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作者:正史觀察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朱明瑛

前言

誰能忘記,那個在1984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活潑可人的“小媳婦”呢?

以一曲《回娘家》立名國内的朱明瑛如今安在?就在前途一片燦爛,身邊滿是鮮花掌聲時,朱明瑛為什麼會毅然出國,選擇從零開始一切呢?

人生幾多辛酸,難避曲折。作為名人與藝術家的朱明瑛,亦飽嘗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剛去美國打工時,竟然還被當成“小偷”鎖在了屋子裡……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帶着婚變得痛苦,朱明瑛毅然出國

朱明瑛在國内音樂舞台上奠定自己的地位之時,也值中國歌壇的輝煌燦爛之年,許多有成就的歌唱家脫穎而出。諸如朱逢博,創出融民歌與美聲兩唱法為一爐的佳作;李谷一,以《鄉戀》之曲聞名遐迩,并逐漸居泰鬥之位;蘇小明,甜嗓最能表達出十足的韻味。蔣大為,以一首《桃花盛開的地方》迅速走上明星榜;關牧村,正如《海上生明月》般日益騰升……真可謂群星燦爛,各顯異彩。

朱明瑛在如林的強手中無疑也是一流歌星。人各有所能,與其它“大腕”相比,朱明瑛的演唱藝術技巧有獨到之處。她憑她那渾厚紮實的舞蹈基本功,娴熟的樂聲技巧和維妙維肖的外語模仿能力,以載歌載舞的表演蜚聲中外。

然而在掌聲與鮮花簇擁下的朱明瑛卻毅然踏上了他鄉之路,遠赴美國留學。人們惑然不解,把這歸之于同年發生的朱明瑛婚變。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1981年,朱明瑛和丈夫兩人正式離婚,而丈夫同年也和别人結婚了。一時間,流言蜚語四面襲來。1985年,朱明瑛忍受着家庭解體的苦難,承受着飄來的謠言的打擊,帶着46美元,毅然邁出了艱難的外行之路。

談到出國原因,會很自然地看到朱明瑛那顆追求事業的不泯之心。巨大的成功沒有讓她陶醉、滿足,她把目光投到更廣闊的世界。朱明瑛需要在一個更大更新天地的闖蕩中完善自己、發展自己。

作為一個名人,朱明瑛具有清醒的大腦。人至中年,事業正處在十字路口。在音樂藝術上,她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成功的高潮意味着前方低谷的跌落,成熟的出現往往意味着衰敗停滞的開始。朱明瑛不願做一閃而過的流星。

出國意味着什麼?有頭腦的人絕不會馬上把它和天堂拜谒相聯。朱明瑛把在國内的成功放入個人成長史書中去,把那個曾經讓她幸福的婚姻港灣駭變的驚濤永久地壓在心底,讓自己在新的征程上盡量輕松。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盡管她在舞台上唱着“莫愁”,勸撫去多少人心中的憂苦,可她自己内心是孤獨而壓抑的。

就她的禀賦與氣質而言,朱明瑛可謂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詩人,同時又是一個堅韌不拔、敢于在荊棘叢中揮刀取路的勇士。她自己的心中已建立了“莫愁”的境界,想要真正達到也必須付出代價。

朱明瑛隻身飛躍大西洋,去一個陌生的國度與民族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

初踏上自由女神之光撫照的土地,迎來的是難堪的開創局面。求學是對藝術的追求,可學費的交納表明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在國内并不富裕的朱明瑛,在亞洲東方之國處處受歡迎的朱明瑛,開始了美利堅最初的打工生涯。

大陸人于此打工,狀況自然不佳,且不說一個36歲婦女承受繁重體力勞動的困難,在心理上一貫受人喜愛尊敬的朱明瑛要經受多少被人輕蔑的壓力。這樣一個心理環境的大轉變,如青天墜地谷,幾人能承受!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朱明瑛在給一個美國小款家庭當保姆時,主人出門,居然将朱明瑛鎖在一間小房子裡。那意思不外乎警防朱明瑛偷東西。

