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中進貢的烏莊主,此時正在從東北趕往京城送禮的路上

作者:老課文
《紅樓夢》中進貢的烏莊主,此時正在從東北趕往京城送禮的路上

在網上看到一幅畫,畫的是東北山村,冰雪覆地,一家三口趕着牛車,正從山裡往外運東西。

不知為何,突然想起《紅樓夢》中的烏進孝莊主,在小說中,進了臘月,他就帶着車隊,冒着嚴寒,踩着泥濘,趕往京城給賈府送禮。

在賈府,賈珍問他:“你走了幾日?”烏進孝道:“回爺的話,今年雪大,外頭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難走的很,耽擱了幾日。雖走了一個月零兩日,因日子有限了,怕爺心焦,可不趕着來了。”

一月零兩日到賈府,趕到時已是年根,那麼,烏進孝該是農曆十一月下旬出發,今天是臘月十六,大約已經到了山海關附近。

烏進孝送來的年貨可謂五花八門,什麼吃的喝的看的玩的都有,這些個“過節物資”,讓我們現代人難以想象,而且還有2500兩銀子,就這樣,賈珍還嫌少。

賈府春節花銷很大,烏進孝們進貢的那點東西根本不夠,是以賈珍才說自己是“黃柏木作磬槌子——外頭體面裡頭苦”。

《紅樓夢》中進貢的烏莊主,此時正在從東北趕往京城送禮的路上

封建社會吏治腐敗,年終歲末下級官員都要給上級官員送禮,

這早就是官場潛規則,可算是中華國粹。

在宋朝,這被稱為“饋歲”。明清時,不僅“三節”(端午、中秋、春節)要給上級送,夏天還有“冰敬”,就是降溫費;冬天還有“碳敬”,就是取暖費。

明代周晖的《金陵瑣事》裡有一段文字,詳細記載了明朝萬曆時期送禮場面之浩蕩。

除夕前一天,步行到南京内橋,隻見中城兵馬司衙門前聚集起一支龐大的隊伍,人人皆捧食盒,細一打聽,都是給兵馬司的官員送禮的。

而兵馬司其實隻相當于正六品的職務,送禮都已經需要排隊了,它的上面還有從五品、正五品、從四品、正四品、從三品、正三品、從二品、正二品、從一品、正一品,送禮的場景應該是怎樣的壯觀啊?

清朝康熙時期,朝廷為整頓春節鋪張浪費和腐敗的現象,曾訂下一紙公約,明禁送禮之風,當時,大大小小官員的各家門前都張貼了這樣一張公約:

同朝僚友,夙夜在公,焉有餘閑,應酬往返?自今康熙五十八年己亥歲元旦為始,不賀歲,不祝壽,不拜客,有蒙賜顧者,概不接帖,不登門簿,亦不答拜。至于四方親友,或谒進,或遊學,或覓館來京枉顧者,亦概不接帖,不登門簿,不敢答拜,統希原諒。

這張公約雖然出來了,但因為監督不足,送禮之風依然盛行。

《紅樓夢》中進貢的烏莊主,此時正在從東北趕往京城送禮的路上

不要以為送禮簡單,如果沒有牽線人,有錢都沒處送,對于官員來說,能夠把禮送出去,絕對是件令人高興的事。

清朝貪官和珅如日中天時,進京辦事的官員都以能拜見和珅為榮。山東曆城縣令為了見和珅,送了看門人2000兩銀子,才被允許跪在門口等待和珅回府。可想而知,和珅本人一年能收多少禮。

我有幸居住在所謂的省城,還記得十幾年前,每到中秋和春節,馬路上都是外地車,那都是趕來送禮的。這幾年,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斷加大,這種明目張膽送禮的現象明顯少了,這真是件好事,至少可以有十幾天不堵路了。

對于商人和官員來說,送禮是在投資;對于普通人來說,過年僅僅給親戚朋友送禮就已經是一種負擔了。如果大家都不當“節奴”,也就不會為春節所累。

今年過節,你還想送禮嗎?