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前言

時間過得太快了,眼看着還有十幾天就要過年了。

在大家心中,過年就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可以抛掉一年的煩惱,開開心心、喜氣洋洋地和家人慶祝農曆新年的到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可近幾年,我們卻發現了一個現象,不少老人提起子女回家過年,那是一臉愁容,甚至說出了“過年如過劫”的感受。

而對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聽完65歲王大爺對自家情況的講述後,我們或許就明白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一、忙前忙後、勞心勞力,累得腰酸腿痛

王大爺說,自己年紀大了,倒也盼着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回來聚一聚,熱鬧熱鬧。

但是,這每到過年,自己和老伴也确實累呀!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每年算準着孩子們哪天回來了,王大爺和老伴至少得提前半個月準備東西。

光是王大爺和老伴自己在家就算了,這一大家子,一張張嘴,買年貨都得奔着越多越好買。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就不說那提前準備的臘魚、臘肉、臘雞了,這花生、瓜子、糖果、飲料、零食,也是一樣不能落下了。

這大過年的,哪怕最後吃不完了,這年貨也絕不能備少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而等到兒子、兒媳婦和小孫子們回來了,王大爺和老伴的辛苦生活,才剛剛開始,那是忙前忙後、根本停不下來。

一大家子的年夜飯,即使前幾天準備了一些,當天也得從早上做起。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王大爺和老伴在廚房熱火朝天地做菜,鍋鏟子都快掄出火星子,兒子一家人在外面嗑着瓜子,看着電視。

别說孩子們沒有主動幫忙的意思,就是他們在外面辛苦工作一年了,王大爺和老伴也張不開嘴,讓他們進來搭把手呀。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好不容易做完這一大桌子菜了,等到孩子們吃完了,王大爺也顧不得看春晚,又得去收拾了。

你以為到此就結束了,不,一切才剛剛開始。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兒女們好不容易回來了,不是出去親戚家拜年,就是去和同學聚會了,這照顧孫子、孫女的重擔,就落到王大爺和老伴身上。

幾歲的孩子,那精力就跟用不完似的,在屋裡也待不住,又得帶着出去放鞭炮、逛超市。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可孩子既然交到王大爺手裡了,這必須得保證孩子的安全,結果,一會跟着跑,一會跟着跳的,一天下來,王大爺的腰都快累斷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說來說去,這兒女回家過年,王大爺和老伴就跟那上了發條的木偶一樣,一刻也不能停,每次年後,倆人都得歇上半個月,才能緩過來。

而除了這一點外,讓王大爺頭疼的,還有瘋漲的壓歲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二、壓歲錢水漲船高,經濟負擔太重

這壓歲錢,最初是包上紅紙放在小孩枕頭下,用來驅邪、驅鬼的,後來逐漸轉變為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美好祝願,祈求平安健康。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可不知怎麼的,随着時代的發展,壓歲錢逐漸流于形式化,數額是越來越大,負擔是越來越重。

就拿王大爺來說,他每月有3000多元的終身俸,其實用于和老伴的生活開支,已經算是寬裕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但王大爺就想着存點錢,平常有個小病小災,不用麻煩子女。

隻是這到了過年,花錢就跟流水一樣,辦幾千塊錢的年貨就算了,壓歲錢才是大頭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王大爺有兩個孫子,一個外孫子,以前每年給的壓歲錢都是一樣的,幾百塊錢,絕不厚此薄彼。

就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壓歲錢的風氣就變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有一次過年,孫子輩都在拜年,王大爺聽完孫子們的各種吉祥話,心裡也是暖暖的,趕忙拿出精心準備的紅包,遞給孫子們。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可過了一會兒,最小的孫子拆開紅包後卻有點不樂意了,癟着嘴說:

“爺爺,怎麼才五百塊錢呀,我外婆外公每次都給我一千塊,我們同學還有拿好幾千塊的壓歲錢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一旁的兒子兒媳也是馬上意識到不對,小孩子說話不經大腦,趕忙捂住小孫子的嘴,一臉尴尬地讓王大爺别在意,這孩子瞎說的。

然而,王大爺表面裝着不在意,心裡卻有點難受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他知道親家做點小生意,條件很不錯,估計每次給孩子的壓歲錢,都是隻多不少,自己哪兒能比得起呀。

沒辦法,為了面子,也為了孫子們高興,王大爺隻能在孩子們離開家的時候,又分别給每個孫子塞了個五百塊錢的紅包。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而這,還不算親戚小孩過來拜年呢,每年發一圈紅包下來,加上過年的開支,王大爺都得花上幾萬塊。

說不心疼是假的,但年還是得過,錢還是得給,還得給得越來越多。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除了以上兩點,讓王大爺身心疲憊,但說到底,身體累了能休息過來,錢沒了也是給兒女了,就罷了。

可這最後一點,才是王大爺心裡最放不下的。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三、子女來去匆匆,話都說不上幾句

自從兒女長大後,特别是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後,跟王大爺老兩口的交流是越來越少了。

每次兒女回家,都是逢年過節,風風火火地就來了,過幾天,又風風火火地走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王大爺和老伴,想跟兒女們坐在那好好地聊上一會,都成了奢侈的事情。

每次兒女走後,王大爺和老伴都感覺家裡熱鬧過後,現在變得更冷清了,老兩口是相對無言,坐在那也沒啥話說,心裡怪不是個滋味的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王大爺總是想着,要是兒女都還沒長大該有多好,那時候,他們總是圍着自己,要好吃的、好玩的,每天對着自己叽叽喳喳的。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唉,那時候雖然條件不好,人的感情是特别真摯的,一家人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生活多幸福呀。

可到了現在,王大爺隻能看着汽車遠去,就像兒女們一樣,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害怕子女回家過年,65歲老人說出實情

結語

部分老人害怕子女回家過年的背後,是時代發展的影響和子女陪伴的缺失。

好像現在過年已經變成了人情世故、交際應酬,不隻是沒年味了,還缺少人情味了。

與此同時,年輕人們更應該反思,年邁的父母更多需要的是情緒價值,是溫暖的陪伴,而不是逢年過節走過場的回家聚聚。

本文來自王大爺自述,主人公不願透露具體姓名和資訊,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