪,發現這些富豪的平均睡眠時間6.6個小時,其中三成億萬富豪日平均睡眠不足6個小時。成功企業家的背後,幾乎都有着常人無法想象的勤奮和自律,這是對工作的熱愛所緻,也是創業的初心使然。

在技術創造突飛猛進的今天,我們仍然年複一年去歌頌勤奮的價值觀,正是因為它不僅是成功的意義,還是每個勞動者不斷進取的閃光點。五一小長假第二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勤勉的勞模企業家(排名不分先後),展現那些成功背後的堅守與奮鬥,在思索商業成功的同時,也來砥砺自我不斷奮進。

NO.1

任正非

成功源于勤勞和焦慮感

管理界曾有一本流傳甚廣的經典書籍名為《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這也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座右銘。對于華為的成功,任正非曾表示有三個要素:有一個堅強、有力的上司集團,聽得進去批評;有一個嚴格有序的規則、制度,同時這個規則、制度是進取的;有一個龐大、勤勞、勇敢、善于學習和強大執行力的奮鬥群體。

而在科技圈,華為也常被網友調侃為“加班重災區”,在公司内部也有著名的“床墊文化”,即員工在辦公桌下備好床墊,加班工作太累時,可以抽出來直接睡,睡醒繼續工作。這種“習以為常”的加班氣氛,最初的起源就是任正非——在他的辦公室中,也擺放着一個簡單小床,用于加班時睡覺。

在外界看來,任正非對工作高度投入。但任正非的工作态度,卻可能來自于他的“焦慮感”,相比其他科技大佬,生于1944年的任正非年紀較大,創立華為時已43歲,在創業之前,他剛剛經曆了被公司除名和夫妻離婚,背負着200萬債務。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文中寫到,“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時候,創立華為的。”

是以,在創業30餘年中,任正非始終對華為保持高度的危機感。在任正非另一篇流傳甚廣的《華為的冬天》一文中,他直率地寫到“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點。”在三十餘年的創業時間裡,任正非始終勤勉,并保持高度的危機感,是以,在幾次危機面前,任正非都始終帶領華為化險為夷,并持續前進。

NO.2

李嘉誠

手表永遠都要提前10分鐘

他在苦難中擁抱夢想逆難而上;在謹慎中大膽想象并把構想化為現實;他長期被各大财富排行榜列為“亞洲首富”,同時也将1/3财富捐獻社會,他是華人社會尤其是華人商界近乎家喻戶曉的标杆人物……在最近百年的華人商業社會,無論以企業經營與财富成就而論、還是以社會貢獻和影響而論,李嘉誠都會是一個榜樣。

李嘉誠1928年生于中國廣東潮州,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全家逃難到香港。1950年,他創立了長江實業。将手表調快10分鐘是李嘉誠多年以來養成的一種習慣。在李嘉誠看來,這就是一種抓住機遇的表現。在商場中有所收獲的人,一定都是勤勞的、善于把握先機的人。每天提前10分鐘,就意味着每天多10分鐘的機會。

在李嘉誠的眼裡,什麼是先機?當一個新事物出現,隻有5%的人知道時,趕緊做,這就是機會,做早就是先機。當有50%的人知道時,你做個消費者就行了。當超過50%時,你看都不用去看了!這是使李嘉誠常勝不敗的一個重要因素。透過這個“先機”要訣,我們不難發現,趕緊、做早等字眼無不傳遞着一個重要的資訊,那就是——勤奮。

NO.3

馬化騰

淩晨4點回郵件,半夜上知乎提問

早在十多年前,馬化騰淩晨不下班、淩晨3點回郵件等事迹,就已經在各個報道中流傳開。曾有報道寫到,在結婚前,馬化騰總是在辦公室工作超過半夜12點,各個部門主管也隻好每天陪着,直到馬化騰結婚後,才将這一時間提前至9、10點,使不少員工松一口氣。

吳曉波曾在騰訊傳中寫道,有一個程式員在半夜2點發郵件給馬化騰,本想發完就睡了,沒想到20多分鐘後,就收到了馬化騰的修改回複郵件;另一個流傳甚廣的例子是,馬化騰在淩晨4點半發的郵件,經過總裁、副總裁和幾個總經理的讨論回複,在當晚10點,就發出了該項目的詳細排期,全程用時18小時。

