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4年春晚舞台上,一個妝容誇張的非洲婦女正載歌載舞,她就是朱明瑛。
如今70歲高齡的她,依然熱衷于站在舞台上為觀衆帶來歡樂。
那麼,這位才華橫溢的女演員,為何要扮成非洲人民的樣子呢?
一樓平房裡,陽光透過窗戶灑落一室金黃,小女孩蹦蹦跳跳的身影驅散了屋外的寒意。
“明瑛,過來看電視!”母親的聲音傳來,小女孩撲向餐桌,眼前是一群隊員整齊劃一的舞蹈。
“媽媽,我也想跳得那麼好!”明瑛雙眼放光,母親仔細端詳着她,輕輕撫上她的頭發:“好孩子,隻要你肯努力,什麼夢想都會實作。”
與青梅竹馬結合,卻分道揚镳
上個世紀50年代,朱明瑛和相識多年的鄰居少年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彼此熟悉的身影,仿佛注定要攜手共度一生。
然而好景不長,激烈的争吵讓這個小家庭分崩離析。
一個6歲的孩子,跟着母親開始了漂泊的生活。
“告訴我,媽媽,爸爸真的不回來了嗎?”王珏緊緊攥着朱明瑛的衣角,眼裡噙滿淚水。
朱明瑛心如刀割,她蹲下身與兒子平視:“爸爸他,他去了很遠的地方......”話還沒說完,王珏已經撲進她懷裡大哭起來。
朱明瑛輕輕拍着兒子的背,淚水終于奪眶而出。
活着太不容易,她必須堅強起來。
作為舞蹈演員的她,渴望有更多的表演機會。
而丈夫想讓她辭職回家,兩人理念不合,争吵頻繁。
狹小的家中,吵架聲、摔門聲此起彼伏。
起初,朱明瑛還囑咐王珏去隔壁玩,後來幹脆讓他睡得早一些。
看着熟睡的兒子,她紅腫的眼睛再也忍不住疲憊。
最終,朱明瑛選擇了和音樂共舞的人生。
她也一直深愛着自己的孩子,為他操勞付出。
28歲開始學習外語歌曲,立志當上全能藝術家
1969年,已經是一名熟練舞者的朱明瑛陷入了職業危機。
按照慣例,她将在幾年後被安排退役。
這天,朱明瑛站在舞台側幕,看着一個個年輕的新人被導演安排在前排。
她想起自己雙親的離異和丈夫的抛棄,心中五味雜陳。
“我還想繼續跳舞,還想繼續唱歌,我愛的舞台不應當離我而去。”朱明瑛暗暗下定決心。
她找到一位懂得多國語言的老師,開始從字母學習。
起初覺得吃力,難以了解拗口的發音。
老師模仿一遍又一遍,她像個嬰兒般跟讀。
可就算老師贊她進步神速,她也絲毫感覺不到自己的語言能力在增長。
她曾一度失去信心,在長椅上默默流淚。
但為心中的理想,朱明瑛毫不氣餒。
她四處尋找廉價的教材和老師,一遍遍重複,終于可以流利說出幾句外語。
之後又找到音樂老師,苦練唱歌。
她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全能的表演藝術家。
1984年《回娘家》紅遍大江南北
1984年春節前夕,朱明瑛終于等來了人生最重要的機會——登上中央電視台春晚的舞台。
這天,她從早上開始就盤腿坐在梳妝鏡前,仔細描摹自己的妝容。
一抹鮮豔的顔色從眼角延伸到太陽穴,誇張的造型讓朱明瑛自己都有些驚訝。
她用力眨了眨眼珠,直到舞台經理催促,她才如夢初醒回過神來。
随後,一曲《回娘家》,扮相誇張,表演新穎。
觀衆們為之驚歎不已。
這首原唱是台灣歌手的歌,她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繹,赢得了無數群眾的喜愛。
一夜之間,朱明瑛紅遍了大江南北。
當晚,朱明瑛一個人坐在酒店陽台上發呆,窗外春節煙花驚豔奪目。
“我的夢想實作了嗎?”她喃喃自語,随即從錢包裡抽出一張泛黃的相片:許多年前,站在舞蹈比賽領獎台上的自己和得獎隊友們開懷大笑。
“是的,我實作了。”她想起兒子王珏對音樂的狂熱,心中湧起無限感動。
“我會支援你追逐理想。”她默默下定決心。
隻身赴美從零開始,拼搏為夢想加油
事業越來越紅火的朱明瑛,突然做出一個令大家不解的舉動。
她辭掉了工作,一個人赴美開始全新的學習生活。
沒有機關資助,起初生活十分艱辛。
白天朱明瑛到處尋找打工機會,為一日三餐奔波忙碌。
與此同時,她還要抽出時間自學語言和專業課程。
入夜後,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上傳來了鄰居們看電視的笑聲,朱明瑛卻在一盞昏黃的燈下繼續埋頭學習。
長時間的疲倦和孤獨讓她産生了退意,但一想到兒子和自己的夢想,她又毅然繼續前行。
“媽媽!你真了不起。
我也會為音樂夢想拼搏的!”收到朱明瑛的來信,王珏異常興奮。
他開始節衣縮食,把錢都花在學習音樂上。
朱明瑛回國發展後,他也如願以償地赴美學習音樂專業,一舉拿下8個學期的獎學金,追随母親的腳步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閃耀着光芒。
舞台是歸宿,用藝術照亮人們内心
成名後的朱明瑛,并沒有就此滿足。
她依然對藝術充滿了無限熱情。
為了更好地表現非洲民族的舞蹈,她開始學習體育化妝,在身上塗抹厚厚的顔色,變身為壯族或土族土著的形象。
朱明瑛不在乎妝容對皮膚的傷害,隻為盡善盡美地演繹自己心目中的最高境界。
有時化好妝後,她會在鏡子前端詳許久,直到感覺與鏡中的土著融為一體,這才滿意地點頭。
2021年,70歲的她又一次來到了熟悉的春晚舞台。
伴随着熟悉的旋律,朱明瑛再次變身為非洲婦女的形象,扭動着誇張豐滿的身軀。
許多年前,她也是這樣為觀衆帶來驚喜。
歲月并沒有磨滅她對舞台的熱愛,反而成就了她成熟穩重的氣質。
走下舞台後,朱明瑛并沒有絲毫空虛。
兒子王珏已經成家立業,她也為公益和文化交流貢獻了畢生精力。
舞台依然是她的歸宿,用藝術照亮并溫暖人們内心,是她此生再熟悉不過的使命。
結語
她為何要扮成非洲人民的樣子?因為這是她對藝術極緻追求的寫照。
正是這份對夢想的堅守和熱愛,讓朱明瑛70年如一日地活躍在藝術舞台上。
讓我們衷心期盼,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可以長長久久地把正能量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