朱明瑛哭笑不得,可又能奈何?在這個貧富懸殊的世界裡,是很難平等對話的。

一切都為了心目中那座神聖的殿堂。朱明瑛以一周打4天工的努力,如願以償地成為波士頓伯立克音樂學院的第一位中國女子。

初學的困難讓朱明瑛傷心落淚。語言關的阻隔,曾讓她不寒而栗。好在同伴的善解人意的安慰和精細至微的幫助,再加上她那堅韌不拔的毅力,終于從困境中爬了出來。

8個學期結束後,朱明瑛的考試成績名列前三名!一時間,朱明瑛成為波士頓一位引人矚目的中國人。

苦難是人生的基石,朱明瑛以堅強的毅力戰勝了它,為自己的生活開創了新局面,為自己的事業找到了希望之路。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朱明瑛從伯立克音樂學院畢業後,以成績優異受聘于美國國際表演藝術研究院,任該院國際部負責人兼表演部主任。她以艱苦努力地學習和工作,在7年的美國生活中闖岀一個柳暗花明的世界。這位叫響國内的藝術家終于得到了外民族人民的承認與尊重。

朱明瑛站了起來,在他鄉異地跳起了歡快的踢踏舞。但她沒有忘記自己出國的目的與使命。朱明瑛一直為把東方音樂介紹到美國去,把西方音樂的精華傳播到中國來不懈努力,并且工作卓有成效。為了表彰朱明瑛在中美文化交流上的貢獻,聯合國有關組織授于她“為促進各國文化藝術交流和世界人民和平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傑岀人士獎。

帶着這中國第一人的榮譽,朱明瑛應邀飛赴歐羅巴大陸,為歐洲共同體傑出婦女作關于藝術、文化、婦女等方面的講演,同時推出了一台個人歌舞晚會。

誰知後來,朱明瑛又成了搞企業經濟管理的行家。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因為有當初打工那段辛酸史,朱明瑛深深懂得經濟基礎的重要性。她經常警醒自己:隻有強大厚實的經濟實力,才能為搞好藝術提供可靠的保證。否則就如水上浮萍,無根不穩。

于是,她憑着滿腔熱情和不懈努力,在著名的波士頓樂團附近設立了一家高科技公司,親任總裁。

成為企業家後,朱明瑛便表現出了非凡的經營才能。她那幹練的風格、很高的工作效率,使公司蒸蒸日上,呈現很好的發展趨勢。這一情況讓很多馳騁美國商界的巨匠也為之詫異堅指。

若非朱明瑛舞台上活躍的身影,他們怎麼也不會相信她是搞藝術出身。正如不少人對朱明瑛的評價:她是在用一種美國人跳踢踏舞的速度從事藝術事業和科技開發工作。而朱明瑛則始終把經商作為從事藝術研究的輔助手段,而并非最終目的。

正如她自己所言:用賺錢的高科技搞活非盈利的機構,為的是以商養文。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多年隔膜,母愛終會融化冰雪

不過,作為一個女人,無論她是多麼頂天立地的勝利者,都得有一個寄托身心的港灣。而已是不惑之年的朱明瑛依然未有再擇佳偶之舉。并非那次婚變在心靈的傷痕作怪,朱明瑛作為一個女人依然非常需要一個溫馨的家園。但她認為結婚的目的是為了幸福,否則成家立業到頭來也會因不幸而一場空。她特一直期待着能給她帶來後半生幸福的人。

值得慶幸的是,朱明瑛身邊有個18歲的兒子王钰。王钰1989年才到美國,後進入波士頓伯立克音樂學院,專攻電腦與音樂制作的學科。

兒子初到波士頓之際,由于母子二人長期不在一起,缺乏感情交流,兩人感情上似乎有些隔膜,有時難免為一些事因不同看法産生争議。朱明瑛傷心得恸哭一場,王钰也總是委屈地流淚。

待兩人心中的怨氣逐漸被淚水沖洗掉,平靜的兩顆心開始交流母子之情。媽媽為自己居高臨下的作法道歉,兒子也承認自已倔強無理的錯誤,接下來是娓娓的細談。經過這人生中難得的往複之音,母子倆在相依相患的生活中也逐漸形成了默契。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朱明瑛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子,尤其是憐惜兒子在遠洋之外生活于一個不完整的家中。要知道不幸婚姻對後代人心理的創傷是不可言說的。是以,朱明瑛努力使兒子從自己一人身上享受雙倍的親情。