在無數個工作的深夜中,馬化騰所做的,可能不僅是具體工作,也有對網際網路未來發展的種種思考。去年10月的一天深夜,他在知乎上寫下這樣一個問題:“未來十年哪些基礎學科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産業?産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這是他第二次在知乎上提問,上一次是2012年5月7日的淩晨2點15分,他在知乎上寫下第一個問題:整個人類處于網際網路發展的哪個階段?下一個十年,網際網路更新的大緻方向在哪裡?而近年來,他的追問又頻繁的關注到了商業向善和可持續發展上。

而思考的背後就是實打實的行動。就在上周,騰訊便再現大手筆:在提出“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的同時,宣布為此首期投入500億元,設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推動戰略落地。據了解,這500億元将用于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對包括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FEW(食物、能源與水)、公衆應急、養老科技和公益數字化等領域展開探索。

在勤于發問的馬化騰的引領下,騰訊對于社會責任和商業向善的執着追求,也正不斷邁進可持續發展的新境界

NO.4

雷軍

成功的唯一秘訣是認真拼命地工作

成功大多不可複制,或有深厚背景,或有時代際遇,但雷軍的成功卻給了普通人以希望。他的成功,是一個普通人持之以恒努力後的成功。雷軍在科技圈素有“勞模”之稱,單是以“勞模雷軍”為題的文章,在百度資訊中就有跨越900條搜尋結果。

從金山到小米,雷軍每次的守業立場都是“All in”。1990年,雷軍為了率領金山團隊與微軟競争,主動放棄了所有節假日,幾乎全天事情,采用7×16小時的事情光陰;在小米的創業初期,雷軍曾親身充當米聊客服,向業界推薦米聊。在當時的米聊通訊錄上,雷軍“收聽”了上千人。

雷軍多年好友、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曾爆料,雷軍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每周工作六到七天,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勞模,每天這麼高強度的工作,一定需要巨大的信念支撐。小米進階副總裁祁燕也曾透露,雷軍每天直到晚上一兩點才下班,中午飯是三四點,晚飯是十一二點。

bilibili董事長、CEO陳睿畢業後進入金山工作,成為了雷軍的技術助理,在他看來,雷軍就像是發電機。當記者問到陳睿從雷軍身上學到什麼?陳睿回答:正直、務實、有理想,包括一家公司應該有很強的文化、包括必須勤奮、不勤奮要感到羞愧、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将心比心。

在一次央視節目上,雷軍曾自曝說,“我如今基本天天中午飯大概三分鐘的光陰”。潘石屹也曾評估雷軍說,“我從沒見過一個企業家像雷軍這麼勤懇的”,他形容說,雷軍對産物的考慮點能夠細緻到手機外包裝的塑膠紙,而且在任何場合都在拿着小米手機、插線闆産物傾銷,“我見過好幾次,他就說你看我這個做得多好多好”。

雷軍從不吝啬對自家産物的贊美源于小米産品對于匠心創新的堅持。近年來,他更是親身化身小米“代言人”,每日至少發微網誌4、5條,為小米各類産物“打Call”。而在直播逐漸興起的這兩年,雷軍更是頻頻現身直播間,為産品帶貨代言。

NO.5

董明珠

從鐵娘子到帶貨女皇,工作幾十年沒修一天年假

她一手締造格力傳奇,見證格力電器成長蛻變為國際化家電企業;她敢言敢為,叫闆管道巨頭,對賭網際網路企業,擊退野蠻人;她堅持中國制造,鑽研核心技術,為中國造走向世界開出良方;當“中國制造”遭遇頻被舉牌的尴尬,她與“野蠻人”屢次交鋒……

董明珠于1954年8月出生于江蘇南京,1990年進入格力集團,2012年5月,被任命為格力集團董事長。她被很多人都稱為"全國勞動模範"的稱号,她自己也說過,在格力工作了近30年,從來沒有休過一天的年假。面對長期的高強度工作,即使生病住院,她也從未表示過遺憾。

熟悉董明珠的人說,進入格力前幾年,她每天幾乎隻睡五個小時。到了現在也總是熬夜,有時一有什麼想法,半夜一二點都會跳起來,拿起本子就記下來。她曾說,蒙上眼睛,通過氣流和聲音,我就能感覺到哪台是格力的空調。她會用最原始的方式——走訪,來保持對市場的敏感;她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是在走訪市場,面見經銷商;她會站在自己陽台上觀察鄰居家安裝的空調是否會因海風侵襲而鏽蝕。

