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作者:認真科普的李甯博士

“哎呦,媽媽你怎麼又買豬肉吃呀?都告訴過你好多次,老年人吃豬肉對身體不好,特别是爸爸還有高血壓。”

“這偶爾吃一次,沒問題的。 ”

62歲的王阿姨最近聽到豬肉價格有所降低,趕忙到市場買了好多斤豬肉,放在冰箱。王阿姨女兒下班回到家看到冰箱裡的豬肉,簡直是“氣不打一處來”,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原來,王阿姨的老伴有十多年的高血壓史,醫生多次叮囑注意飲食,尤其是避免吃豬、牛、羊等紅肉,以免長期食用導緻膽固醇、血脂升高,加深血管的硬化。

但是,王阿姨卻認為,老年人吃這些肉類食物可以幫助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并不覺得自己買豬肉的行為有何不妥。

其實,這些沖突并不止王阿姨一家會發生,畢竟從大陸豬肉的銷量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21年大陸豬肉産量已經達到了5000萬噸,消費量更高,達到5177萬噸;後面兩年也一直在漲,2022年達5708.35萬噸(中國豬肉表觀消費量);2023年為5794萬噸(全國豬肉産量)。

那麼問題來了,臨床中為什麼不建議老年人食用以上這些紅肉類食物呢?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中老年人要管住嘴,這3種食物盡量少吃,為了健康,千萬别大意

随着年齡不斷增長,中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也逐漸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對于飲食的需求和消化吸收能力與其他年輕群體也略有差異。

是以,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飲食的調整,尤其是要管住嘴,少吃一些對身體不利的食物,以下是三種食物真心建議中老年人少吃一些。

1、豬、牛、羊等紅肉

紅肉在生活中很常見,由于色澤美麗、口感好等各式各樣的理由,深受大家喜歡,而且還能幫助我們補鐵、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更是讓它在一衆食物中能脫穎而出。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不過,即便如此,上了年紀之後,醫生也不建議大家過多食用豬、牛、羊等紅肉。

因為,紅肉中的脂肪含量較高,尤其是飽和脂肪酸(明顯高于白肉,像雞肉等未烹饪之前呈現白色的肉類),高飽和脂肪含量可能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老年人由于新陳代謝減緩,血管彈性減弱,血脂水準容易升高。長期食用高脂肪的紅肉,容易導緻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

并且,《國際醫學雜志》曾提到過,紅肉中的嘌呤含量相對較高。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嘌呤被代謝後會産生一種叫做尿酸的物質,老年人由于腎功能逐漸減退,尿酸也會随之排洩減少,當過多的尿酸堆積在體内就會大大提高痛風(關節疼痛難忍,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出現的幾率。

是以,為了保持心血管健康和預防痛風的出現,老年人也應該控制紅肉的攝入量。

2、加工肉

所謂加工肉是指經過腌制、熏制、發酵、風幹等方式加工而成的肉類,常見的有火腿、臘腸、肉幹、肉脯等。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對加工肉進行了全面綜合的評估,發現大部分加工肉中在制作過程中可能會産生苯并芘、多環芳香烴(PAHs)等多種緻癌物。

學者認為:每周食用加工肉超過100g會增加結腸癌、胃癌、食管癌等出現的幾率。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此外,加工肉也少不了飽和脂肪,但問題是:一旦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準過高,會導緻血流緩慢(血液粘稠度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血栓出現的風險,增大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機率。

總之,不論是出于哪方面的考慮,加工肉也确實不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3、動物内髒

肝髒、腎髒、肺髒等動物内髒,有些家庭可能直接扔了,但是有些家庭可是把這些内髒看的比肉都香;動物内髒營養豐富,又美味,富含鐵、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而且維生素A含量也較高,這些營養物質的存在,也使得一部分對動物内髒産生了偏執。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不過,大家真别吃多了。

動物内髒中膽固醇含量較高,尤其是肝和腎中膽固醇含量更高(再加上老年人的新陳代謝較慢,膽固醇水準一般比較高,食用不當極有可能會使老年人出現高血脂症)。是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的膽固醇含量不要超過300毫克。

同時,《細胞》雜志曾提到過,動物内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而上文也簡單提到過嘌呤的代謝産物尿酸是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以并不建議老年人過量食用。

