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作為東亞地區實力最強的兩個國家,在曆史上,中日兩國有着數不清的恩恩怨怨。
然而,在上世紀70年代建交之後,雙方之間摒棄前嫌,開始進行了多種領域的貿易合作,這也讓兩國的經濟發展在一定時期内進入到了攜手騰飛的階段。
可到了近幾年,由于中國的強勢崛起,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世界造成極大的沖擊,作為美國的“忠實盟友”,日本也開始與中國逐漸交惡。
不論是在國際貿易方面,還是在地緣政治方面,又或者是軍事戰略部署上,雙方不斷發生沖突。
許多國際專家不禁擔憂,在未來中日兩國的關系是否會“開倒車”,再度走向崩裂的局面?
然而,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全球各國看到了,日本在經濟發展上,難以脫離對中國的需求。
時隔多年,再次訪華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在1月23日,日中經濟協會聯合訪華代表團到達北京,進行為期三天的通路工作。
報道中指出,這支代表團的規模十分龐大,由180多人組成,其中主要團體包括在日本國内頗具影響力的日中經濟協會、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日本商工會議所(日商)等日本經濟界團體。
而這支團體的最高顧問,同時也是上司這支團隊的代表人物中,包括了經團聯會長、住友化學董事長十倉雅和,以及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長、三菱商事顧問小林健。而團長則由日中經濟協會會長、日本制鐵董事長進藤孝生擔任
放眼望去,陣容如此豪華的訪華團隊,也讓許多人心中感到一驚,一些人不禁猜測到:難道中日兩國之間關系開始回暖、雙方又要談大的合作了?
其實,早在1975年開始,日本就形成了每年派遣經濟代表團前來中國通路的慣例。
而之是以人們對此印象不深,是因為從2019年秋天之後,由于疫情以及中日關系下滑的影響,這場訪華之旅中斷了整整四年多的時間。
那麼,時隔多年再次訪華,日本方面又有着怎樣的訴求呢?
三大訴求,難以滿足
熟悉日本國内經濟發展的朋友都知道,早在三十多年前,美國的一份“廣場協定”,就讓日本迅猛的經濟發展“戛然而止”。
而在短時間内完成直線超車的中國,就成為了日本在過去二十年的時間裡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
這也讓如今的日本根本無法真正脫離與中國之間的聯系。
而這一次,日本代表團前來訪華,同樣是抱有着極大的訴求。
隻不過,關于他們的這些訴求,我們這次恐怕難以滿足。
首先在雙方的會晤中,日本所展現的第一個訴求,就是關于中國暫停日本水産品進口的相關事宜。
由于日本是水産大國,而中國又是對水産行業需求量極高的國家,是以中國關掉與日本的水産貿易聯系,對日本的經濟沖擊可謂是十分巨大的。
之後就是關于《反間諜法》的實施,在日本代表看來,中國需要在對日本間諜案的相關執行程式上面更加“透明”一些,以此來打消一些日企人員的擔憂。
最後一點,就是作為美國的“忠實盟友”,日方希望中國能夠積極改善與美國之間逐漸下滑的關系。
這三個訴求提出,實在是讓人有些啼笑皆非。
中方回應,堅決而又精準
對于暫停日本水産貿易的問題,主動權完全在于日本方面,在去年8月份,日本政府不顧全球各國的聯合警告,質疑向海洋排放核污水,進而造成大面積的海洋污染。
這給日本當地的水産安全帶來了嚴重隐患。
而中方也曾多次向日本提出,讓中方派遣的調查人員陪同國際檢測機構對日本海域的水質進行檢測,卻一直遭到日本方面的抵觸。
這樣的态度,實在讓人難以相信,日本在水産安全方面,是真正讓人放心的。
是以,隻要日本政府不停止核污水排海的舉動,中方對日本水産的禁令,就難以停止。
而對于《反間諜法》的實施,更是對中國國家安全的重要保護舉措,絕不可能輕易向他國展露。
至于日企一些從業人員的擔憂,則需要從自身的行為舉止進行自量,隻要不在中國的領域中做出一些危害中國的違法舉動,中方也會盡全力保障日方人員的合法權益。
最後,對于中美之間的關系,就更需要日本和美國方面檢查一些自己在近些年來對中國所展現的态度和無禮行徑。畢竟,想要改善雙方之間的關系,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來實作。
故此,對于日方代表的訴求,中方實在難以認同。
不過,作為東亞兩個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中國與日本的合作也對國際社會的穩定有着極大的應該能夠,中方也向日方展露了願意與日本緩和關系的意願,并且鼓勵日企來華投資。
同時,也希望日本能夠在接下來的交往中對中國抱有最大的最終,無論是在國際關系上,還是在南海、台海等問題方面,尊重中國主權,不要做出一些破壞兩國共同發展的舉措。
中方的這番回應,堅決而又精準,再次展現了大國風範。
參考資料:
時隔4年零4個月再訪華!日本180人經濟代表團尋路中國——上觀新聞
日本派出大批人馬訪華,希望解決兩個問題,可中方不會答應!——南陽政法
180人!日本經濟代表團時隔四年再訪華,釋放什麼信号——新民晚報
日本經濟界訪華團答《環球時報》記者:時隔4年再訪華,“很有成果”——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