67歲的董明珠仍然是個鬥士,早就可以安守功名的董明珠甚至比“60後”的鄭堅江、方洪波更活躍,對于争強好勝她也更偏執。偏執到網友無情的嘲諷與媒體八卦的醜化也阻擋不了董小姐與小她15歲的雷軍較個高下,一如剛入行時玩命追讨貨款的那個董明珠。

去年疫情肆虐的時候,家電行業遭受了很大打擊,“直播帶貨”的營銷模式興起,董明珠在格力銷售情況不景氣的時候,也積極投入到直播帶貨中,她的“野心”并不僅僅是做“銷售女王”,而是要帶領格力電器的經銷商摸索出适應電商時代的銷售模式。

NO.6

李彥宏

付出100倍努力,取得10倍優勢,方可領先1步

百度掌門人李彥宏從北京大學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因為剛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很多都得重新開始,語言不通,功課跟不上,但是那時候的李彥宏并沒有放棄,他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同時還要學習程式設計,往往熬夜到淩晨2點才睡覺,那個時候對于李彥宏來說是很苦的,但是他堅持下來了。

他先後擔任道·瓊斯公司進階顧問、《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資訊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網際網路企業——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據說,現在在谷歌學術搜尋還能找到李彥宏不少學術論文和專利。李彥宏所持有的“超鍊分析”技術專利,是奠定整個現代搜尋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

創辦百度後,他每天五點多起來,20%時間休息,25%時間打高爾夫,55%時間工作。李彥宏曾說道,自己很着急,現在的機會太多了,一定要決定哪些機會要放棄,做自己真正擅長的。李彥宏認為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如果不能夠不斷地學習就可能會被市場淘汰,是以他必須每天早起争取時間。

他還曾在百度内部信中強調,“這是一個技術價值再度閃耀的時代,而技術創新就是一次偉大的冒險,付出 100 倍的努力,取得 10 倍的優勢,方可領先 1 步。”

NO.7

姚勁波

努力到極緻,就會有獎勵

從公司初創到紐交所敲鐘上市,再到合并競争對手,最終成為中國最大生活服務平台的掌門人,58集團 CEO姚勁波骨子裡有着湖南人的“霸蠻”精神:“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翻譯成國語大概就是,勤奮、執着和堅持。在央視《遇見大咖》節目中,談及與趕集的并購案時他表示,“我相信,努力到極緻,就會有獎勵,就會有奇迹發生。”

對于姚勁波來說,成功是長期努力、極緻努力的結果。“網際網路環境變化非常快,一個企業如果松懈下來,感覺非常安全、非常穩定,那就危險了。但沒有人可以用同樣的模式打敗你,我們就是那個颠覆者。創業就像一場遊戲,挨個碉堡必須炸掉,你過不了這個關,你的理想就會灰飛煙滅,如果意識到這一點,其實很多你不擅長的事情,都挺容易的。”

談及勤奮,他曾自曝時常會用小米掌門人雷軍勉勵自己,“我覺得雷軍是我們這個圈裡面特别努力的勞模,每次我比較累的時候,我就想想雷軍可能還在辦公,就心裡好受很多。”當然,姚勁波本人也十分勤奮。創業至今,他始終保持着一周至少一次的出差頻率,飛行時長如果按每次三個小時來算的話,一年至少有150到200個小時。

“除了像上市這樣孤立的高興時刻,大部分時間裡,商業都必然是艱難、不被關注的。”姚勁波說,“這其實是創業的常态:長期的埋頭積蓄能量,爆發,然後再積蓄能量,再爆發。”正如他在微網誌寫下的感悟:“一個熱愛生活、擁有理想,并為之堅持不懈、持續努力的人是值得尊重的。這些人就在我們身邊,他們蘊含無限可能和能量。這種尊重應該和成就和地位無關。人生追求應該是一個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結果。”

NO.8

王健林

沒有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是玩出來的

一個億,在凡人腳下是整個世界,在王健林眼裡卻是塵埃星辰。作為中國首富,王健林受到衆多優秀企業家和媒體的擁趸,他在做客魯豫有約時的“一個億”,為每個中國人種下一個小目标的夢。

王健林于1954年10月24日出生于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元壩鎮,1992年,他創立萬達集團;2017年1月14日,他在萬達集團年度工作報告中表示萬達的核心就是執行力,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并立下了9000億大目标,讓很多企業無法企及。