建議中老年人:多吃這3種食物,營養高易消化

其實,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飲食方面确實需要特别注意;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中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下降,飲食調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以下三種營養豐富易于消化、易于消化的食物,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要想身體好,雞蛋少不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雞蛋屬于優質蛋白的一種,且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A、D、E)和礦物質(鈣、鋅等),适量食用對健康有益。

可是你是否聽說過,适量攝入雞蛋還可能會降低老年人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發病率。美國波士頓大學曾對2300多名志願者,進行了分組調查實驗。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結果發現,與每周不吃雞蛋的人相比,每周雞蛋攝入≥5個雞蛋的參與者空腹血糖濃度降低3.7mg/dl,其出現高血壓的風險也降低了32%,并将資料釋出在《營養素》雜志上。

雞蛋能幫助降低血糖或許是因為:雞蛋是一種能提供飽腹感的食物,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可以減緩胃的排空速度,延長飽腹感,進而有助于控制餐後血糖的上升。

同時,雞蛋中含有維生素B6和B12,這兩種維生素對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準很重要,而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與高血壓和中風風險增加相關的氨基酸,是以也就幫助降低了相關風險。

其次,吃“魚”吃出健康好身體。

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對六十多個國家,數萬名參與者進行過一項“魚與心血管之間的研究分析。

最終發現即使對于高風險人群(老人、孕婦、慢性病患者)來講,生活中适量攝入魚類,都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的發生與死亡幾率,并将研究資料釋出在《美國醫學學會雜志》上。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感覺很奇怪,不明白“魚”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魚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而就是它可以幫助降低心肌梗塞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

同時,與紅肉相比,魚類通常含有較低的脂肪,但相對來說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再加上其含有豐富的鉀、鎂等礦物質元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維持心血管的健康。

再者,适量攝入豆制品,有助于保健康。

豆制品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并且其中含有豐富的鈣、鐵、鋅等礦物質以及豐富的維生素,這些對于維持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保護心血管健康、促進健康的骨骼和皮膚以及預防慢性疾病都有積極作用。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就拿保護心血管健康來說,豆制品中含有的某些植物化學物,如大豆異黃酮和大豆皂甙,具有抗氧化性,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與此,豆制品是鉀的良好來源,鉀有助于維持正常的血壓水準,同樣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看到這裡可能又有人會說,“吃個肉真是費勁,不吃肉不就行了,多吃肉不利于身體健康,那多吃素總沒錯吧?”然而,老年人堅持素食是否更健康呢?素食主義者真的會長壽嗎?

中老年人“素食主義者”更長壽?不要過于盲目

蔬菜、水果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纖維、抗氧化物質以及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等,适量攝入的确對人體有較為積極的作用,但是這裡要注意“适量”一詞。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事實上,臨床并不推薦中老年人長期素食。其一,長期素食可能會導緻人們蛋白質攝入不足,我們都知道蛋白質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而研究實驗發現長期素食,會導緻人體所必需的九種蛋白質攝入量不足,提高了人們有關營養缺乏病的發生幾率。

其二,與動物性食物相比,植物性食物中的鈣含量雖然不低,但人體對其的吸收率較低。例如,蔬菜中的鈣含量較高,但同時含有草酸和植酸等物質,這些都會抑制鈣的吸收。

而我們知道,鈣是構成牙齒和骨骼的主要成分,同時對維持神經肌肉正常功能、維持酸堿平衡、參與細胞膜的通透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病從口入”!人老了,哪些食物不建議吃?醫生:這3樣請多留意

如果中老年人長期素食,極有可能會因為體内鈣元素不足,影響骨骼的強度和硬度,很大程度提高了骨質疏松以及骨折等發生的幾率。

是以我們知道,老年人長期素食給身體帶來的弊端要遠大于利,堅持素食自然也不會幫助長壽。是以還是建議中老年人選擇适當的葷素搭配飲食,以確定獲得全面的營養。

文章末尾,想問問大家:現在對于飲食有沒有更深入的了解呢?

多提醒大家一點: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老年人需要注意的三種食物以外,老年人還應該注意避免食用過期變質的食物,這些同樣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

文獻來源:

[1] 《紅肉及加工肉制品與癌症風險關系的研究進展》,牛海力,孔保華,2015-02-09

[2]《老年人膳食模式與肌肉衰減症關系研究》,李淑娟;蔡姝雅;成雪;趙麗雲;琚臘紅;郭齊雅;許曉麗;房紅芸;樸玮;于冬梅,2021-06-30

#精品長文創作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