但她也有原則,決不對兒子加以溺愛。朱明瑛認為,對獨生子女的有求必應,隻能讓他們在一次次滿足中産生依賴性和惰性,進而喪失或缺少自強自立的能力。

對于觀衆,朱明瑛以全身心的藝術追求所得去滿足他們。為此,她在海内外的觀衆眼裡具有難以抗拒的魅力。而對于兒子,她則是以自己對工作的獻身精神去感化兒子,讓自己辛勤的奮鬥消除兒子心頭對自己的隔膜。

普天之下,母子互和互解為最,兒子也接受了這份特殊意義的母愛。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朱明瑛與兒子

王钰不失為一個善解人意的晩輩。他知道:盡管母親很愛自己,但作為一個感情細膩而豐富的藝術家,内心還是寂寞而孤獨的。他不止一次對母親講:“媽媽,你應該結婚……如果你不結婚,我就陪伴你一生。”

朱明瑛為這話欣慰得落淚。她在藝術的道路上已取得非凡成功,又何嘗不想在生活中再建立一個美好的家庭。

可是,第一次婚變讓她深思。如果不是當年婚姻上的破裂,家庭的解體緻使朱明瑛在個人生活中猛遭不幸,她會有那種義無反顧單身飛越重洋的勇氣嗎?如若再次結婚,将是禍是福?

1992年,朱明瑛率領“92美國現代音樂演唱團”回到中國,在幾十個城市的精彩表演掀起巨大的藝術旋流。人們奔走相告,傳遞朱明瑛回國的喜訊。朱明瑛善以多種語言演唱,以表演不同國家歌舞而著稱,風采不減當年。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在南京演出時,朱明瑛受到了歌迷們極大的歡迎。一位南京大學研究所學生在門外苦苦等了3個小時,她見到朱明瑛後,歡喜得落淚而語:“我喜歡聽你的歌,更欣賞你樂觀進取的精神!”

朱明瑛為這份難得的,也是最讓藝術家心醉的熱情而激動。

是呀,離去7年,但觀衆對她是永遠鐘情的,盡管朱明瑛的歌迷們在心中也曾有過失去她而感情空白的經曆。飛去的夜莺留下一片永恒的歌聲,時時回響于千萬觀衆的耳畔。今日目睹朱明瑛異國歸來的新風采,記憶淺層的熾熱之情完全噴發出來。

朱明瑛的生活如一曲快節奏之歌。從她17歲那年起,她那雙疲憊的腳從工廠走到農村,從學習舞蹈陣地跨入鑽研聲樂的行列,那雙充滿藝術魅力的腿,踏遍了中華大地,走過了亞非拉各國,又從美利堅走向歐羅巴……這位勤于奉獻的藝術家使五湖四海的文化在交流中融溶,在互相吸取精髓中消除了民族性的隔閡與排斥。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朱明瑛在接受采訪時說,她回國演出的節目,是美國最具現代化代表性的音樂與舞蹈之典型,唯一的目的是在紀念中美建交20周年之際,更好地促進中美文化交流,而決不是為了盈利。

在談到當今國内的歌舞樂壇狀況時,朱明瑛認為:如今的港台歌星竭力模仿歐美派歌星的風格,而大陸明星又把港台歌星作為套化的模式。學來學去,不但不可能具備别人的風格,也不利于發揚保持本民族本國度的文化特色。朱明瑛希望成長中的歌星能創立自己的表演風格與特色。

做為一名曆盡滄桑的成功者,朱明瑛開拓了藝術的天地與事業的芳園,同時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這位獻身于世界文化交流的藝術家,有了在精神世界自由馳騁的飄逸。

1985年朱明瑛因婚變出國,給富人當保姆,主人出門前把她鎖在小屋

人生幾多愁與苦,隻當春雨随風去。

朱明瑛就像一個水仙子,走在人生的莫愁湖面,在滿盈的春光裡,溫柔的碧水中,成熟、從容地向前邁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