王健林如今已經67歲,但他每天上班很早,工作到很晚。關于對成功的看法,王建林曾經說,成功一是要勤奮,二是要有智慧,三是運氣。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你有什麼資格不去奮鬥?在接受央視财經頻道的采訪時,王健林分享了他的創業經曆。

“怎樣才能創業成功?我認為勤奮最重要,這點我深有體會。由于我是個轉業兵,在創業初期,對房地産行業一點兒也不了解,很多同行笑話我,他們評價,我早晚會從哪兒來回哪兒去。是以我下決心,先學習,在接下來的4到5年的時間裡,我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時間,白天正常上班,晚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學習。我相信勤能補拙,奮鬥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機遇和把握機遇。”

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有在2019年6月他在“2019天府論壇”上在對新時代川商精神的一番表态。他表示“多一點勤奮,少一點麻将。現在的新時代的川商應該多勤奮,這麼多的中國企業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很勤奮。沒有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是玩耍出來的,都是奮鬥出來的。盡管到現在我自己覺得說比誰更聰明,不是,就是勤奮更多一些,天道酬勤,勤奮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NO.9

宗慶後

賣兩塊錢一瓶純淨水成為中國首富的秘密

如果有十條成為首富的路徑,你一定不會選擇像宗慶後這樣的成功方式。在中國,賣房子成首富的一點也不稀奇,但靠賣2塊錢一瓶純淨水卻數度打榜中國首富的,恐怕隻有宗慶後了。這個像永動機一樣工作的老頭,似乎有着永無止盡的鬥志與毅力。

宗慶後于1945年11月16日生于浙江杭州。1989年,建立杭州娃哈哈。曾于2010年、2012年、2013年三次問鼎中國内地富豪榜首富寶座。工作就是其窮盡一生的愛好,從某個角度來說,宗慶後就像《荷馬史詩》裡的西西弗斯一樣,永遠都在和巨石、山坡死磕,不得解脫。可是,對于已經年逾七旬的宗慶後來說,這就是他能為一個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所做的全部。

這樣的經曆也讓年輕人們受益匪淺。在宗慶後去年的一場直播上,他的不少語錄就被網友直呼可愛,并引來了500多萬點贊。而他在直播中也不忘給那些想要創業的年輕人提了個醒:“我當時創業的時候也很艱難的,賣棒冰,4塊錢一箱,一百支棒冰,零售店要,我就騎着三輪車送過去,年輕人創業的時候也不能好高骛遠,要腳踏實地。”

NO.10

劉強東

企業家的堅持是一輩子、一生的堅持

在母校宿遷中學的演講上,劉強東透露自己每天的工作時間平均達到了16小時。每天要等到淩晨2點才休息,僅睡四個小時之後就起床趕往機場,又經常在飛機上又由于讀書錯過了吃午飯的時間。劉強東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時自己非常焦慮、失眠,甚至早上起床發現,自己一夜白頭。這何嘗不是劉強東勤奮、負責的最好展現。

他曾為青年創業者提供3點建議,其中之一便是堅持。劉強東認為,企業家的堅持是一輩子一生的堅持,他從1998年開始創業,2007年京東完成第一次融資,也第一次被媒體報道,中間整整10年,6年住在農民搭的工棚裡,四處漏風,4年住在自己的辦公室。

劉強東表示,住在辦公室不僅是為了省房租,更是為了不間斷服務使用者。他涉足網際網路行業後才發現,使用者服務是24小時制,那個年代有無數的網友是夜貓子,淩晨一兩點鐘還在上網,一有問題就在論壇裡提問。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劉強東自己上陣做客服。

鮮少有人知道,從2003年到2007年,整整4年京東使用者服務都是劉強東一個人做。為了保證全天24小時為會員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他住在木地闆上,買了一個老式鬧鈴,每兩個小時響一次。不管是前一天晚上到多晚,哪怕淩晨兩三點,劉強東都會在第二天早上8點半準時坐在會議室裡面,與所有京東的管理人員商讨會議,除非當天早上外出有活動或是出差。

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是一批批極具創造力的企業家,他們不僅具有這創新創業的天分,還是最勤奮的一類人。在這個五一勞動節,我們也祝這些長期奮鬥在工作一線的企業家們節日快樂,祝願商業社會在他們的帶領下也能創造美好、向善發展。

越努力越優秀 國研政情·經濟資訊智庫:盤點十大“勞模”企業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