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機場正在變成商場

随着全球旅遊業複蘇,各大機場的客流量也逐漸回暖。作為旅遊零售市場的重要管道,随着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機場也開始成為消費者候機消遣的“購物勝地”。不少品牌也将布局機場場景提上議程,試圖搶占旅客“登機前的一小時”。最近,Blue Bottle Coffee藍瓶咖啡就在上海浦東機場開出了品牌全球首家位于機場的正式門店。

機場場景與精品咖啡融合

藍瓶咖啡的這家新店位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号航站樓國際、港澳台出發D75登機口,這是品牌在國内的第6家門店。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該門店在設計上采用了以代表“錨”的甯靜巨石作為主軸的明确設計主張。建築整體為簡單的白色,弧形吧台空間拉近咖啡師與旅客的交流距離。從菜單來看,這家門店提供藍瓶經典濃縮咖啡和手沖滴濾咖啡,還有華夫、酥點、三明治等餐食作為搭配。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門店内設内地首台藍瓶咖啡自動售賣機,提供藍瓶精品即溶咖啡(濃縮)和藍瓶在上海自建烘焙廠生産的經典款咖啡豆。同時,還上線了小程式移動點單自取服務,友善旅客提前下單,減少等候時間。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據了解,浦東機場已形成包括星巴克、Costa、M Stand、Segafredo、Blue Bottle Coffee、Seesaw、Tims Hortons等10家品牌在内的咖啡矩陣,為旅客航空出行提供更豐富多元的咖啡文化體驗。事實上,不僅是浦東機場咖啡香濃郁,各大城市機場的咖啡選擇也逐漸豐富多元起來。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在機場場景下,門店數量最多的品牌莫過于星巴克。僅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星巴克開出了10家門店;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則擁有5家星巴克門店,其中三家位于登機口附近。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另外,%ARABICA在2021年便入駐了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号航站樓,将其精品咖啡和設計美學融入到機場商業中;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MANNER也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進軍多個“機場點位”,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等;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瑞幸咖啡不僅進駐各大國内城市機場,在出海過程中也進駐了“全球最美機場”新加坡星耀樟宜機場,于2023年7月開出當地最大的門店;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廣州精品咖啡連鎖品牌store.by jpg則于2023年11月在廣州白雲機場T2開出了機場首店,提供精品咖啡和漢堡、炸雞等簡餐……機場作為便利旅客出行的重要場所,天然地聚集了品質較高的消費者,幾乎每個咖啡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粘性消費群。用一杯精品咖啡消除舟車勞頓的疲乏,成了咖啡品牌在機場大展身手的重要原因。

機場“逛吃度”無限拓展

其實近年來,機場商業不斷疊代,衆多品牌接下機場抛來的“橄榄枝”,積極尋求機場場景的變革之道。就餐飲大類來看,不光是咖啡品牌,不少潮流美食品牌也紛紛現身機場之中。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例如,西餐廳FASCINO專門針對上海浦東機場定制了“集市”概念店,集合現烤烘焙、新鮮水果、鮮榨果汁、沙拉輕食、伴手禮等品類,為旅客打造全方位用餐體驗。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老鄉雞2023年7月開在深圳寶安機場的新店,在品牌原有門店模型的基礎上,從“健康、幹淨、豐富、親切”的品牌認知出發,進行了加減處理(從形象、菜品設定等方面加強消費體驗、減少等待時間),更貼合了交通樞紐的消費人群需求。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另外,像是喜茶、霸王茶姬等茶飲品牌,陶陶居、太二酸菜魚、陳香貴蘭州牛肉面的網紅餐飲品牌,也都實作了在機場管道的布局。不難看出,如今的機場餐飲不再隻有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能在市内享受到的美食在機場内同樣能夠擁有。而在零售闆塊方面,無論是品牌還是品類也有了不小的變化。就奢侈品牌而言,在疫情發生前它們就熱衷于在各大機場開設門店,如今更是加快了入駐的步伐。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其中,2019年9月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開出品牌位于中國内地首家機場店的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如今已進駐了北京首都、北京大興、上海虹橋、廣州白雲、成都天府等五個機場。不僅是LV,愛馬仕Hermes、古馳Gucci、迪奧Dior等将精品店開進了北京大興、上海虹橋和成都天府等機場;寶格麗BVLGARI則從深圳寶安、成都天府和重慶江北機場切入旅行零售管道。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此外,伴随新品牌的加入,機場商業的業态已經覆寫服飾、珠寶、香化、數位、汽車、潮玩等等,旅客的消費體驗持續更新。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例如,2023年9月,花西子在杭州蕭山機場開了“迎亞運”季節限定店,以迎亞運為主題,延續了全球旗艦店-西湖隐園“時尚中國園林”的藝術性與風格,凸顯東方美學,成為蕭山機場一道靓麗風景線。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2023年12月,澳洲護膚品牌Aesop伊索在上海虹橋機場開出了國内首家機場店,以「暮去朝來」為主題,從其所在環境汲取靈感,旨在借由店鋪設計诠釋飛行旅途中空中懸浮的感覺以及時間流轉的時刻。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汽車品牌也将體驗空間引入到機場場景下,蔚來(NIO)同樣在2023年12月于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開設首個機場NIO House。這家機場牛屋内包含使用者休息室、NIO Life精品售賣區和展廳。使用者休息室有近40個休息座椅,免費提供飲品、咖啡和零食;還推出了首款瓶裝NIO Café拿鐵。機場牛屋還包含NIO Life旗下首家Blue Sky Lab專賣店,部分商品可現場售賣。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珠寶品牌周大福近日進駐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A航站樓開設内地機場首店,全系引入品牌主打産品,滿足不同來往客群的需求。顯然,機場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交通樞紐,而是不斷向着購物中心貼近,其商業價值也越來越凸顯,為品牌提供了新的舞台。商業地産已步入存量時代,城市化發展紅利消退,市場競争趨于白熱化。機場場景雖然有着龐大的客流量和強大的購買潛力,但品牌想要利用好這樣的優勢并不容易。非常現實的問題是,與市區門店相比,機場門店往往面積有限、顧客停留時間短暫。品牌需要思考如何更高效地吸引消費者注意力,同時最大化空間使用率,才有可能實作機場零售場景下的差異化制勝,形成讓更多消費群體認識品牌的新增量。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本文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告知

作者 | W 圖檔 | 來自各品牌及機場官方管道

添加小編微信:xdskefu2 加入實名品牌交流群

「 每日熱文推薦 」

點選下方圖檔,可直接閱讀

▲桃園眷村撤出廣東市場,早餐剛需場景誰能最終突圍?

▲今年首筆收購案!歐舒丹集團拿下家居香氛品牌Dr. Vranjes Firenze

▲“少女風爆款制造機”再拓華南市場,本土設計師品牌都在如何生長?

「 赢商網新媒體矩陣 」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藍瓶咖啡開出機場首店,品牌如何抓住「登機前一小時」?

關注實體商業創新

新的一切都将在這裡發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