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作者:南蕭紫陌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内容,感謝您的支援。

雷鋒同志已經犧牲了60多年,可他的精神始終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

作為全黨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本該有更廣闊作為的他英年早逝讓人痛心惋惜。

世人皆知雷鋒當年是在執行公務時不幸受傷,後搶救無效犧牲,卻不知道他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41年後,曾參與鑒定他怎麼犧牲的人披露了細節,令人心疼。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多年心願終實作

1960年1月8日,一列軍列緩緩停在遼甯營口的火車站。車上載的是剛入伍、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新兵,他們即将開始自己的軍旅生涯。

下車後,他們又趕往軍營。

按照慣例,部隊當晚舉行了新兵歡迎大會。首長、老兵先後發言歡迎大家,輪到新兵代表上台發言時,隻見一個身材不是很高大,甚至有些瘦弱的戰士走到主席台。

他手裡拿着演講稿,看上去有點兒緊張,又因為話筒比自己高,露出了幾分窘态。一旁負責主持歡迎會的團俱樂部主任陳廣生趕緊過來解圍,調整了話筒的高度。

這名戰士,正是年僅20歲的雷鋒。一切準備就緒,他反而變得很平靜,收起稿子,開始即興演講。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他說大家來自不同行業和不同地方,可有一個共同心願,那就是學本領保家衛國。

他講了不少實話,引得台下的戰士們都笑了。

看着身穿軍裝的戰友和自己所處的環境,雷鋒有很多感觸,多年來的當兵心願,今天終于實作了。

1940年他出生在長沙,家境貧寒。祖父祖母、父母、哥哥、弟弟先後因各種原因離世,七歲那年他就孤苦無依。

若不是被親戚們接去撫養,他在那個艱難的時代也難以存活。

從小經曆了家人被地主剝削、日寇和國民黨壓榨、欺淩,使得雷鋒和其他湖南老百姓一樣,無比盼望着人民解放軍能早點兒到來。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1949年8月,湖南解放,當地人盼來了解放軍。

于是,他想參軍,像解放軍戰士一樣保家衛國、幫助苦難中的人們。

這是雷鋒第一次申請當兵,可其年齡實在是太小了,加上長期營養不良,身體很瘦弱。

他被婉拒了,但獲得了一位連長送的鋼筆。

雖然沒能入伍,但和解放軍的接觸讓雷鋒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在他的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顆積極向上的種子。

之後,他一邊學習文化,一邊計劃着報名參軍,幾次都沒能成功。

哪怕1958年工作了,他依然沒有忘記此事。

1960年初,雷鋒再次填寫了入伍申請表。

原本他沒有政審表,很難成功。好在老兵餘新元向有關部門證明他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優秀青年,讓其在軍列出發前八小時被準許入伍。

衆人通過迎新晚會,對雷鋒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日常相處中,他們徹底了解了雷鋒是怎樣的一個人。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樂于助人,因公犧牲

進入部隊後,雷鋒依舊樂于助人,各方面都很優秀。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1962年他因公犧牲,41年後才被知情人披露相關細節。

新兵特訓結束,雷鋒被配置設定到了運輸連。

入伍前,他曾把公家分的土地全部捐給國小,進入望城縣委工作時,和同僚們積極響應号召,捐了20元,讓當地擁有了拖拉機。

接着,他積極學習如何操作駕駛拖拉機,并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我學會開拖拉機了》。

在部隊,他繼續發揚着無私奉獻、敢為人先精神。

得知遼陽發生了水災,他毫不猶豫拿出所有的積蓄和津貼,向災區捐了100元。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這些錢當時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雷鋒一個月的津貼費隻有6元。即便如此,他還是捐了所有錢。

本來部隊要發兩套新軍裝,但他主動提出隻領一套,表示節約出來的軍裝可以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他的衣服,總是打滿了更新檔,從不“嫌棄”或者有不自在,省吃儉用出來的錢,花在了其他人身上。

空閑時間,他要麼在學習,要麼就是幫戰友們洗衣服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雷鋒像一個“大家長”一樣,關心着每一位戰士,實際上他年齡并不大。

除此之外,執行任務過程中遇到需要人伸出援手的老百姓,他總是第一個沖過去幫忙。

當然,他也是全團戰士學習的榜樣。

他刻苦訓練,取得了優秀成績。搶險抗洪過程中,即便生病了都沒有停下來,連續奮戰了整整七天七夜,成了新兵中第一個榮立三等功的戰士。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雷鋒各方面名列前茅,被部隊評為艱苦奮鬥的“節約标兵”,号召大家向他看齊。他将“為人民服務”牢牢記在心裡,并為之付出了實際行動。

