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耶克一生的思想演變過程

作者:靜水M流深
哈耶克一生的思想演變過程

作 者:風靈

來 源:風靈

我們都知道,哈耶克是經濟學家,确切地說,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但又遠遠不止是一名經濟學家,他的學術思想涉及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社會哲學,法學,心理學,政治學等等。豐富繁雜,不易把握。當代奧地利學派的領軍人物彼得·貝奇在研究哈耶克的學術思想方面卓有建樹,他創造性地将哈耶克的思想演變分為四個階段。

哈耶克思想的第一階段可以被稱為“作為協調問題的經濟學”(Economics as a Coordination Problem),時間上大緻可定位在1920年至1945年之間。哈耶克對經濟科學的絕大多數最具有原創性的貢獻,正是在這一階段做出的。

在這一階段中,哈耶克專注于技術經濟學的研究,特别是經濟周期理論。他以讨論跨期協調的理論性質開始,進而探讨貨币和資本理論。在發展他對“歸因問題”(imputation problem)的了解時,哈耶克強調了利率在投資決策中的作用,以及價格在生産決策中的作用。當然,我們不能忽視,哈耶克是在繼承奧地利學派傳統的背景下進行研究的,他的經濟學思想是建立在門格爾、龐巴維克、維塞爾和米塞斯的基礎之上。

奧地利學派在協調經濟活動的理論解釋中,将财産、價格和盈虧置于突出的地位。簡單而言,一些人的生産計劃必須與其他人的消費需求相吻合。否則稀缺資源将在使用中被浪費,供需雙方将面臨經濟上的挫折,創造财富的機會也會被錯過。财産、價格和盈虧的這些功能——建構激勵機制、調動資訊、發現和利用分散于整個經濟體中的知識,提供創新的動力以及對不良決策作出回報,正是經濟主體協調他們的計劃,并以此實作生産專業化與和平的社會合作帶來的互惠利益所不可或缺的。

哈耶克在遵循奧地利學派的傳統進行經濟學研究時,最初得到了其他著名經濟學家的認可,比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于1930年代初任命他為圖克教授。然而,伴随着1930年代的時代變遷,他的理念遭到了更多的抵制。這種抵制既展現為在哲學上拒絕他的方法,也展現為在分析上拒絕他的市場過程理論和制度架構理論。

哈耶克認識到,拒絕他的經濟學分析和拒絕他的哲學方法是互相關聯的問題。這自然而然地将他引入職業生涯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可稱為“理性濫用計劃”(The Abuse of Reason Project),時間為1940年-1960年,其高潮不僅是哈耶克的《科學的反革命》(The Counter-Revolution of Science,1952年),還包括《自由憲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1960年)以及他對行政國家理性建構主義的批判。

1960年至1980年期間,哈耶克進入了其學術研究的第三階段,即“重申正義的自由原則”(The Restatement of the Liberal Principles of Justice)。在此階段,哈耶克闡述了普遍規則的重要性(當然,如果仔細閱讀《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1944年)也會揭示這一主題),這是他分析制度架構的關鍵。随着哈耶克更深入地發展這些思想,他對現代民主社會的理論和實踐的批判也就越發尖銳。這一時期哈耶克研究的關鍵點是對比正義的自由原則與社會正義的要求。

哈耶克職業生涯前三個階段之間是緊密聯系的,這展現在他所有的研究之中,是以要明确劃定這些不同階段的界限幾乎不可能。他始終是一位技術經濟學家,關注曆時性經濟活動的協調問題;他始終是一位政治經濟學家,關心産生經濟活動的制度基礎設施;同時,他也始終是一位認真思考自由秩序的社會哲學家。如哈耶克在其論文《專業化的困境》(The Dilemma of Specialization)中的論述:“隻懂實體的實體學家仍然可以是一流的實體學家,是社會中最重要的成員。但是,隻懂經濟學的經濟學家絕不可能成為偉大的經濟學家——而我甚至想補充說,隻懂經濟學的經濟學家很可能會成為一個麻煩,如果不是實在的危險的話。”

1980年之後,哈耶克的研究轉向了“哲學人類學和人類研究”(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Study of Man),他思想之旅的最後階段于1992年他逝世而終結。這一階段的巅峰之作是《緻命的自負》(The Fatal Conceit,1988)。在此期間,哈耶克的研究不僅對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和奧斯卡·蘭格的經濟理論構成了挑戰,也對卡爾·馬克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爾·波蘭尼等人更廣泛的社會理論提出了質疑。

最後,需要再一次強調的是,哈耶克從未放棄他旅程的第一階段。他的工作始終堅定地建立在他對協調曆時性經濟活動的“奧地利學派”的了解之上。但他被迫去探尋他的經濟學同行抵制他對協調問題的分析背後的哲學原因。為什麼1930-1960年代的經濟學家似乎不僅忽視了從門格爾到米塞斯的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的見解,還忽視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如大衛·休谟和亞當·斯密等人的教導?他們為什麼會忽視古典和早期新古典理論家們認為理所當然必不可少的制度架構?經濟學家和政治經濟學家對于财産、價格和盈虧等概念共同的基本了解發生了什麼變化?

哈耶克曾在不同場合說過,弄清楚為什麼其他人沒有發現他認為從邏輯上可順理成章地從經濟計算和市場理論中推導出的結論,對他來說極為重要,是他從事研究的重要刺激,也是我們了解哈耶克思想脈絡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