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瞭望 | 炒房資金“炒”玉米,警惕投機資本擾亂糧價

中國糧食市場已成為國内外投機資本追捧的對象。對食品價格的投機性資本投機有可能成為糧食市場的"隐形殺手"

在看漲情緒的推動下,農民已經遵循市場信号擴大種植面積,并且可能等到食品價格暴跌後他們虧損。

溫|王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近年來,玉米價格波動很大。一位食品經紀人告訴Lookout新聞周刊,在食品價格波動的背後,投機性資本參與在促進供需基本因素方面發揮了作用。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投機資本趁着糧食價格波動囤積奇數,投機炒糧價,牟取暴利,甚至投機資金進入糧食市場。

專家和業内人士表示,目前食品價格不再僅僅由食品供需關系決定,而是越來越受到國内外投機資本的影響。中國糧食市場已成為國内外投機資本追捧的對象。投機性資本對食品價格的投機,可能成為食品市場的"隐形殺手"。

相對穩定的糧食價格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非常重要,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投機性資本對糧食價格進行投機,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糧食流通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法活動,切實維護糧食市場秩序。

瞭望 | 炒房資金“炒”玉米,警惕投機資本擾亂糧價

我國糧食儲存哈爾濱直下倉,大豆都在儲存謝建飛/本期

貿易商急于以高價購買大豆

油炸房貸入市"炒"玉米

黑龍江省孫湖縣哈屯縣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去年種植玉米2.1萬畝,大豆1.5萬畝。去年年底,合作社向一名貿易商出售了大豆和玉米。"大豆以對沖方式出售,這是售後一段時間内的最高價格。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這種情況了,貿易商正在搶購大豆,而且有足夠的錢購買它們。"合作社主席王躍龍說。

據王躍龍介紹,大豆目前尚未進入終端市場,仍囤積在中間貿易商那裡。大豆價格已遠超市場預期。"當我們每斤賣出兩六美分時,我們認為它已經很高了,然後每斤都漲到了三美分。

自去年新玉米上市以來,價格一直在上漲,到今年3月初玉米購進價格達到3080元/噸左右的峰值,之後價格一路走低,4月初創下2730元/噸的新低,一個月内每噸玉米價格下跌了350元, 然後反彈。吳立昌是黑龍江省韶華市延仁縣的一名玉米經紀人,他購買玉米已有10多年。他告訴記者,玉米價格大幅波動,除了供需基本面等正常因素外,資本幹預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一位食品經紀人告訴記者,當地食品圈的人基本彼此熟悉,但去年開始出現一些不知道從事食品貿易的人,甚至投機資金進入市場開始"炒"玉米。

資本投機是玉米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農業農村部表示,去年年底玉米價格方面,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内外投機資本對食品市場的炒作已經升溫迹象。

"相位供需關系的變化是玉米等糧食價格急劇變化的主要原因,但現在糧食價格不再簡單地由糧食供需關系決定,"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再加上媒體的一些放大效應,食品價格得到了提振。

多位業内人士指出,經過近半年的資本炒作,目前玉米市場金融屬性愈演愈烈。

投機性資本擾亂糧食價格

農民種植土地的風險增加

資本投機帶來的糧食價格大幅上漲,暫時增加了農民的糧食種植收入,但糧食價格的大幅上漲和異常波動也給農民造成了傷害。受糧食價格影響,今年黑龍江土地流轉價格漲幅不大。黑龍江省碑林區星福鎮家庭農民楊秀順曾想擴大種植規模,但今年土地流轉價格上漲了每公頃2000多元,農業資本和勞動力成本也在上升。"今年秋天玉米能否拿到好價錢還是未知數,種植土地的風險大大增加。"楊秀勳說。

李國祥等專家表示,糧食不像工業産品,農業具有生産周期長、轉型緩慢等特點,而且農民的風險承受能力普遍較差,如果農民在看漲鼓勵下擴大種植面積,很可能在未來糧價暴跌後虧錢。

一位糧食倉儲系統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政策玉米去庫存基本完成,市場漲價預期相對較強,大量投機性資本進入糧食市場,放大供需差距,擾亂市場秩序,導緻玉米價格異常波動。黑龍江的一位大豆貿易商表示,在農産品期權和期貨市場上很容易投機。目前,糧食市場上有許多基金有能力擾亂糧食市場。

警惕國際投機資本的愚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鐘琦指出,從曆史教訓來看,疫情和金融危機來襲時,是投機資本投機糧食的好時機。巴克萊(Barclays)、高盛(Goldman Sachs)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全球食品大宗商品交易商很樂意對此掉以輕心。

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程國強指出,2008年糧食危機本質上是一場糧食價格危機,國際投機資本炒作小額糧食短缺和減産的預期,引發全球市場恐慌,許多國家采取出口限制措施全面推高國際糧食市場價格, 最終引發全球糧食危機。

自去年以來,由于國際疫情的蔓延,許多國家限制了糧食出口。專家表示,如果國内外投機資本利用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而一些地區因蝗災導緻糧食減産,投機國際糧食市場價格,那麼全球糧食價格風險可能是一個高機率事件。

國際糧價傳導明顯

嚴防投機性資本暴漲

相對穩定的糧食價格對中國的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受訪專家表示,在中國深度融入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國内外農産品市場的相關性日益增強,國際糧價的傳導越來越明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糧食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我國糧食市場已成為國内外投機資本追逐的對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投機資本對糧食價格的投機。

嚴格防止投機者囤積,加強對糧食流通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法活動。針對糧食現貨市場囤積問題,人為放大供需差距,專家建議,一方面要及時披露糧食市場資訊,繼續做好引導預期工作,嚴格查處相關企業,打擊異囤、惡意擡糧等行為。另一方面,要從監管端入手,讓市場特别是惡意囤積糧食者有所畏懼,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糧食流通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從資金來源入手,遏制投機性資本幹預。專家建議,應從源頭上遏制第三方資本使用低息資金對玉米、大豆現貨和期貨市場進行投機。特别是要加強對外資的監管,防範國際投機資本以投機為契機對糧食價格進行投機。

注意以後生活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盡早計劃您的應對政策。程國強建議,要應對進口糧食不穩定的預期和風險,防範市場恐慌,搶糧囤積糧食,補足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短闆,完善重要農産品供給體系,建立高效、安全、可控的農産品應急供應保障網絡, 加強農産品全球供應鍊管理,進一步提升大豆等大宗進口農産品的風險管理能力,将風險防控放在前端。

打擊媒體的"斷章取義的惡意猜測"。玉米、大豆被帶來金融屬性後,包括一些短視訊平台在内的國内自媒體被資本經營者充分利用——向市場傳遞虛假資訊,散布虛假糧食價格,惡意炒作供需缺口,擾亂市場,進而獲利。針對這種情況,專家建議,應加強媒體自辦監督,嚴懲非法傳播虛假資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