他臉上時常帶着笑意,性格上活潑開朗、平易近人,同戰友們關系很不錯。

是以,他的突然離世令他們非常悲痛,也難以接受。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1962年8月15日臨近中午,雷鋒與戰友喬安山在撫順望花區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幸受了傷,因搶救無效而犧牲。

得知噩耗後,部隊每一位戰士非常傷心。不止他們,當地老百姓也是。

8月17日,老百姓見街上出現了20多輛卡車,上面載着花圈和解放軍戰士,而且還有軍用機車開道,哀樂聲響徹天際。

他們忍不住問道是在送誰,聽聞是雷鋒後,紛紛含淚加入送葬隊伍,或者是站到路的兩旁,送他最後一程。

人們口耳相傳,送行的人越來越多,規模空前。

這足以說明雷鋒在老百姓心裡的地位,他犧牲後,大家格外惋惜。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與此同時,學習雷鋒口号逐漸出現在全國各地。

雖說他離世了,可其精神永存!

鑒定人披露犧牲細節

當雷鋒犧牲41年後,事故鑒定人之一的史寶光,披露了那場事故的細節,令人動容。

1962年8月15日,時任沈陽軍區工程兵政治部保衛處中尉助理員的史寶光接到通知,雷鋒因為事故而離世,上級很重視這事,安排他和另一位負責宣傳的幹事前去進行事故鑒定,調查真相。

他們立馬乘坐吉普車趕往事發地,抵達後發現現場人很少,大部分戰士仍在工作,沒有回營。

既然要尋找真相,必須得先了解情況。他們找了部隊,聽了相關彙報。

接着,史寶光二人找到了另一名事故親曆者喬安山,隻有他才最清楚當時發生了什麼。

或許害怕他們是來抓捕自己的,喬安山很恐慌。

兩人表明來意後,讓喬寶山講述、重制事故經過,他一一交代。

當時,雷鋒駕駛“嘎斯”卡車,他坐在副駕駛做完任務回來,打算洗洗車,便于下午更快出發。

是以,他們來到了九連營房附近。要想洗車,需要将其開到炊事班所在的地方。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恰好狹窄的路口有些被木頭和鐵絲做的晾衣杆擋住了,他們不得不拐彎駛入道路。

可這不容易完成,路不寬,卡車體型不小,得多次操作才行。

鑒于此,雷鋒到車左前方指揮如何開,喬安山負責駕駛。

沒過多久,他就聽到喀嚓一聲,預感到可能發生了什麼事。他回頭一看,那場景永遠難忘。隻見木杆斷了,雷鋒倒在地上。

喬安山趕緊停車,見雷鋒情況很嚴重,連忙大聲呼救。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了解了事發經過,結合醫生給的結果:雷鋒是因為右邊太陽穴被木杆重擊,導緻顱骨骨折,顱内大量出血而犧牲,史寶光和同僚對現場進行了仔細勘察。

最終,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路口左高右低,雷鋒和喬安山都有視野盲區,發現不了問題。

笨重的卡車進來時車身傾斜,擠壓到了木頭埋在土裡凸起的部分,使得木頭從根部被折斷。由于有鐵絲拉着和力的作用,霎時間土地上面的木頭沖向雷鋒,擊中了他的頭。

二人認為這是一起意外事故,不是有人故意這麼做的,初步給它定了性,後上級認可且準許了。

沒想到,雷鋒因為一根小小的木頭,失去了年輕又寶貴的生命,人們怎能不悲痛和惋惜?

他們到醫院去看了雷鋒的遺體,史寶光特意買來了幾塊大冰磚放在其身下,以儲存遺體。

後來,他更是親自抱着雷鋒的頭,與其他戰友一起把遺體放入棺材裡。

雷鋒去世後,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鄧公等上司人都為他題寫過詞,以此悼念、緬懷他。

1962年雷鋒因公犧牲,41年後鑒定人披露事故發生細節,令人心疼

1963年3月,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在報紙上發表,鼓勵全國人民學習雷鋒。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這是雷鋒同志一生的寫照。

雖然他從小經曆了很多磨難,但短暫的一生卻時時刻刻不忘帶給世界善意與美好。

雷鋒愛崗敬業、樂于助人、無私奉獻,他值得後人銘記學習,世世代代傳承其無私精神。

參考文獻:

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的這些題詞,見證“雷鋒精神”的傳承 北晚線上 2021-03-04

鑒定人史寶光披露雷鋒犧牲前後 人民網 2012-03-09

雷鋒,為何兩次改名?人民網 2022-08-15

讀《雷鋒年譜》,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雷鋒 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2022-08-13

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光明日報 2021-03-02

這一刻,我們為什麼更了解更懷念雷鋒?新華社 2020-03-05

雷鋒當年是怎麼被發現的?誰是最早宣傳雷鋒的人?文彙用戶端 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